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具体运用分析 文洁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文洁
[导读] 摘要:我国水资源丰富,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完善技术内容成为目前勘探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我国水资源丰富,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完善技术内容成为目前勘探中的重要工作内容。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技术种类融合了国内外优秀的技术形式,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完成跨领域的形态效果,逐渐提升了勘察的精准度。地质勘查中较为重要的水工环领域,其技术含量逐步提升,在新时代特征下,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完成技术革命。本文就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重点技术予以介绍,并明确技术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具体运用
        引言:我国人口密集,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资源的参与,为保证资源的利用率,在勘察阶段需树立起资源科学开采的意识,解决资源浪费和紧缺的问题,推动产业革新和行业进步。水资源是应用于产业发展中较为重要的资源类型,为保证水资源管理单位工作的准确性,在技术层面要完善现有技术内涵,扩充应用广度,寻找突破口缓解水资源利用的压力,开展实地考察工作。因此,要积极使用先进的勘察技术,保证方案制定的精准度。
        1 水工环地质勘察中运用的技术
        1.1GPS定位技术应用要点
        GPS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实时监测,主要作用机理是利用卫星定位的方式,确定水资源的具体位置,提升勘测的精准度。在水工环勘察的进程中,将此项技术积极应用,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勘察目标,可以同时完成地面和空间结构的勘察任务,拓展勘察范围。GPS定位技术运用的设备是无线信号发射器,在勘查范围内形成未定导航系统,充分运用其定位功能,测量不同位置间的距离,并对测量区域的水质予以确定。勘查中利用无线电设备,将地理位置以三点构型的方式锁定具体位置,进而结合所在位置确定地面发射器的安装方位。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可以看出使用GPS定位技术对于精准定位水工环地质环境相关设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结合数据信息,结合具体检查任务,转换数据形式,保证数据编辑的准确性,一定程度上提升勘察的精准程度,便于形成水质区域污染的图形结构。
        1.2TEM技术应用要点
        此项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设备反应的电磁波频率的变化,结合涡流效应,明确不同涡流效对应的环境特点,掌握水环境的基本情况,提升观察结果的可信度。TEM技术体现了跨领域融合技术的作用效能,技术开始作用的领域是金属矿的勘察,属于使用较早的种类,由于其勘察的效果的稳定,该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在水工环地质勘查中应用此项技术,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效果,通过电磁场作用,在地面适当位置设置发射线圈结构,在大范围的环境内引发电磁波间的反应,利用电磁波反应的机理,尽可能降低地上部分对其影响效果,以烟圈效应的方式呈现在勘察人员面前。技术和研究人员结合烟圈效应的具体形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变化规律将磁场与环境相结合,给出具体的勘察结果,显示出作为参考依据的技术内涵。目前,此项技术加入了垂直磁偶源反应作用,保证在勘察水工环的过程中,降低恶劣环境对勘察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扩展勘察面,将详细数据以文本的形式保存在档案库内[1]。
        1.3RTK技术应用要点
        RTK技术更接近纠正技术,作用机理是,结合差分法的本质,修正卫星发射的信号和数据,使其稳定在误差范围内,尽可能降低偏离值,缓解由于传输误差产生的干扰程度,提升作用精度。测量数据的误差一般由此项技术降低,运用差分法主要处理方式有三种选择,每种选择都对应一种相位差分,但三者间的有着相似的作用过程。例如,在降低误差的数据均由基站发送到接收塔中,接收设备一般安装在基准站内,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为保证信息接收的精准程度,在流动基站和设备中要配以相同的信号接收装置,以便于位置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到接收设备中。接收到位置信息后,研究人员利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对比两设备中发来的信号种类和具体形式,找准位置信息,按照位置数据调整数据的具体内容,最终传递到流动基站中,给出最后的定位。通过确定数据点位置,将环境地质结构与水文环境相连接,从而降低地形地貌对结果的影响。此项技术不仅应用于水工环勘察过程,还在水利工程等位置确定的环节中充分使用,并不断填充现实数据,提升技术作用效果[2]。由此可见,RTK技术是一种保证水工环地质勘察效果的常用技术内容,其作用机理和应用方式十分简便,适合大面积使用。


