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信铭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建筑物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场所,建筑功能发挥切实地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建筑工程耗费成本巨大,与企业的经济收益息息相关。目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更是带给建筑企业不小的压力。因此,严格把控建筑施工环节,重视关键施工技术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介绍了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价值,填充墙砌体工程的工艺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跨入新时代,建筑行业获到了蓬勃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节能和环保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规范性、技术应用效果等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在应用中要遵守相应的规范,选用合适的砌体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提高砌体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功能需求[1]。
1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价值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加快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对建筑行业而言,土地资源紧缺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筑工程向纵向延伸的趋势更加明显,高层和大跨度建筑项目越来越多。这些建筑类型对结构受力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钢-混凝土复合结构等新型结构体系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砌体的功能已由结构受力逐步向填充隔断转变。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各地的自然资源差异很大,不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各异,填充墙砌体的施工环境和材料种类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在该技术的应用中,工程技术人员要加强对工程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选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材料和工艺。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建筑工程不同使用部位的功能需求,如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防火、隔音和防渗等,在填充墙砌体工程中采用相应的施工工艺,提升工程的总体质量。节能、节土、充分利用废料,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型建材的发展原则。填充墙砌体符合我国新型墙体材料改革的总体要求,对于改变过去大量使用烧结黏土砖导致耕地损毁具有重要意义。填充墙砌体材料主要采用粉煤灰、矿渣和煤矸石等工业废料,以及淤泥和建筑垃圾等,达到高掺量(废渣50%以上)和高孔洞率(孔洞率25%以上),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减轻自重、保温隔热性能好、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2]。
2填充墙砌体工程的工艺要求
2.1施工准备
填充墙砌体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应充分熟悉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或措施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和质量标准进行砌筑。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现场砌块的具体尺寸制作皮数杆,杆上应标有每层砌块的高度、门窗位置、腰梁位置和墙上留洞及埋件的位置,皮数杆通常立于砌体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间距不宜超过15m。施工前应对结构基层进行质量验收,修补质量缺陷,做好工序交接检查工作,按照设计图纸在基层上测设水平和高程控制线,作为砌筑施工的基准。放置在填充墙砌体上的固定拉杆应与原始结构可靠连接,并且放置位置应与砌体的灰缝一致,并且不得弯曲和使用,拉结筋未端应设垂直弯钩,按照规定进行抗拔试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砌体底部应砌普通烧结砖、多孔砖或按设计要求设置混凝土坎台,其高度不小于200mm。在砌筑前1到2天用水浸湿砌块和砌体表面。水渗入表面层通常为0.7至1.0mm。在砌筑期间,砌块的含水量控制在5%至15%。浮水时禁止施工。同时,要均匀洒水,以确保砌块的含水量基本相同,减少因含水量不同而引起的膨胀系数和吸水率的差异,提高砌体的粘结强度,并防止墙壁开裂。砌块的现场存储地点应压实,水平且无水,并且砌块应整齐放置。砌块的运输和堆放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防止拐角掉落,并尽量减少二次处理[3]。
2.2砌筑技术
砌筑施工前,根据墙体尺寸和砌块规格,妥善进行平立面排块设计,尽可能地减少现场切割量,不够整块时可以锯割成需要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根据砌块厚度与结构净空高度及门窗洞口尺寸切实安排好平立面的排块设计,避免浪费,达到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的常用操作方法主要有“三一”砌筑法、刮浆砌筑法和铺浆挤砌法,刮浆砌筑法一般用于平拱和窗台等特殊部位,铺浆挤砌法的铺浆长度不宜超过700mm。“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和一挤揉的砌筑方法,因其灰缝饱满度高、黏结强度大、砌筑质量容易保证而得到广泛应用。空心砌块一般采用“反砌、对孔、错缝”的施工工艺,以保证水平灰缝的饱满度、竖向荷载的传递和砌体的整体性。砌体应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砌,上下交错接头应不少于砌块长度的1/3。角应相互重叠。在特殊情况下,应将临时缝隙倾斜放置,且倾斜长度不得小于高度的2/3,严禁直立。砌体的砂浆缝应水平和垂直,且厚度相同,满砂浆,水平砂浆缝的填充度应不小于90%。烟灰接头的厚度应为8〜12mm。垂直灰缝大于20mm时,应浇注C20细石混凝土并压实,垂直灰缝的充填度应不小于80%,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灌竖缝应在每皮砌块校正后进行,先灌缝,后勾缝,勾缝深度距墙表面为3~5mm。构造柱处应砌筑成马牙槎形式,采用先退后进的施工方式,进退尺寸大于60mm,进退高度宜为砌块1~2层高度,且在300mm左右。常温条件下,填充墙的日常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8m,应及时进行砂浆养护。墙壁上不得有脚手架的眼睛或脚手架。当填充墙靠近梁和平板底部建造时,应留有一定的间隙。填充墙建成后,在将其紧紧挤压之前,应至少间隔15d[4]。
2.3填充砌体墙的技术条件和注意事项
在进入施工阶段之前,需要检查填充的砌体墙以确保获得适当的施工效果,尤其是将填充的砌体墙连接至柱壁的柱壁。进行加固并达到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避免强行施工对砌体墙质量的影响。根据施工图,应预先优化结构柱在填充墙中的位置。减少结构柱的数量也可以减少砌体墙施工的难度,加快施工进度。还可以有效提高填充墙的抗震能力,确保整体施工质量;就墙的位置精度而言,在施工前应测量并放置墙的线和轴线,以免墙完成后设计图纸中的误差,特别是位置误差会影响墙的位置。分离只能通过返工来处理。另外,在砌筑砌体墙的过程中,砌墙完成后需严格密封预留给槽钢悬臂等的孔,否则容易造成漏水等质量问题。
2.4验收阶段的技术分析
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中的施工验收技术是提高施工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有关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好工程的检查验收,以保证墙体的填充效果。在实际的填充墙砌体工程中,填充墙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填充墙的检查和验收要求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图纸。在实际的验收过程中,相关的验收环节更加复杂。依靠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测量填充墙的水平或垂直位置,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填充墙砌体施工的准确性[5]。
结束语
填充墙砌体工程作为建筑墙体结构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规范,保证工程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对施工的各个流程加以管理与控制,以提升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华.论述水利水电工程中斜井施工技术的应用[J].珠江水运,2020(10):62-63.
[2]田树申.金寨电站超长引水压力斜井扩挖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12):132-133.
[3]夏超.水利水电工程中斜井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9(33):182+188.
[4]徐龙有.水利水电工程中斜井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9):50.
[5]王慧锋,胡兴汉.定向技术在水电站引水系统下斜井施工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19,50(S1):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