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电线电缆检测技术分析 焦仿玉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焦仿玉
[导读] 摘要:电线电缆属于工业产品,在电力、通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民生。
        泰州市中度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400
        摘要:电线电缆属于工业产品,在电力、通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民生。尤其在建筑工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不良故障问题不断增加,导致大面积停电,甚至诱发火灾、伤亡。因此,需加强线缆检测管理,采取科学的保护方案。同时,结合具体情况与检测技术特征选择适宜的检测技术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线电缆;检测技术
        1电线电缆产品主要质量问题
        1.1电线电缆产品导体电阻质量低下
        在电线电缆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产品的导体电阻质量低下,不符合国家相关安全使用要求。而在这类导体电阻质量较低的电线电缆产品长时间工作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线缆温度过高、短路等问题,引发火灾等一系列安全事故,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而电线电缆产品出现这一质量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由于电线电缆产品的生产原材料实际质量低于生产标准;产品导体横截面积小于生产标准;电线电缆产品的生产技术缺乏合理性,这些问题有待优化改善。
        1.2电线电缆产品尺寸结构缺乏合理性
        在实际过程中,受到生产工艺、加工精度因素的限制,不同电线电缆产品的挤出厚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而所设定过低的产品额定挤出厚度,也导致了部分电线电缆产品存在尺寸结构缺乏合理性,低于合格质检标准的问题。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也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2建筑工程电线电缆检测技术方法
        2.1线芯直径检测技术
        按照标准要求,将超过100mm的第1、6、9电线铜芯取出,制作成3根20~30mm长的铜芯放在观测面中。观察后旋转90°再观察另一面。3个铜芯应观察6个参数,取观察的6个参数计算平均数,得出的结果与规定的最大参数对比,如果参数小于规定要求则为符合,反之则不符合。但要注意:线芯直径标准仅对上限有要求,没有下限要求。所以,线芯并非越粗越好。
        2.2绝缘厚度与外形
        首先,绝缘厚度检测技术。将1、6、9线段上去掉护层,抽出导体与隔离层。刀片顺着与导体轴线垂直的平面取薄片(3个即可),放在显微投影工作面,注意切割面应与光轴垂直。按照目测薄点测量后旋转60°得出结果,共转动5次,取6个参数视为1组,共3组。最终取3组18个值的平均数,与标准参数对比。如果参数大于规定要求则为合格,小于规定要求不合格。要求所有参数的最小数为绝缘厚度的最薄厚度,但大于绝缘厚度标准要求的90%——0.1mm。在计算参数时要注意,需要从目测厚度最薄点测量。
        其次,外形检测技术。电缆外径在25mm以内时建议选择投影仪、测微计等设备;反之建议选择测量带测量其圆周长,计算直径。将绝缘片放在低倍投影仪测量工作面,取其中一个直径参数。随后,旋转90°取参数;3个薄片共读6个参数。如果尺寸在25mm以下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反之取小数点后一位。外形确定取6个参数计算平均数,结果保留位数同检测时读数位数;结果确定时保留位数同产品标准,四舍五入。最后,将结果与参数对比,小于标准参数表示符合要求,反之则不符合。
        2.3绝缘电阻
        按照相关规定,灌满绝缘电阻水箱,温度70℃为宜。试样放在70℃水箱内,有效长度偏差小于1%。线圈70℃条件下2h,此时轻微抖动线圈去掉气泡。随后准备检测,导体与水间施工80~500W直流电压,1min后测量,将所得结果按照km单位换算。如果结果小于规定要求表示符合,反之不符合。检测时需要注意检测应紧接高压实验,确保水温在70℃后才能放置试样。
        3电力电缆无损检测工艺技术的具体应用
        3.1红外线检测技术
        在电力电缆无损检测技术当中,红外线检测技术属于非常重要的应用技术。

该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力电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会对外释放红外热,根据红外热分布情况,可以综合评价该结构的完整性。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电力电缆可以保持正常的运转状态,不过红外线检测过程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检测,尤其是夏季比较炎热时,该技术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需要选择比较温和的天气来继续结构检测工作。
        3.2射线检测技术
        与红外线检测技术类似,射线检测技术也属于常用的无损检测工艺。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与红外线检测技术相类似,利用射线具备渗透性的性质,来检查零件内部是否存在异常电磁转换的情况,从而确定零件损坏情况和具体的损坏部位。结合以往的应用经验,现在射线检测技术的主要载体为X射线或中子射线。射线也属于辐射线的一种,因此对于一些自身外放辐射较强的结构在检测时会受到很多影响,只适用于小范围零件损坏情况的检测。而且辐射对于人体会造成一定危害,在检测过程中禁止员工长期处于辐射环境中,同时做屏蔽工作,避免射线影响到过路行人。
        3.3超声波检测技术
        相比于其他无损检测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体系比较完善,目前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原理在于借助相应操作设备对电力电缆释放超声波,遇到不同介质状态,其反馈波长也会存在相应的差异,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相应设备信息来确定结构目前受损的具体位置,提高检修工作推进的有序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做好障碍物清除和干扰数据清除的相关工作,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3.4渗透检测技术
        电力电缆长期在户外环境中工作,在对其完整程度进行检测时,可以利用渗透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在该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其主要作用原理在可渗透的表面结构处添加荧光渗透剂,此时荧光渗透剂会沿着结构表面开始寻找裂隙进行渗透,在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利用成像仪器对表面的具体情况进行采集,如果电力电缆中存在裂隙,那么此时便会可看到位于裂隙所在位置出现一条厚度较大的白色基底红线。这样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大致了解目前电力电缆中存在损伤的部位。然后对于相关数据进行细致采集,然后对数据信息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从而明确目前电力电缆受损伤部位、损伤情况等内容,确定问题处理的先后顺序,从而提升整个问题处理工作开展的有序性。
        4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质量的有效控制策略
        4.1生产企业转变发展理念
        部分企业在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过程中,为追求更高经济效益,普遍选择以降低产品挤压厚度额定数额等途径实现这一目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企业短期经济效益的提升,但却是以降低电线电缆产品合格率、整体性能为代价的。因此,企业需要及早转变发展理念,注重于对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质量、整体性能与生产工艺的优化提升。从树立质量品牌角度着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4.2提升质检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联系数
        部分企业自身体量较小,虽然具有较强的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意识,但受到客观因素限制,很难对所生产电线电缆产品做到全面、深入的质量检测与控制,会导致少量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要提升质检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联系数,对所产生各批次的电线电缆产品开展全面性的质量检测作业,为产品质量提供充分保障。而为保障电线电缆产品质检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也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生产企业与经销商多方协同开展产品质量检测作业。
        总之,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能属于非常重要的能源支撑。电力电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其他类型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一些运行故障问题。部分故障为隐性故障,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通过采取合理地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对于加快故障发现速度,缩短故障维修间隔有着积极地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爱香.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钢结构焊缝检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9):63-64.
        [2]孟旭波,牛亚军.电力电缆无损检测工艺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10):128-129.
        [3]万兆云,王明庭.电站锅炉无损检测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