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结核患者的系统性护理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74例重症肺结核患者,抽取时间为2019年1月~10月。入组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均有37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两组疗效情况予以分析。结果:研究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结核患者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满意度,改善疾病预后。
【关键词】重症肺结核;系统性护理;满意度
肺结核属于慢性传染病,因结核分歧杆菌引起,易侵犯多个脏器,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尤其是重症肺结核,因病情重,病程时间长,易导致换气功能障碍、感染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因对重症肺结核患者应及时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但由于大部分患者治疗时,负面情绪重、应激反应强烈,治疗积极性差,不利于疾病预后。所以,本次研究将针对重症肺结核患者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74例重症肺结核患者,抽取时间为2019年1月~10月。入组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均有37例患者。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8,年龄区间38~70岁,中位年龄为(45.31±3.16)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0:17,年龄区间为38~69岁,中位年龄为(45.28±3.21)岁。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数据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1)心理疏导,因病情重,自身免疫力较低,大部分患者因担心疾病疗效,常伴有焦虑、浮躁等情绪,应激反应强烈,不利于疾病后期治疗。因此,要及时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情况,取得患者信任,经常鼓励和支持患者,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悦,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2)咯血护理,对于咯血量较少者,应要求患者保持静卧休息,可摄入温凉饮食,多饮水;而对于咯血量较大者,要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指导患者正确咳嗽,便于将血咳出,并及时漱口,保证口腔清洁。提前备好鼻导管、气管切开包以及吸痰器等用品,便于发现异常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必要时行介入治疗止血。(3)高热护理,尽量限制活动,降低新陈代谢,房间内开窗通风,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若患者温度在38.5℃以上,应大量饮水,或者局部温水和酒精擦浴、冰袋物理降温。保持患者口腔湿润,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协助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卧床引起压疮等症状。(4)饮食干预,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计划,增强体质。对于能够正常进食者,每日补充90~120g蛋白质、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谷类杂粮以及奶类食物。禁止摄入辛辣、刺激性或者油腻食物。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采用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满意:分值≥90分;基本满意:分值在60~89分;不满意:分值≤59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37例患者中,15例(40.54%)满意、13例(35.14%)基本满意、9例(24.32%)不满意,满意度为75.68%(28例);研究组37例患者中,20例(54.05%)满意、15例(40.54%)基本满意、2例(5.41%)不满意,满意度为94.59%(35例)。两组比较结果为(x2=14.128,p=0.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重症肺结核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等特点,患者患病后需入院隔离治疗,以切断疾病传播源。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对于疾病知识不了解,隔离期间负面情绪较重,常伴有焦虑、浮躁和恐慌等情绪,还要遭受身体痛苦,导致治疗积极性较差,不利于疾病痊愈[2]。因此,需对于重症肺结核患者治疗时加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起到提高积极性,改善疾病预后的效果。
系统性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具有针对性、全面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通过心理疏导、咯血护理、高热护理和饮食干预,既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积极性,又能缓解症状,促进疾病早日康复[3]。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咯血护理,既能减少咯血症状,又能舒缓患者情绪,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悦,从而提高积极性。同时,针对高热患者,通过冰袋降温、酒精擦浴等方法,有效控制体温,避免温度变化较大,引起强烈应激反应,对疾病康复造成影响[4]。此外,饮食上合理控制,保证每日充足的营养补给,能够有效提高机体抵抗力。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结核患者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晓兰. 心理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49):67-67.
[2]陈建凤, 童凤军. 系统性住院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23):2934-2937.
[3]黄运红, 谌珊, 杜留学,等. 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J]. 心理医生, 2018, 024(032):239-240.
[4]刘佼佼. 心理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评价[J]. 医药前沿, 2018, 008(002):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