        1.4GPR技术应用要点
        从技术种类和作用机理来看,GPR和GPS技术有着较多相似的部分,均借助电磁波波形的变化,利用电磁波的传播方式将勘测信息一一传递到接收设备中,完成地质条件和水源环境的勘测。电磁波传播与无线电传递有着想通的作用机理,都是通过定位天线发射的位置,传送波形信号,水工环地下信息采集使用的设备是声呐,根据声呐显示的构造信息和有关数据,提升地质雷达的采集速度,便捷采集过程,确保接受图像的清晰度,有助于结合高清图像分析地质环境特点。使用GPR技术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人员分析的时间,提升勘测效率,便于形成准确的判断,降低误差出现的频率。地面工作人员以反射的振幅和频率作为判断水质条件和环境基本特点的依据,经由电磁波反射的内容更具有真实性,提升勘察人员判断的速度。使用此种技术也存在缺陷,其作用范围有一定局限,只能在待测环境限定的较近范围内发挥作用,虽然其技术带有局限性,但地质雷达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地表勘察技术,相较于GPS技术更能够降低勘察误差[3]。
        1.5遥感技术应用要点
        遥感技术是地质环境、灾害清查和资源勘查中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的技术内容,其应用范围广,可以实现多角度、多层级的应用效果,对于预估地质条件有着重要作用。遥感技术作为一项仍待完善的技术种类,在大面积使用中逐渐发挥其多元遥感的性能,转变了原来单一波段测量的情况,为水工环勘察过程提供更多可能。遥感技术的准确使用离不开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的建立,模拟构建多元资源结构模型,便于后期开展探测区域的地质观测工作,平衡所终限制因素,给出因素间的关系,逐步推进社会建设。水工环地质勘察充分反映不同位置的水资源结构和情况,对于园林布置和城市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遥感技术的渗透将构想变为现实。
        1.6雷达技术应用要点
        利用地质雷达技术的应用方式是,先确定整体装置的搭建位置,满足电磁波全面发射的要求,通过装置位置的设定达到从地面完成发射任务的效果,同样利用声呐勘测出地下水体的具体信息,并转换为数据的形式传递到仪器内部,进而形成图像。地质雷达技术更多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利用云端处理,将收集的信息储存在云端文件内,便于展示出岩体结构、厚度等方面的基本信息。结合GPR技术,将图像更为清晰的展示在研究人员面前,提升技术研究的明确程度。
        2 技术的具体应用范围
        2.1 规划土地资源
        水工环勘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规划中,通过事前深入调查土地资源状况,明确资源发展的现状。工作人员结合勘察最终结果,将不同资源分类,充分体现资源合理化应用的要求,认真制定划分区域,提升整体化和分区认识的程度。分区的主要依据是电磁波的信号特征,结合特征性信息划分土地资源的具体功能区域[4]。
        2.2 研究生物地球化
        生物研究包含生物化学和人体,在生物化学领域,利用勘察作业的表现形式,采用电磁波辐射的办法,探究生物体具有的个体特征,充分利用识别效应原理,对于难以匹配的化学信息采用勘察技术,可以找到生物间的差别。对于人体而言,利用电台发射仪器,适当调节电磁波的频率,将其转化为人体可以接受的区间,对比生物性指标,发现相关光率之间的差别,提升探寻病态体征的准确度,完成勘察技术的准确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工环勘察技术是科学进步的表现,运用此项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准确勘察的效果,还能够提升勘察效率,应当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杰,叶琴.浅析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2.
        [2]刘猛.基于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研究[J].居业,2019,12:11+13.
        [3]周明伟.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分析及防治对策[J].居业,2019,02:19.
        [4]李自强.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及其改善策略[J].西部资源,2019,04:119+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