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市场的不断蓬勃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已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经济贡献量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有着一定的推动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能够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经济背景下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扩大市场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随着市场不断扩大,建筑工程行业的管理体系发展并未成熟,导致其管理的问题时有发生,为工程工作人员和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多隐患。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对策制定,以期实现较高质量的建筑工程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因素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安全和工作安全,对于生命财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管,在完备的工程管理体系下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将管理落实到工程建筑的各个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控制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成本,在合理的预算下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工程质量的保证和建筑企业的长久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责任意识与重视程度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比以往更加迅速,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电力工程建设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大量需求下,建筑企业的发展处在机遇之中[1]。建筑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通过招投标等各种方式来包揽各项工程项目,从而收获更多的经营利润。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建筑企业往往忽略了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导致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不如数量、成本增加、工期延误等,对于建筑企业的长久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些情况的造成都是由于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忽视对工程项目的管理,缺乏责任意识与重视程度。
1.2管理制度架空无法落实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为建筑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无限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国家相关部门和不同地区的建筑管理部门颁发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文件。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建筑企业忽视了国家和地区政府对于工程管理的说明文件,各单位缺乏对内容条款的落实,致使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处于“架空”阶段,难以发挥其实质性的管理作用。也存在着为了减少工程项目的成本支出进行管理人员缩减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1.3缺少成熟的工程管理体制
工程项目在前期立项之后要经历一系列的建筑工程管理环节,例如:招投标、工图设计、工程概预算、具体施工、监理等,这些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环节,其工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就是为了帮助工程项目高质量的完成[2]。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时间较短,缺乏经验和理论支撑,工程管理体制的覆盖面并没有涉及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2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2.1体制理论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体制建设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再加上我国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建筑工程项目较多,相对的管理体制却较为欠缺,导致工程管理的整体现状处于未成熟的状态。从建筑工程管理的体制来看,其主要制定是依照管理部门的规则而来,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部门进行任务分配[3]。但是由于部门为了尽量削减成本人力支出,造成管理工作处于低效率状态,甚至为了减少人力支出存在了一人多职的现象,造成工程管理出现了应付的现象。基于此,必须对工程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
2.2人工主观因素
在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参与的过程较多,导致工程进行存在许多不可控的人为因素。从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来看,不同的施工人员和团队有着不同的施工素质,较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其施工质量和效率也相对更高,较低水平的施工人眼其施工质量较低,在这一情况下的工程建设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会相较前者较多。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施工环节都会受到人为不同程度因素的影响,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2.3管理技术因素
从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角度来说,其管理技术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从我国现存的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来看,其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还都处于相对比较低水平的粗放型管理阶段,大都依靠人力来进行规则制定,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和模型预测[4]。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对工程管理项目的相关软件开发水平较低,应用程度水平也较低,再加上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工程管理的软件从系统模块的开发上欠缺实用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3加强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健全工程管理体制
工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建筑企业实现有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先决条件,是保证工程项目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必须对工程建筑的类别和程序进行细致考察,结合实际的工程需要安排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施工进行有效管理[5]。除此之外,工程管理的体制程序必须遵守国家总的规则制定和不同地区政府的相关规定,切实保证工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工程管理体制的健全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不同机制的作用,调动市场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等,来落实工程项目的责任制。
3.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要想实现科学的工程管理体制的制定和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有专业的工程管理人才。从专业人才的培养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招聘引进高素质人才,也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来完成,这对于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优质的工作待遇来聘请专业人才进行管理体制的制定,也可以从内部的工作团队中选拔具有管理素质的人才进行专业培养,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进行工作培养,在提高员工建筑工程管理素质的同时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人才基础。
3.3完善工程管理措施
在健全体制和人才培养基础上,必须对安全工程管理的措施进行完善。工程管理的安全措施不仅涉及到对工程项目安全隐患的排查消除,也涉及到对工程项目建设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保护。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在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程安全责任人,做到权责分明。除此之外,建筑企业也应当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展开安全保护措施的宣讲,督促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安全保护意识和施工安全意识。在面对工程项目不规范操作和造成安全隐患的工程建设行为时,要予以纠正和措施惩罚,在此基础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建筑的行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增长量也有所提升。在建筑行业中企业的施工质量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对不同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规避并制定相应的策略予以解决,在建筑工程管理方式不断优化升级的前提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够得到一定的保证,消除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从而才达到建筑工程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治平.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8(11):217.
[2]郝瑞丽.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完善对策研究[J]. 四川水泥,2018(07):346.
[3]王国芳. 浅谈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 建材与装饰,2018(35):130-131.
[4]林国凯. 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应对对策探讨[J]. 四川水泥,2017(05):157.
[5]陈云舟. 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综合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