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 吕佳林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吕佳林1 杨立永2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施工难度不断提升。
        1.身份证号码:13010619860102XXXX2.身份证号码:13063419860127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施工难度不断提升。将BIM技术应用到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可以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推动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BIM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其中,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生活给水、雨水排放等多方面内容,其设计与施工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用水安全。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重视BIM技术在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有助于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1BIM技术的含义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的缩写,一般指工程项目中各种有关数据及实施中工作流程进行组合,形成工程的信息模型,从而达到将建筑数据汇总的效果。模型的数据包含了工程的结构,材料,施工时间等各方面内容。因此BIM在工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十分方便。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包含了建筑数据存储,还有建筑工程设计之间的相关性,以便能够在BIM数据库中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输。同时,因为建立了与现场相似的3D模型,BIM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效率,从而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2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用的要点
        受到传统给排水工程施工方式的影响,建筑施工人员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不仅需要掌握工程项目设计图纸的要,还要对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管线于管线之间、管线与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由于建筑给排水管线较为复杂,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在这种背景下应用BIM技术构建三维可视化立体模型,能够将建筑施工的效果直接展现出来,为管道综合施工提供依据,缩短建筑给排水施工周期。其次,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比较复杂,其中涉及管线、人员、材料种类繁多,同时还与土建施工、消防、通风、空调等专业内容交叉作业,如果在施工中不能对人员、材料、机械进行合理的配置,就会对工期进度、工程质量安全造成很大影响。BIM技术能够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从工程量分析制定合理的工期进度,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施工模拟,从而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以此为基础进行施工作业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风险。另外,传统给排水施工中涉及多个单位的参与管理,由于现场施工反馈不及时、不全面,很难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掌控。应用BIM技术对现场进行监督与管理,建立实施动态控制体系,在施工人员遇到施工问题或进度滞后等现象时,及时反映给监理、施工等相关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与调整,从而保证人力、材料、机械等优势的优化配置,满足工期进度与质量安全要求。
        3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优化应用分析
        3.1项目的模拟化设计
        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模拟效果,利用BIM技术将大量的数据信息集中的体现在建筑模型上,这样就可以让设计人员及时的观察到设计的效果以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继续模拟的时候可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风险事故进行分析,这样更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的处理。同时,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合理的调整设计方案,从而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利用模型的优势可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还可以在工程的造价与进度管理中起到更好的效果。


        3.2可视化设计
        在传统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其施工设计图纸往往需要借助CAD软件来完成。通过使用CAD的剖面、立体面以及平面向施工人员展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主要理念,最终由专业技术人员在大脑中构思立体模型,并绘制成相应的平面图纸。然而,此过程偏向于依靠具备丰富实际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因而具有较高的主观性,极易出现失误。而对于建筑给排水施工而言,细微的措施也会影响到后续的正常施工,从而延长施工工期,甚至出现返工的状况,进而提高施工成本的投入。BIM技术与传统CAD技术相比,其可以彻底规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视觉差异,更加突出设计的直观性。除此之外,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常用设计模式主要是根据楼层实际进行合理划分,这种设计模式的弊端在于断开整个给排水系统内部的联系。而BIM技术的应用,凭借其具备的可视化设计,能够立足于建筑全局,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全方位掌握施工设计图纸的真正内涵,避免实际施工效果与预期效果出现较大偏差。若因个别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错误设计,则修改过程也极其简单。例如,使用BIM技术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水管进行设计,如果出现设计方位措施,仅需进行微调,即对关键位置实施相应的调整就可完成错误的纠正处理。
        3.3安装过程模拟
        在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对线路和管道进行安装,其中,天花板区域的施工尤其复杂。这时在传统的设计中最容易造成材料分配不合理的,同时会延误施工进度。而在使用BIM技术后可以对其进行建模和规划,为这种在过去较复杂的给排水工程建设进行优化。同时,还可以将施工进度应该引入BIM模型,从而对施工进度、安装模型过程达到项目的可视化效果。通过编辑项目的施工进度表可以较为具体的把握整个给排水系统情况,有利于整体的安装、简化设计和安装过程,从而达到减少变更次数,提高工程效率的效果。
        3.4实现管线综合优化
        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三维建模,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参数化设计和协同设计,并利用BIM的3D漫游体验观察建筑给排水工程完成后的实际效果,并采用BIM的MEP建模软件进行各专业的碰撞检查,对管线碰撞部位进行查找和修改,实现管线的零碰撞,提前解决管线冲突问题,减少工程变更发生的几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要注意的是,该软件只能检查单一构件与模型之间的碰撞,并无法同时进行两个模型的检查。此外,还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4D模拟施工,结合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计划,考虑管线施工规范和安装顺序,如:管道保温层、支吊架形式、管道安装空间及检修空间、安装流程等,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模拟和优化设计,解决虚拟环境下设备、管线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降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风险,减少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返工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BIM技术的应用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不同对BIM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这方面我国还应该积极引入国外BIM技术的应用经验,结合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情况将技术本土化,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实现更高效、更准确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进.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9(11):85-86.
        [2]杨洋.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9(1):48-50.
        [3]殷铭,郭营.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3):91-92.
        [4]王国沣,吴寿恩.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分析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41):13-14.
        [5]易宇.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冶金丛刊,2019(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