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压浆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9期   作者:盛毅
[导读] 智能压浆系统在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智能压浆系统在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中的应用,既解决了孔道压浆的质量控制问题,保证了压浆的饱满密实,同时又能提高工效、减少内业整理工作量,使桥梁结构受力和使用寿命均得到了保障,是工程压浆的最优选择。基于此,以下对智能压浆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压浆;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应用研究
引言
         在施工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的钢束必须要保证符合预应力规范,否则梁体内就不会有预设的应力支持,如此一来梁体就会因为运营荷载和混凝土突变双重作用下出现较为严重的下挠。如果挠度大于一个临界值时,主梁的弯曲程度太大无疑会导致桥梁上的铺设层被破坏,导致路面坑洼不平,既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又减少了桥梁的使用时间,同时也可能会发生事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1智能压浆施工技术发展现状、适用范围
         传统压浆利用普通压浆泵,将拌制好的压浆料从压浆孔压入,当浆液从出口端流出且稠度与压浆端基本相同时,再经过排气和保压的方法以保证管道内浆液的密实度。全程人工控制压浆质量,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花费大。而智能压浆通过控制水胶比精度、自动控制压力、自动控制流量、自动控制保压时间、浆液持续循环后排尽空气,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电脑控制,避免了人工的随意性,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发挥机械设备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符合现代桥梁预应力施工潮流,这是今后桥梁预应力施工发展的必然趋势。
2传统人工压浆存在的问题
         1)注浆量无法精确保证,顶管工艺即意味着整条管线始终都是在运动着,局部区域压浆量的调整也应是动态的,光靠人工很难做到精确控制每个区域的注浆量。2)注浆压力无法灵活调节,随着顶管距离的增加,送浆距离也随之增加,压力的损耗也会比较大,而最前端的压浆压力则相应减小,人工方式下不便于快速调节压浆压力,容易导致注浆不到位,形成不了有效的泥浆套。3)压浆动作无法联动,顺序比较单一,效率低下,长距离顶管必然会布置多个中继环,中继环的前后区域,以及一些特殊地质区域,都需要在过程中进行不定期的补浆,人工操作时每个人负责长400~500m管道区域,这些区域的及时补浆实施难度比较高,容易造成补浆不到位的情况。4)压浆质量管理工作相当困难,超长距离顶管必然需要多路同时压浆,以满足全线压浆量的需要,人工方式1个人只能完成400~500m管道区域的压浆操作,因此,2000m就需分成4~5个区段,1个区段由1个人专门负责,劳动强度大,相当耗费人力,且人工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另外人工记录数据不及时、不准确,无法建立很好的数据档案,造成施工管理工作困难。综上所述,长距离顶管压浆需要解决传统人工压浆方式下难以完成的精准控制,所以研究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可实现沿线任一点位的压浆方量、压浆压力的灵活调节和逻辑顺序的联动控制功能,提升压浆质量。
3智能压浆系统优势
         为了避免人为加水导致比例不准确,采用系统自动计量加水。利用水灰比测试仪实时监测水灰比,然后将数据反馈给系统接口,保证水泥浆质量。灌浆过程的一键控制自动完成,既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有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灌浆结束后,系统自动记录浆液的水灰比、灌浆压力、稳定时间等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4预应力智能压浆技术的应用
         4.1施工准备
         (1)预应力拉杆完成后,应用填缝质量锚,线材端可留在填缝施工之外。(2)检查供水电路,确保水管畅通,并清洁施工期间需要应用的设施和设备。(3)张承建完毕后,除出口钢接头外,采取钢接头,确保进出孔,用清水清洗开口,然后用高压干燥器烘干,达到所需干燥程度后关闭锚。
         4.2压浆方量的精确控制
         总管上首、尾端都安装有流量计,起始端即泵的出口处的流量计1,作为总的压浆量统计,末尾端的流量计2则统计同步注浆量,两者的差值即为跟踪注浆量。具体压浆量的多少取决于顶进速度的快慢和管径大小,由技术部门进行计算并给出指令,系统可以根据流量的大小,自动调节对应点位的阀门开闭时间来保证足够的压浆量。


         4.3连接管路
         连接好进、出浆口,开启压浆咀的手动阀,形成循环回路,浆液在该回路汇总进而循环起来。长度不足68m的单根管道的连接方式:智能压浆机进浆口→预应力管道→连接橡胶管→预应力管道→智能压浆机,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浆液在该回路中循环。长度介于68~100m单根管道的连接方式:智能压浆机进浆口→预应力管道→智能压浆机返浆口→智能压浆机进浆口→预应力管道→智能压浆机,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浆液在该回路中循环。
         4.4压浆施工
         泥浆泵通过高压管道将泥浆液压送入预应力管道,然后通过高压管道返回储浆筒,形成循环回路,排出管道中的空气。测控系统通过监测管道进出口压力值不断调整灌浆压力,办证整个循环回路的灌浆压力值满足规范要求。灌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智能灌浆设备的操作。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暂停灌浆,经检查排除后方可继续灌浆。灌浆结束后,通过“清洗系统”自动清洗进浆管与回浆管,直至水流出。
         4.5高速制浆施工
         通过水泥实用性试验确定最合理的水胶比,一般来说,水胶比以0.26~0.28为最佳。选择最适宜的外加剂,根据试验确定的结果,称量和添加各个物料。加入各个物料的时候,必须保证搅拌桶正常运作,可以对混合料进行高速搅拌。开启高速制浆机,按照先加水后加粉料的顺序投料,粉料加完后,继续搅拌,为提高混合料搅拌的均匀性,需要控制搅拌时间约为4-5min。检测浆液的流动度,初始流动度10-17s为最佳。
         4.6压浆动作的联动控制
         远程模块控制电动阀的开启和关闭,以实现灌浆动作。顶进施工开始前,先打开同步注浆环1-3的一个或两个或全部阀门,然后打开地面注浆泵,开始同步注浆,保持同步注浆阀打开,然后跟踪注浆,打开环4阀门。当设定时间或压力2达到设定值时,打开环5,同时关闭环4,以此类推,直到环30关闭。在灌浆过程中,一些环可以手动禁用并直接跳过,以避免某些区域没有灌浆。通过调整参数,可以自由设定灌浆动作的逻辑顺序,实现整个灌浆线的联动控制。
         4.7水胶比检测
         将已经制备好的浆液投入到水胶比检测仪中,系统会对该浆液的水胶比进行检测,如果测得结果不符合具体要求,系统会发出报警。
结束语
         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系统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个别“短命”桥梁的出现,让我们不免对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提出质疑。为了加强桥梁施工的过程控制,消除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确保有效预应力体系的建立,必须对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进行质量检测,这是保证桥梁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使用耐久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智能压浆系统的出现,通过对孔道压浆的质量控制、密实度控制,提高了桥梁结构受力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云宝宏.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在预制箱梁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9(17):251-252.
[2]楚纪锋.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系统原理及施工[J].河南建材,2018(06):270-272.
[3]方麒,郑炜.智能张拉及压浆系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C].《工业建筑》编委会、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工业建筑》编委会、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工业建筑杂志社,2018:132-135.
[4]吴军.预应力孔道大循环智能压浆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13(11):205-207.
[5]宫菲菲,刘俭锐.智能循环压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2):149+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