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 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黄梓健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由此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由此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在技术发展的前提下,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工程的管理涉及了对工程部设计、原材料的利用和施工方法的选取、监管人员的监管等多方面,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建筑工程的管理也涉及对工作成本预算、施工进程、施工人员等方面的管理,覆盖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相关的管理人员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相应的监管人员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当予以工程管理充分的重视,针对各类影响因素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和管理方法,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日常工作符合科学、符合规范流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人文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涉及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人文因素。人文因素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两个方面。施工人员是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人员,但由于施工人员的不确定性,其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影响巨大。有些施工人员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其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参与施工时主要借助自己的经验进行施工。同时部分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存在品行不端的问题,这给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都带去了巨大的影响,常常存在着不按工程标准和现场安全准则施工的问题,给建筑工程的开展带去了难度。同时,在管理人员方面,由于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管理,对施工人员有督促、监督的职能,其在规范施工人员行为方面的作用较明显。如果管理人员具备安全素养,技术水平较高且管理方法较为科学,那么工程的开展就会相对容易许多,但是如果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够强,采取的管理方法不够科学恰当,缺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支撑,那么就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顺利开展。
1.2 管理规章制度因素
        科学的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就是用来规范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行为的制度,同时其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的制度依据。科学高效的、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按规范和流程进行,进而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同时,其也能保障管理人员的行为更科学,发挥管理制度的监管作用,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发展。但是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时对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利用还不够深入,尚未意识到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问题和管理人员的失职缺位问题。由于制度没有被充分落实,管理制度难以发挥其原有的约束力,甚至在某些建筑工程中缺乏管理制度,这直接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
1.3 施工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对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想保证一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科学的施工方法是必要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方案的设计、施工工艺的选取和施工操作方法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其对工程开展的安全性和工程的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许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建造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对施工方案的考量都不够深入,其设计方虽然大体是安全可行的,但主要是满足最低的质量要求,减少施工成本,忽视了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对建筑质量和寿命的影响。同时,由于许多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施工方法和标准在落实上不够彻底。


2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施工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原有施工管理制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做好材料的使用、存储、进场的控制管理,杜绝因原材料问题造成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同时,在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度,要求施工单位的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的项目负责到底。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包括设备问题、材料问题、工序问题、技术问题以及人员问题等,落实施工质量制度条款和相关细则,为施工活动的顺利稳定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水平。
2.2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控制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结合建筑施工的目的以及图纸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进度,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判,提高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在实际施工期间,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具体的施工问题和施工环境,灵活准确及时果断地修改和调整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实现工程项目准时交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应用总平面实施管理的方案,随时修正施工过程中不合理的平面布置。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整体建设成本,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另外,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行业标准,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并将新的施工方案应用到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提升工程建设技术含量。
2.3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需要结合项目施工的特征,平衡好项目、企业以及职工之间的关系,做好实践创新的同时,还需要积极迎合市场的需要,做好技术调整与组织机构的创新。一方面,考虑到项目施工的内容,需要做好组织机构与管理优化,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做好项目特征与专业特性的要求,分解目标并做好规则制定工作,后期管理应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工期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些内容完成后,再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对人事、技术以及领导机构进行调整,从而确保组织协调能力,更好的服务于项目本身。管理创新不但要做好模式创新,更需要兼顾好制度与人才管理标准的创新。
2.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为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加强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宣传,帮助施工人员培养其安全操作意识,保障其施工行为严格按照规范和制度进行,从根源上杜绝安全意识薄弱而造成的事故。同时,还要加强技能培训,在工程开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案有一个初步额了解,从而控制自己的施工行为,遵循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定期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在发现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行为时要及时做出提醒和惩处,坚持定期对施工工艺进行监察,向施工人员们开展技能培训,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在建造过程中始终规范、有序、安全地开展施工活动。
        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了建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检验的多个过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外部检查人员等都参与到了其中。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在遵循安全和质量并行的原则基础上,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做出努力,联合各种力量,规范管理行为,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建筑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郑夏飞.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27-128.
[2]刘钊.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9(12):207+209.
[3]汪海霞.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216+218.
[4]陶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9(12):30-33.
[5]赵红霞.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初探[J].当代会计,2019(24):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