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10319920517XXXX2.身份证号码:13052519920304XXXX3.身份证号码:13040319780121XXXX4.身份证号码:13082219820721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建筑工程中各个项目的技术不断提高。基于此,使得BIM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需求和频率越来越高。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BIM技术可以十分高效且方便的处理我们在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在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更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程效率。本文旨在为从事相关工作人士提供关于BIM技术的一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给排水工程;BIM技术;应用
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增加,致使建筑结构愈发复杂,传统的生产模式,在设计、施工以及后期运维等环节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导致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尤其是在给排水工程中,BIM技术可以模拟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可视化的三维图形中优化管道以及其他结构,使给排水管道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有助于建筑工程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BIM技术概述
1.1BIM技术概念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的缩写,一般指工程项目中各种有关数据及实施中工作流程进行组合,形成工程的信息模型,从而达到将建筑数据汇总的效果。模型的数据包含了工程的结构,材料,施工时间等各方面内容。因此BIM在工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十分方便。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包含了建筑数据存储,还有建筑工程设计之间的相关性,以便能够在BIM数据库中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输。同时,因为建立了与现场相似的3D模型,BIM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效率,从而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1.2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具有综合性、协调性、可模拟性以及可视化等特点。在传统的工程设计过程中,主要以图纸的方式展示建筑的主体结构、细部结构等,利用BIM技术的综合性特点,在建立给排水工程模型的过程中,不同的信息体现在模型中,并且有效掌控工程的整体信息以及细部信息,依据信息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BIM技术具有的协调性特点,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环节,给排水工程施工会涉及不同的专业,BIM技术会协调不同的专业进行施工,有效提高施工的效率。利用BIM技术的可模拟性特点,在给排水工程中模拟照明、电气等施工流程,以便施工企业精准把控施工过程,保证每个环节按照标准化流程完成工程建设。BIM技术具有的可视化特点,在复杂的建筑结构内,BIM技术会建立可视化模型,在模型内技术人员可以掌握每个环节,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实施解决措施,避免存在的问题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2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参数过多及修改难度较大
BIM技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信息数据库,该信息数据库中具有排水系统需要的所有数据和相关信息。可供各部门查询的数据信息是十分庞大的,使得查询工作大大便利且快捷。但由于BIM数据库中涵盖的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多个环节及各个方面,如物业方面、施工管理方面及计划安排方面等。这些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参数,相关参数会让分级和分类的方式逐渐增加,诱发划分细致和分层较多的问题,并且一旦BIM系统出现错误或是需要进行修改的话,难度是非常大的。
2.2数据量庞大及划分方面需要调节
相对于之前的CAD平面设计来说,BIM立足于三维视角,从立体模型出发进行工程模拟,这就意味着其所包含与展现的有关数据要比之前更多。BIM从一定意义上说不仅仅是信息模型,而且也是信息集散中心,有信息仓库的作用。
BIM在建构与模拟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大量参数,尤其在给排水工程中,各个系统的参数都需要BIM进行统筹与分析,但是国内目前对于相关数据的划分过于精细,这就使得这种技术在修改统计方面具有很大的难度,相关工作很难有效开展。这一技术的运用,使得数据的整理划分工作变得更为关键。
3建筑给排水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
3.1BIM协同给排水专业与其他专业
所谓协同工作指的是多工程的造价,内力,各专业设备的安装中的碰撞进行排查;以及现场的安全状况、施工进度的开展、项目的维护以及整个项目在使用后的经营;以及后期的扩改建。BIM可以集成建设项目设计部门,可以为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提供精确的设计依据。在原先的设计周期中,因为专业内容以及设计的不交叉。以这种方式工作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不必要的修改、缺乏沟通和其他问题,从而影响设计效率以及带来更多的问题。但是通过BIM,各个专业就可以一起工作,建立统一的信息模型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之后只要将各专业的信息如结构信息、管道信息、设备组件进行合并。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各专业交叉碰撞情况、设备参数和设计进展情况等。简单来说,管道首次完成。进行碰撞检查后,需要在板上进行开洞处理以保证管道可以正常的安装使用。
3.2实现管线综合优化
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三维建模,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参数化设计和协同设计,并利用BIM的3D漫游体验观察建筑给排水工程完成后的实际效果,并采用BIM的MEP建模软件进行各专业的碰撞检查,对管线碰撞部位进行查找和修改,实现管线的零碰撞,提前解决管线冲突问题,减少工程变更发生的几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要注意的是,该软件只能检查单一构件与模型之间的碰撞,并无法同时进行两个模型的检查。此外,还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4D模拟施工,结合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计划,考虑管线施工规范和安装顺序,如:管道保温层、支吊架形式、管道安装空间及检修空间、安装流程等,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模拟和优化设计,解决虚拟环境下设备、管线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降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风险,减少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返工现象。
3.3管线碰撞交叉的检查
在三维模型中进行管线碰撞交叉检查,一般采用REVIT⁃MEP程序,在程序内利用自动碰撞等功能,将管线相关信息输入后,程序会自动进行碰撞检查,通过检查发现管线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管线的位置,避免实际施工中遇到问题。在完成相应的碰撞交叉检查后,程序会向设计人员提交检查报告,在报告内会详细标注发生碰撞位置的相关信息,有助于设计人员针对存在的问题修改设计方案。此外在管道修改过程中,通过Revit系统将不同的图纸信息进行汇总,在汇总中对比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存在的差距,随后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管道的修改,避免影响到工程进度,有效减少产生的成本。
结语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运用,从工程的模拟到工程的具体实施中都可发挥重要的意义。3D模型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这一工程的工作效率,同样对于数据统筹管理方面很有效果。BIM的发展虽然仍存在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新兴技术正迅速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磊,代庆彦,吴广亮.BIM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产业,2015(4):62-64.
[2]汪洋文杰.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机电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14):52-53.
[3]李进.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7(11):85-86.
[4]熊曦.三亚财经国际论坛酒店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6.
[5]顾海玲,归谈纯.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7,54(11):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