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见的普外科疾病,腹股沟疝的发生已给我国居民机体健康、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不利影响。所以,如何科学、规范治疗腹股沟疝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腹股沟疝的原因及危害性进行简单介绍,并重点分析该病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及早摆脱疾病带来的困扰,如下。
1.腹股沟疝的原因及危害性
1.1原因
腹股沟疝,是指疝囊自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下、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该病的发生和多种原因有关,主要和腹部强度低、腹内压力高有关。就老年人患者而言,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机体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如肌肉萎缩、腹壁薄弱等,其中腹股沟区更加薄弱,加之精索、血管等组织的穿过,直接为疝的形成创造了通道。另外,部分老年人因便秘、前列腺增生等情况所引起的排尿困难,极易增高腹压,促进疝的形成,尤其是咳嗽、站立、行走/劳动时,可见腹股沟区包块,平卧时消失。
1.2危害性
一旦发生腹股沟疝,便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如下:(1)泌尿系统方面,以解剖学角度出发,腹股沟部、泌尿生殖系统处于相邻状态,所以认为腹股沟疝患者容易伴发尿频、尿急等症状,甚至合并前列腺疾病。(2)生育障碍方面,以中青年疝气患者为例,容易出现性功能障碍,降低性生活质量,影响家庭和谐发展。(3)生命危险,一旦疝囊内的肠管长时间受到挤压/碰撞,便会引起炎性肿胀,增加疝气回纳困难,形成疝气嵌顿,最终造成肠梗阻、肠穿孔、休克等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群认为这种疾病时无需治疗的,殊不知随着病程的延长,疝块体积逐渐增大,不断加重腹壁损害,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引发其他不良后果所以,确诊发生腹股沟疝后,尽早就医治疗。
2.关于腹股沟疝,应如何治疗?
关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外科手术,
2.1保守治疗
包括疝带、疝托、中药等,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体征。总的来讲,保守治疗仅适用于不足3岁的小儿、年老体弱、合并严重疾病等成员。
2.2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唯一理想方法。在实践工作中,通过根据患者病情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如易复性疝,宜择期手术;难复性疝,宜限制在短期内手术;绞窄性疝、嵌顿性疝,宜急诊手术。另外,更要重视患者术前准备工作,以各项常规检查为主,包括凝血功能、生化检验、血尿常规、X线、心电图等,针对合并排尿困难、慢性咳嗽、便秘患者,需在术前予以对症处理,确保增强患者机体耐受度。
就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而言,可将外科手术分为两种类型,即传统手术、无张力修补手术,旨在达到堵塞腹壁上的“窟窿”、提高薄弱腹壁强度等目的。
传统手术,是指组织对组织的直接缝合,强调的是“缝”,譬如衣服口袋破了,需利用粗丝线把窟窿直接缝上。而无张力修补术强调“补”,简单来讲就是使用各种各样的补丁把窟窿补上。传统修补手术的开展可以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是组织、组织之间的缝合,将会导致术后局部疼痛,增加复发风险,进而影响术后患者康复效果。随着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张力修补手术逐渐成为了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主流术式,通过各种修补材料(人工合成补片)的植入,可有效修补腹股沟区缺损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近些年,无张力修补术因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无张力等优势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认可。
随着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改进,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腹腔镜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常用方法,包括单纯内环口关闭术、腹腔内补片植入法、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法等,其中单纯内环口关闭术推进了腹腔镜技术在疝修补领域的应用,虽然效果较优,但是术后复发风险高,目前已基本弃用;腹腔内补片植入法是一项操作简便的术式,用于较大切口疝、腹壁缺损的修补。值得注意的是,术后容易引发黏连性肠梗阻,再加上价格昂贵,所以不容易获取大部分患者的接受。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法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主要应用术式,步骤为建立人工气腹,游离精索及疝囊,置入约10厘米×15厘米大小的网片,覆盖疝环,范围至少超过其边缘3厘米处,缝合原腹膜切口。总体来讲,该术式定位更精准、手术操作更开阔,并严格遵守了疝修补术原则。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具有如下优势:切口小,美容效果好;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利于减短住院时间;可同时处理双侧疝及诊断隐匿性疝;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与此同时,该术式费用较高,并且对操作者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希望重视以下事项: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严重程度、个人意愿、家庭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要求临床医生定期参与培训,学习、掌握腹腔镜操作流程,不断地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受局部麻醉术后患者无需禁食水,术后即可进食,而全麻术后患者则需在麻醉清醒后6小时,确定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基础上,予以流质食物,并引导、鼓励患者术后第1日下床活动;对于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一般情况下,术后无需使用抗生素,但是高龄、肥胖、合并慢性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需要进行术后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观察、记录观察切口状况,时刻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果敷料被污染,立即更换,以免造成切口感染;结合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果,注意保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以促进切口愈合,早期恢复健康;重视患者疼痛,必要时按医嘱使用镇痛剂,以减轻疼痛感,促进后续治疗进展;术后注意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物,以免患者受凉而感冒,同时嘱咐患者在打喷嚏、咳嗽时轻轻按压切口处,以免加重疼痛感免咳嗽;嘱咐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尤其是在切口出现发红、肿胀、发热、出血、阴囊肿胀等一系列异常时立即就医;术后3个月内,患者不可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提重物、登山、长时间上下楼梯等,以免腹压升高。
总结
腹股沟疝的发生给我国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本文就腹股沟疝的原因及危害性进行了简单阐述,旨在提升广大朋友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对疾病危害性的重视度,及时发现疾病,及时就医,并且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传统术式、腹腔镜术式等),从而缓解病痛,改善症状,提升机体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在此,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