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环境保护问题及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9期   作者:蒋文倩
[导读]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城市道路施工中,往往会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随着绿色施工理念的提出,针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环境问题,提出了众多的治理措施。本文通过对道路施工中环境保护的研究,提出环保施工的有效策略,加强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成效。
         关键词:市政道路;环境保护;问题;策略
         绿色施工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环保手段,降低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概率,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破坏,为生态和谐城市建设提供帮助。
         一、市政道路施工中环境保护工作分析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为了适应城市需要,道路的改建、扩建、新建工程越来越多,道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扰动。施工产生的扬尘、噪音等给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而且由于市政道路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单位常常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枉顾环境保护问题,给城市生态造成伤害。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的污染与施工作业区域环境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施工作业区域狭窄,导致很多施工材料、机械无法妥善停放,只能占用其他区域,甚至由于材料存储不当,给施工场地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市政道路施工的实际出发,结合施工重点难点,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且对污染严重的施工项目,编制专项方案,控制污染的发生和施工完成后的治理工作[1]。从绿色施工的角度来看,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非常必要,不仅有利于城市环境的维护,还能促进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生态和谐建设贡献力量。
         二、目前市政道路施工中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
         (一)施工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固体废弃物是最为常见的污染物质,根据固体废弃物的类型不同,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情况也存在差异。例如,市政道路施工中,进行土方作业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土方,在这些土方中,浅层清表的土方中会存在生活垃圾等多种污染物质,如果施工单位处理不当,就会对弃土区域造成污染。而且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还会产生新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以混凝土碎块,破碎模板和建筑材料包装为主。如果这些建筑垃圾不及时进行处理,就会对施工区域及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城市环境。除了建筑施工产生的固体垃圾之外,施工作业人员的生活垃圾也是造成污染主要的固体废物。这些垃圾主要以厨余垃圾和塑料制品为主,通过施工活动扩散后,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二)道路施工扬尘污染
         扬尘污染作为影响大气质量,破坏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形式,是市政施工中重点防治的环境问题。由于市政道路施工中涉及土方开挖作业,裸露的地表土方在车辆行驶、人员活动作用下,就会带动尘土飞扬,影响城市环境。尤其是未施工完成的市政道路,如果降尘措施不到位,会产生大面积的扬尘污染。此类扬尘污染如果治理和防治不及时,就会在空气中逐渐积累,在气流的带动下,产生雾霾、沙尘暴的恶劣天气,引起呼吸道疾病,给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伤害。
         (三)施工产生的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是影响施工场区周围居民生活质量的严重污染问题。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需要配置数量众多的大型机械设备,这些设备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非常大噪音,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2]。噪音污染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无形无质,主要通过空气介质进行传播,持续时间较长,过程连续,只要施工活动不停止,噪声污染就会一直存在。所以,噪音污染是当下影响城市环境保护的棘手问题,不仅难以防治,而且长时间生活在噪音环境中,会影响听力,造成心情烦躁等问题,严重影响施工区域范围内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环保成效的策略
         (一)通过改进施工工艺降低污染
         施工工艺的改良能够有效降低市政道路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完善,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污染城市环境。通过对施工工艺的改良,在减少建筑垃圾产生的同时,还能够节约成本,达到双赢的效果。土方开挖作业是产生扬尘的主要施工活动,所以优化土方开挖工艺,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扬尘治理效果[3]。传统的土方开挖采用机械作业,没有任何扬尘防治措施,裸露的土方在风力和车辆带动下,产生扬尘污染。通过改良施工工艺后,采用湿法作业,通过雾炮和喷淋器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不仅可以降低扬尘,还能够改良施工场地空气湿度,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二)制定环保施工制度控制污染
         制度是保障市政道路环保措施落实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合理的环境污染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场地的污染治理工作。例如,建立环境污染管理小组,安排专门的岗位,负责施工现场的环境治理问题。在施工现场安装空气污染检测设备,并且设置专人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控制污染进行动态控制。施工作业区域必须采用全封闭施工方式,将作业区域隔离起来,对于条件不允许进行全封闭管理的施工场地,必须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防止施工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4]。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施工环保量化考核制度,周期性对市政道路施工环保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分析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力度。
         (三)采用环保方式处理施工废弃物
         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染废弃物处理对于环境保护非常关键。通常情况下,废弃物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两种类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环境造成污染。传统的市政道路施工中,固体垃圾都会采用填埋处理,由于施工人员对于垃圾处理不专业,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导致填埋后的垃圾对土地造成污染,影响垃圾填埋区域的生态环境。在绿色施工理念的指导下,对于垃圾处理方式更加重视,对于不同类型的垃圾,采用环保的方式处理,不仅能够进行二次利用,还能防止垃圾随意处理造成的污染问题。
         (四)强化落实节能减排
         市政道路施工中,机械的能源消耗与尾气排放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在进行环保施工时,需要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通过对机械使用的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发挥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施工中的能源消耗与尾气排放,减轻道路施工对环境的污染[5]。例如,在施工中,需要提前计划第二天机械作业的内容,减少对机械中间调动造成的能耗。同时机械作业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防止操作人员消极怠工,影响施工作业效率,在施工中消耗过多能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环境保护问题是重点。由于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生活空间重叠,导致施工情况复杂,现场管理困难。这些因素不仅制约着施工建设的开展,对于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了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环保效果,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改革,建立环境保护制度,正确处理工程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从根源上降低市政道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亚军,刘德才,吕涛.环境保护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46(04):30-30.
[2]崔振.基于环境保护下的市政道路绿色施工研究[J].中国绿色画报,2018,000(008):144,146.
[3]闫海燕.市政道路工程中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5):133-133.
[4]张凌.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9(4):127-127.
[5]米洪艳[1].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景观绿化要求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建筑发展,2019,003(004):P.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