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9期   作者:覃泽海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该类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相对较高,且在建设中所涉及的环节数量较多,因此对项目管理工作也带来的严峻的考验。为了可以确保水利水电项目能够按期按质完成,工作人员可采取EPC总承包模式来完成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建设作业,该模式也是笔者将要与大家探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
         引言:
         合理地将EPC总承包模式应用在水利水电项目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同时还能杜绝合同纠纷,保障工程质量,因此EPC模式在工程项目的实践应用中也得到了项目管理人员的广泛认可。接下来,笔者将围绕EPC模式,从基本内涵、应用优势、项目管理工作分析以及注意事项等角度对其展开讨论,旨在为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EPC总承包模式
         (一)基本内涵
         EPC模式通常是指在受到业主委托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进行全过程承包,同时还需承担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问题。与传统的分开承包模式相比,EPC模式更符合未来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在EPC模式下,总承包方通常是由具备较强设计实例且资质完善的设计设计企业来承担,在设计、施工两方的协调下,通常是以设计为龙头,在工程建设中充分地发挥设计企业的技术实力,设计的质量影响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水平,设计的进度影会响设备采购的规划和安排以及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为了使EPC模式在工程建设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价值,设计和施工双方需协调合作,共同管理,从而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二)应用优势
         EPC模式在工程项目中的实践应用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优势:第一,提高经济效益,EPC模式可以将项目设计与项目施工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问题,解决了管理内耗等相关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二,降低管理成本,项目法人只需监督总承包单位严格按照合同内容执行,无需参与到工程管理工作中,因而其管理成本也会显著降低[1]。第三,杜绝合同纠纷,由于在EPC模式中总承包单位需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权管理和负责,因此也杜绝了项目分包模式中可能会出现的合同纠纷以及相互推诿等问题。
         二、项目管理工作分析
         (一)项目质量管理
         EPC模式中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质量保障体系,工作人员可实施各级责任制,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增强各部门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切实有效地强化质量控制效果。第二,质量保障措施,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组织措施、过程控制以及制度措施三个角度上来加强质量保证力度,以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的采购作业为例,工作人员可以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在购买设备时应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当设备运输至施工现场时,每一台机械设备都应配备合格证明,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可在施工现场对这些设备进行随机抽查,当抽查结果合格后才能进场开展施工作业[2]。第三,技术保障措施,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工艺技术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参与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进行资质审核,同时还应设立专业的质检实验员,对工程施工现场所生产的产品进行跟踪质检,以确保技术产品质量合格。
         (二)项目安全管理
         在EPC模式下,安全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建设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为了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在实处,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经理责任制,其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制度将工程建设中的规范制度进行明确,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对于工程建设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工作人员可在相应区域内设置警示牌,用以警示该施工区域内的施工人员以及其他外来人员,避免部分人误入危险区而引发安全事故。第三,施工现场还应设立专业的医疗团队,当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将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降至最低。第四,工作人员还可设立专门的监督团队,定期或随机对各环节技术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巡查,以确保安全施工制度能够执行到位[3]。第五,安全管理人员需及时地总结安全检查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在例会上对出现违反安全规范行为的技术人员进行重点批评教育,使其能够认清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从思想上全面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意识,显著降低项目建设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图1.经理责任制组织架构示意图
         (三)项目进度管理
         EPC模式中进度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组织保障,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创建分机是进度管理体系,并将工程监督合理地划分,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阶段进行层层推进,设立专业的团队对进度控制实施跟踪管理。第二,机制保障,其主要是指工作人员通过对进度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和健全来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环节施工行为的密切监督和管理,当发现某环节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时可及时地对其进行纠偏,以确保后续施工作业能够满足施工进度计划需求。第三,财务保障,工作人员还可在管理制度中加设专款专用的财管机制,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工程进度相关的专款可以得到及时地制度,从而避免因资金不到位而引发的工期延误等问题[4]。第四,信息管理,针对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应及时地对其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汇总和整理,以确保任何环节所出现的问题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合理的解决,从而显著降低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保障工程项目能够按期完成。
         三、注意事项
         结合EPC模式管理特点,总承包方负责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在合同签订以及项目管理中对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责任风险界定,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影响其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等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民工阻工、设计变更、气象灾害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等,因此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应在合同中明确承包方和项目法人双方所应承担的责任,对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合同执行的可行性。第二,预备费用,在EPC模式下,预备费由立项至拨付需要一个漫长的流程,需经过总承包方、业主方、监理方以及审计方等多个方面的审批,因此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管理人员需对预备费的使用范畴、具体规划以及使用条件进行明确,以减少项目管理中保预备费用而产生的争议。
         四、结束语
         为了可以使EPC模式在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中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工作人员应将设计方与施工方相结合,注重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不同管理层面上的要点问题,大幅度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为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发栋.EPC总承包模式及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中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1):75-76.
[2]徐忠耿.EPC总承包模式在水利行业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02):44-47+54.
[3]吴冀.EPC总承包模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与思考[J].低碳世界,2019,9(02):108-109.
[4]张耀华.水电站工程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10):18-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