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建筑行业已经完全迈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互相结合后,推动建筑行业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建筑企业若想脱颖而出,需要完善自我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建筑企业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要对企业的管理合理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从而提升工程质量及企业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市场便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可以说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越发成熟,其已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对建筑行业来讲更是如此,其行之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格局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相应的信息化工具,必然能够行之有效地推进工程的建设。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
1.1资金与技术投入的缺乏
现阶段,虽然信息化技术已经被许多建筑企业应用在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但是许多企业对于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愿花费较多的资金去购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使得管理信息化的水平难以得到提升。一些企业虽然已经购入了较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但是对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环节,不愿意投入足够的资金,导致设备的全部效用难以发挥,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提升非常有限。
1.2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缺少建筑工程管理信息专业人才,在各种技术不断发展阶段,人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信息专业人才大部分为应届毕业生,缺少丰富的工作经验,不能有效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根本需求,因此不断降低信息技术的使用价值。因此,为了我国建筑行业能够获得稳定发展,有必要培养更对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并重视引进高素质人次,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准。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优化策略
2.1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需要建筑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紧密协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会受到施工流程变动的影响。若各部门不能紧密合作会导致数据信息出现偏差或失真,阻碍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若某个参与方的某项环节出现纰漏必然会影响其他施工作业流程,阻碍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甚至会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建筑工程单位创造良好的协作沟通平台,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各设计方、管理方及施工方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充分实现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提升信息化管理效果。与此同时,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增强建筑工程项目各部门间的协作能力,节约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产生的沟通成本,提升建筑单位的经济利益。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还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单位的行业知名度,扩大工程项目的宣传面,获取更全面的外部行业信息给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层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便于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团队充分结合建筑工程行业的实际发展进程调整和优化建筑工程单位的长远战略方向,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保持行业地位,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占据有利位置。
2.2应用智慧工地系统
2.2.1环境检测和智能喷雾降尘
建筑工程施工会产生粉尘污染,破坏工地周围环境,对于具备环境检测和智能喷雾降尘功能的系统,它可以实现自动联动运行,节能高效,且造价较低,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在智慧工地系统中,降尘除霾监测子系统可以对现场环境予以全天候动态监测,同时能将检测到的数据,及时传输至微电脑系统完成数据分析,当发现超标项目时,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措施。该子系统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小粉尘的浓度,实现对工作环境的全面改善,无论是对保证生产安全,还是维护环境卫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子系统能对与周围环境有关的各项信息进行测定,包括温湿度、风力风向、噪声和有害气体,同时还能将测量信息实时显示于触摸屏,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分析,实现联动。该子系统能充分体现出社会效益,以及可以对环保做出的贡献,在过去的施工现场中,降尘大多通过人工喷洒完成,这样仅仅可以减少尘土,不能对建筑物和施工周围环境实施有效降尘,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有很大的区域性限制。而采用上述子系统之后,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并能体现出以下几方面优势:实际应用效果十分明显,能有效降尘;可实现系统联动,减少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可实现自动启动与停止,减少实际用水量。
2.2.2周界防范红外对射
建筑施工场区与办公区始终是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所在,容易发生生产事故、盗窃等事件,怎样确保其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性与及时性,对现场管理人员而言是一个难题。对此,可采用智慧工地的周界防范红外对射子系统来解决。对于周界防范红外对射子系统,它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对产生于布防监测范围内的所有侵入行为进行自动探测,并产生相应的报警信号,同时提示人员产生报警信号的具体位置,另外还能提供可供参考的对策。该子系统主要采用红外发射器,在发射端发出由红外光形成的网状光束,在接收端接收到这一光束后,将立即开始防卫。只有完全阻挡了光束才能进行报警,这样能有效防止误报。该子系统具有很高的报警准确率,能防止入侵的发生,如果产生入侵,则可以准确的确定入侵发生位置,保证实际防范效率。解决了传统监控系统必须有人进行实时观察的实际问题,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有人性化。
2.2.3工地现场智能限电控制
施工现场生活区的用电始终是安全管理工作重难点,施工人员的用电行为比较随意,产生不可控制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轻则造成一定程度的财产损失,严重时将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起因大多是人员违规用电。该子系统分别从时间、负荷与电压几个方面入手控制,在用电时间方面,对人员宿舍中每一条供电回路借助时间控制器实施控制,上班时断电,避免无人时产生安全事故;在用电负荷方面,在所有宿舍中都配置220V插座,用于冬季取暖时碳晶板供电,所有插座都只有一条回路,而且在每一条回路上都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如果工人私自改造,则当电流超过5A时将自动断电;在用电电压方面,宿舍中的照明回路采用36V电压,用于保证实际的用电安全,另外,为了满足对手机进行充电的要求,在宿舍中还配置了专门的充电插座。通过对以上子系统的应用,采用了不同的手段对实际用电进行控制,从根本上保证了用电安全,而且设备系统可实现自动化,大量节省人力投入,降低了实际工程管理难度。
结语
目前为止,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建筑企业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不能及时转变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则竞争力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项目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因而建筑企业须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寻找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工程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彬.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微[J].中华建设,2017,13(10):150-151.
[2]张玉栓.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13):156-157.
[3]高佳.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9,21(1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