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感染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 张其峰
[导读]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感染因素。方法:于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从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感染患者中抽选出90例展开研究调查,重点分析90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感染因素。方法:于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从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感染患者中抽选出90例展开研究调查,重点分析90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90例感染患者的集中感染部位是泌尿系统,其次是生殖系统和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为64.44%,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最高;而革兰阳性菌的感染率为35.56%,导致医院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导尿管的使用、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相关。结论:医院感染中泌尿外科的感染率最高,为了降低临床感染率,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病原菌产生,规范临床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安全康复出院。
【关键词】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感染因素

        泌尿外科属于临床病原菌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之一,此科室收治的患者大部分需要尿管插管操作,其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术后康复效果,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为了降低泌尿外科的感染发生率,首先要了解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导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然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泌尿外科的感染率。鉴于此,下文将针对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感染患者展开研究,具体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病例收集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以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感染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区间30~75岁,平均(52.69±5.33)岁,原发疾病包括肾脓肿、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结石、泌尿外伤等。
    纳入标准:均存在尿道感染;平均住院时间>2周;具备良好的沟通、认知功能;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本自愿同意参与。排除标准:其他系统感染者;传染病史;药物过敏体质;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失常。
1.2 方法
    采集患者的中段尿、血液、痰液等作为标本检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具体操作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细菌培养获得纯菌种后,利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型号VITEK-2)对尿液的细菌进行鉴定,分析药敏试验。质控菌株:购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运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1]。
1.3观察指标
    收集的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病例信息进行研究,分析调查其感染危险因素,统计患者的病原菌感染分布情况及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数据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表示,检验用X2,持续性变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原菌感染分布位置
90例感染患者主要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其感染率为41.11%,其次生殖系统、手术切口和呼吸系统等的感染率相对低,见表1。
表1 病原菌感染分布位置(n,%)

2.2 病原菌分布类型
        病原菌感染分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其感染率分别是64.4%、35.56%,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大,其次是鲍氏不动杆菌,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2。
表2 病原菌分布类型(n,%)

2.3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泌尿外科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具体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操作、住院时间、导尿管使用、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相关,具体感染分析情况见下表3。
表3 感染危险因素分析(n,%)

3讨论
        泌尿外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此科室的微创手术和侵入性操作较多,另外使用抗菌药的频率高,因此患者在泌尿外科治疗时发生的感染率也随之增加,既影响预后康复效果,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还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彻底控制和治疗泌尿外科感染情况的关键是分析寻找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及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2]。  
        本研究调查显示,在泌尿外科中发生感染最高的部位是泌尿系统,其发生率为41.11%,其次是生殖系统(25.56%)、手术切口感染(16.67%)以及呼吸系统感染(11.11%)等,其中革兰阴性菌的感染发生率最高,占64.44%,主要以大肠埃希菌(32.22%)为主,导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患者、有手术操作史、住院时间长、使用导尿管、侵入性操作以及未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等,因此从数据统计可以得出,在泌尿外科治疗中要特别注意以上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操作要谨慎、小心,尽可能减少损伤,结合病情恢复情况尽早拔除尿管,鼓励患者下床患者,叮嘱其每天坚持清洗尿道及会阴,注意个人卫生,降低感染发生[3]。
综合上述,掌握泌尿外科患者的感染发生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控制和预防,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深究。

参考文献:
[1]徐西宽.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感染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7,036(023):79-81.
[2]杨瑜,陈明,朱伟东,等.泌尿外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病原菌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1):120-122.
[3]张萌萌,张愚,朱志强,等.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感染因素检验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11(A01):270-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