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广西南宁 530005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形式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忽略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会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对建筑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重点关注结构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认知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解决措施
引言
从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在结构设计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不足,对建筑结构认识不足,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实际钢筋小于计算值等问题,导致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出现明显的抗震、防火、裂缝等安全隐患。建筑结构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遵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不断创新建筑结构设计模式,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1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建筑结构设计的防震能力不足
我国是地震频发的国家,高层建筑物必须加强抗震措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结构设计时,不够重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造成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效果不符。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时没有根据特殊地段具体区域条件进行设计,而是照搬规范,这也导致建筑物的结构抗震性能不符合要求。
1.2建筑结构设计认识不足
不够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缺乏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监督与管理,迫于甲方的降低成本的压力,不严格按照章程和规范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优化,给建筑安全造成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建筑安全。
1.3对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过度追求建筑外观而忽视对建筑结构的控制,设计时只按照开发商的要求进行设计,而忽略了建筑结构安全,这样也就导致建筑物结构设计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1.4实配钢筋小于计算值
很多开发商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加快开发进度,压缩设计的时间周期,随意修改建筑布置,造成出现实配钢筋小于计算值,钢材设计使用量不足,必然造成建筑的安全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建筑构件最小配筋率建筑设计规范有明确规定,反过来成为开发商对钢筋用量的要求,会导致建筑物承载性能受到影响。
2提高建筑物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2.1严格遵守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为了能够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建筑法律法规,但是很多建筑法律法规依然停留在技术层面,在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漏洞。在新时期,国家加强对建筑建筑法律法规完善。
2.2不断创新建筑结构设计模式
不断创新建筑结构设计模式,利用高科技软件计算其承载能力,减少偏差,开发符合高难度设计要求的软件,从而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符合国家的规范规定,保证设计结构的安全性。
2.3建筑结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提高
随着新时期建筑结构设计内容和形式的显著变化,对建筑结构设计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结构设计者加强自身培训,扩大知识广度,开拓视野,提高设计的整体水平。增强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设计方案选择要兼具安全性和经济性,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保证设计方案充分满足各项设计指标和投资估算的要求。
结语
建筑结构设计存在容易忽略的安全隐患,有时足以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新时期,要在法律法规及从业人员要求进行合理性的提高,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稳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冉凯龙.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研究[J].河南建材,2019(03):6-7.
[2]林峰.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3):130-131.
[3]李世宝.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09):109.
[4]邓桂平,高松.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