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青紫薯色素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小鼠每天3次、每次36mL/kg灌胃给予200g/L的青紫薯色素水溶液14d,观察其体质量变化和死亡情况;以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青紫薯色素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小鼠灌胃给予21.6g/(kg·d)青紫薯色素后未出现毒性反应,也无动物死亡,体质量增长良好;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呈阴性,染色体畸变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青紫薯色素灌胃给药21.6g/(kg·d)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青紫薯色素在1.00g/L剂量下无致突变作用。
关键词:色素类甘薯急性毒性试验染色体畸变
甘薯是一种耐寒、耐贫瘠、适应性广、污染少、易栽培的粮食作物。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甘薯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增强记忆等多种生理功能。青紫心甘薯是紫甘薯的改良品种,青紫薯色素由青紫心甘薯采用酸性溶剂萃取法制备而来。青紫薯色素是一种含原花青素的物质,研究证实,它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可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过氧化亚硝基自由基和脂类自由基,保护小鼠抗60Coγ射线辐射所致的氧化损伤,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肿瘤细胞形成等。同时,还具有抗Fe2+引发的卵磷脂脂质体过氧化、抑制H2O2引发的红细胞溶血作用的能力。本研究应用最大给药量试验及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青紫薯色素进行安全性评价,为拓宽甘薯应用领域及开发系列产品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青紫薯色素冻干粉,由青岛市农技站提供,批号为200311292,溶于水,配制成200g/L青紫薯色素水溶液。选择昆明种小鼠60只,由某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体质量为21~23g。CHL细胞为置于-80℃或液氮冻存样品。丝裂霉素C(MMC)、环磷酰胺(CTX),山西泰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肝微粒体酶(S9)按常规方法制备。
1.2方法
1.2.1最大给药量试验经预试验后,选健康小鼠40只,体质量21~23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青紫薯色素组。禁食2h后,青紫薯色素组小鼠灌胃给予200g/L青紫薯色素水溶液,每次36mL/kg,每天3次,间隔6h,共21.6g/(kg·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连续给药14d,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饮食情况、粪便、呼吸,记录体质量变化及死亡情况。
1.2.2染色体畸变试验以CHL细胞进行加与不加S9的染色体畸变试验。阳性对照为不加S9的MMC(0.1mg/L),加S9的CTX(20mg/L)。设青紫薯色素1.00、0.50、0.25g/L等3个剂量组,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每个测试组采用2个平行培养瓶。将5×104个CHL细胞接种于50mL培养瓶中,培养72h后,加入受试物。不加S9时,受试物与细胞作用24h及48h后,分别收获细胞制片。而加S9时,受试物、S9混合液与细胞共同作用6h后,将液体弃去,用PBS洗涤细胞3次,加入新培养液继续培养24h后,收获细胞制片。常规制片,GIEMA染色。每一试验组每瓶选择100个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在油镜下观察染色体有无断裂、缺失、易位、互换、环、多倍体等染色体畸变。
1.3统计学处理
结果用±s表示,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最大给药量实验
小鼠灌服药物14d内,青紫薯色素组未出现毒性反应,体质量增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其外观、行为活动、精神状态、饮食、大小便及呼吸等均正常,无动物死亡。
2.2染色体畸变情况
不加S9青紫薯色素各剂量组CHL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率为1%~3%,其畸变类型为断裂和缺失,无明显浓度依赖性;阴性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2%,畸变类型为微小体和断裂;而阳性对照组(MMC0.1mg/L)染色体畸变率26%,畸变类型以断裂、断片、缺失、微小体为主。
加S9青紫薯色素各剂量组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为2%,畸变类型有断裂、缺失、微小体;阴性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1%,畸变类型为交换;阳性对照组(CTX20mg/L)的畸变率为27%,畸变类型以断裂、断片、微小体为主。
无论是加S9组还是不加S9组,24h还是48h收获细胞,不同剂量青紫薯色素组畸变率均5%,根据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判定标准,畸变率在正常范围内,为阴性;阳性对照组畸变率20%,为强阳性。
3、结论
急性毒性试验是毒理学研究的第一步,急性毒性研究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半数致死量和最大给药量试验。当受试物的毒性很低,或者因浓度或体积的限制,无法测出LD50时,可仅提供最大给药量试验的结果,以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估。
本文在预试验中,因受药物浓度和小鼠胃纳量限制无法测出LD50,所以进行多次最大给药量试验。正式试验结果表明,青紫薯色素组每天3次灌胃给予小鼠青紫薯色素14d,对动物的体质量增长、进食情况、行为活动均无明显影响,未发现因青紫薯色素蓄积而对动物产生毒性反应。小鼠灌胃给予青紫薯色素21.6g/(kg·d),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21600mg/kg,按1977年颁布的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尤其是我国对职业性化学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4485),LD5000mg/kg,为实际无毒物。由此确定青紫薯色素为实际无毒物。
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一般通过致突变试验来筛检。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是广泛使用的遗传毒理学试验之一。可直接从染色体水平上反映遗传物质的损伤情况,染色体是遗传单位基因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结构,当受到外界诱变剂作用时出现损伤,形态及结构上就会发生畸变。染色体畸变涉及的遗传物质改变的范围比较大,一般可通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相,计算畸变率来检测。
本文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应用诱导剂处理后的S9进行体外代谢活化试验,即在加S9mix和不加S9mix平行的条件下测试。观察的畸变类型有:断裂、断片、缺失、微小体、着丝点环、无着丝点环及各种辐射体等。试验结果显示,直接诱变剂MMC(0.1mg/L)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为26%,间接诱变剂CTX(20mg/L)在S9活化条件下的畸变率为27%,均为强阳性,畸变类型主要有断裂、断片、缺失、微小体等。在S9活化和非活化两种测试条件下,青紫薯色素在0.25~1.00g/L浓度范围内,其诱发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5%,在正常范围,说明对CHL细胞染色体无损伤作用,即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致突变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紫薯色素最大给药量为21.6g/(kg·d),为实际无毒物。在0.25~1.00g/L剂量范围内未见诱发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无致突变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胜生.甘薯的药用价值及其加工利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
[2]王关林,岳静,苏冬霞,等.甘薯花青苷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肿瘤作用研究[J].营养学报,2006,28
[3]刘叶玲,朱莉,韩志武,等.青紫薯色素保护小鼠抗60Coγ射线辐射所致氧化损伤的作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