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现状及远期发展需求 张洪昌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洪昌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社会已经进入了新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同时也体现了国家的发展。
        山东菏泽黄河工程局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社会已经进入了新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同时也体现了国家的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管理工作较为重要,尤其是在新时期背景下,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也全面地考察水利工程建设故管理工作实际问题,并且制定出合理地管理体制,才能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视野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农村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的现状。但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工程建设与管理缺乏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工程管理维护费用短缺以及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等问题。要想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创新。
        1现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几种主要模式
        (1)项目法人制模式。一些大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多数成立建设管理局,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立项前,往往是由水务主管部门跑前期,工程立项后政府成立工程建设管理局,实行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建设管理局人员多数是从政府机关等部门进行临时抽调组成,工程完工后建管局撤销。(2)建设指挥部模式。一些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往往采用成立指挥部管理模式。指挥部主要由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领导任指挥,抽调一些专业人员组成指挥部,指挥部统一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完工后指挥部撤销。(3)自建自管模式。有些地方对较小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直接管理,自己负责建设,工程完工后自己管理。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2.1不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目前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上由于管理人员思想上对工程质量不够重视,导致不能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的施工就会在实施时不能很好执行。在设计工程上,设计人员没有专业知识,水利的检查部门也不能做到权力下放,在加上设计单位少的原因,设计就会达不到标准。当招标时,存在的问题是审查投资人资质时往往不仔细。导致施工不能按照标准化的建设进行,进一步使工程质量受到影响,而且国家的水利建设也会在发展上受到影响。
        2.2管理观念和方式较为滞后
        建国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了一整套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程序与规范,以强化对水资源的调度和配置,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树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明确了市场经济主体制度,但水利系统,特别是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单位,却没有转变思维,仍然习惯于商品生产与工程建设严重依赖上级领导部门行政命令的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特别是水费价格,受长期以来“水是天上掉的,无价无偿”观念的影响,水商品的价格一直不到位,而水管单位人员众多,机构较为臃肿,从而导致彼此之间扯皮的现象频发,极大地影响到了工作的效率和相关单位的经济效益。
        2.3水利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在我国,很多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时间都已经非常久远,当时缺乏一定的技术水平,资金也比较短缺,因此,对设计的要求以及质量水平要求会比较低。所以,现阶段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存在水利工程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3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3.1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创新
        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更有效的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因此要格外关注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工作,充分体现管理体制的价值。①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来说,要意识到员工培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实现对员工培训工作体制的创新,凸显培训自身的长效和全方位性,培育员工提升个人整体素质。②要更健全多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保障其机制的正确性,使得各部门各项工作的职责更加分明,更好的避免因具体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发生责任推卸的情况,全方位的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工作水平。③在水利部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要建立责任分明的责任追踪机制,并建立健全工程进度的跟踪台账,保障如果发生问题可以及时划分各部门的责任,给后期贯彻落实责任和追究责任提供相应根据。④通过建立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体制,吸引社会各界参加到工程监管的活动中来,保障可以在社会共同监督管理的前提下,构成良好的管理体制,凸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安全可靠性,为我国水利工程建生管理事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2提高水利工程队伍的素质
        要让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的地位有一个新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增加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加强管理单位内部改革。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财务监管,要加强管理水利项目的资产,并且要对水利规定一定的收费价格,财务的自主权利管理单位也是必须要具备的,并且要定期接受主管部门对财务的审核。同时,也提倡向社会各界吸取资金来开发水利工程项目。
        3.3转变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
        针对我国水利系统,特别是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单位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较为滞后的问题,应积极转变他们的管理思维和管理工作方式。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引导基层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单位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价值规律,遵循资源优化配置和优胜劣汰的原则,引导水管单位严格按照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要求,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强化水产品的成本核算,科学确定水费价格,同时严把水产品质量关,不断提高水产品的生产品质。并引导地方水管单位树立长期发展的战略思想,深刻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内涵,切实制定符合本地区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合理进行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这样才能帮助基层水管单位摆脱现有的困境,实现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胜利,时效内水利管理单位的良性发展。
        3.4提供工程质量的技术保证
        在选择原材料时就应该“货比三家”,选择稳定质量的厂家。当在进去现场之前要再一次复查材料是否合格。有着材料由于是本地生产,也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合格才可以购买。要监管材料的质量,若不合格就要返回进行处理。搅拌混凝土时,为了有效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就要在操作自动化的计量系统上进行优化。为了在工程数据获得上更为准确,应该结合测量实际工地,组成专业团队进行。为了使工程测量更为准确,选择测量仪器时要利用最为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在进行试验时还应该准备所有的仪器,以防不够或者出现突发问题等。对整个过程要重视质量监管工作,遇到极其特殊难处理的工序,就应该组织专业小组集体进行决定处理。
        结语
        水利工程管理的体制改革要全面实施,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创新,现阶段建立符合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是一件重要而紧迫的事情。我们要从管理和建设两个方面加大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要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让他们真正懂得水利工程的专业管理知识,严格的规范水利工程的管理,进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昌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对策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3):177.
        [2]张永进.关于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7):108.
        [3]李莹莹,冶金全,蔡士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解析[J].环球市场,2016(21):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