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施工要求。注浆施工法应用较为广泛,是常见的土木工程施工工艺。该技术应用简便,灵活性高,能够充分提升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极大地满足现代化建筑物的施工要求。本文主要围绕注浆技术的相关概述、注浆技术的类型进行分析,探讨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途径,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注浆
1、注浆技术的相关概述
1.1注浆技术的概念
注浆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在建筑物特定的地方,把浆液按照一定的配比制成熟料,利用运输设备将注浆运输到需要施工的区域,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注浆的重力作用,完成浇筑。注浆能够大幅度提升建筑物的基础强度,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施工人员有效控制注浆技术,保证土木工程质量。
1.2注浆技术分类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注浆技术也有了很多的创新应用,衍生出了不同的种类。通常情况下,注浆技术分为单注浆和双注浆两种,这两种技术没有本质区别,需要施工单位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选择。根据注浆原料的不同,注浆技术可以分为水泥注浆、化学注浆、粘土注浆等;根据动力的差异,注浆技术可以分为降压和高压喷射。
1.3注浆技术的特点
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注浆技术的特点较多,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建筑物具体的施工要求,控制注浆技术的使用方式。首先,注浆技术适用范围较广,应用简便,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所有部分,并且对施工环境要求较低,能够很好的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进行应用。同时,注浆技术能够提升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便于后续的质量管理。另外,注浆技术可以与其他施工技术进行结合,保证现场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类型
施工单位在使用注浆技术进行现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注浆工艺,从而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常用的注浆技术主要包括静压施工工艺、高压喷射注浆工艺、复合注浆工艺等。
2.1静压施工工艺
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在使用静压施工工艺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气压或者液压的方法,利用管道的运输原理,将浆液通过管道运输到需要施工的地方进行灌浆。为了保证灌浆的流畅性,施工人员要缓慢、均匀地灌入浆液,在施工位置进行分层灌注,从而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
2.2高压喷射注浆工艺
高压喷射注浆工艺需要施工人员利用化学注浆法,根据高压水射切割的特性,通过一系列的机械设备开展施工。与其他注浆工艺相比,高压喷射注浆工艺能够产生较大的压力,促使浆液与土层进行充分结合,形成牢固的整体,可以对建筑物的土木工程进行整体作业。
2.3复合注浆工艺
复合注浆工艺能够弥补其他施工工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缺陷。该技术精确程度高,是在传统静压施工技术基础上,配合高压喷射注浆工艺而产生的新型注浆方式,能够有效解决隐蔽工程的注浆技术难题,提升建筑的施工效果。
3、完善注浆技术在建筑土木工程中施工的有效途径
3.1合理选择材料
施工单位在进行注浆材料的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全面、严谨的勘测和分析,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施工标准,选择强度大、耐久性较高、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注浆材料,要保证注浆材料具有良好的清润性,能够填补建筑物的细小缝隙,并且注浆材料的粘合度要满足土木工程的稳定性的需求。另外,施工单位要尽可能选择价格较低,应用方式简单,不产生有害物质的注浆材料。
3.2明确注浆技术的施工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注浆材料的质量管理,严厉打击市场中各类假冒伪劣材料,要保证采购来的材料能够满足具体的施工标准,并且还应当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质,采用正确的工艺来施工,防止在注浆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技术问题。施工单位要做好全方位的防控,在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应当充分考虑影响建筑物土木工程的各类因素,加强质量管理。目前,市场中各类新型材料比较丰富,能够提升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现场施工效率,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充分掌握各类新型材料的特点,在保证建筑物稳定的基础之上,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设计,要根据建筑物地基的承载能力和防渗要求,控制好注浆的压力,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施工单位要保证注浆压力的强度,不能破坏建筑物原本的结构和稳定性。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对外围环境进行保护,加强安全管理,严格监控注浆效果,防止施工时出现渗漏等情况。在完成注浆之后,施工单位要进行全方位的注浆效果检测,具体围绕注浆渗透性和组成强度进行分析,如果发现注浆效果没有达到预期需求,应当进行及时的分析和调整。
3.3地下室的应用
施工工艺施工人员在对建筑物的地下室进行注浆时,要考虑地下室的承载要求。由于地下室比较湿润,产生缝隙的几率较大,要利用注浆技术对缝隙进行弥补和加固。施工人员应当做好表面清洗工作,明确裂缝产生的具体位置,然后利用高压注浆方法进行注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应当进行二次注浆。
3.4卫生间和厨房的应用
建筑物的卫生间和厨房是排水系统的关键,经常出现渗漏,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使用环氧注浆的方式对厨房和卫生间进行加固,要明确建筑物的具体裂缝位置,先切除渗水的通道,对墙体的裂缝进行填补和修复,不能破坏原有的结构。
3.5建筑外墙的应用
由于注浆工期较短,在房屋裂缝填补中应用比较广泛。如果建筑物的外墙墙体出现裂缝,施工人员要选择强度较高的粘合性材料,对墙体的门槛、窗框等结构进行填补,要根据裂缝的宽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注浆方式,同时还应当对注浆位置进行保护和加固,防止环境因素影响注浆效果。
3.6承重结构的加固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承重部分容易出现裂缝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利用注浆技术进行后期的修补和加固,要恢复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建筑物其他部分也产生裂缝。施工单位在利用注浆技术对承重部分进行加固时,首先要进行孔洞位置的合理排布,要科学选择开孔位置、孔洞直径、孔洞深度和间隔,仔细计算相应的参数,要保证浆液能够充分填满空洞的缝隙。建筑物孔洞的位置可以沿着承重墙的裂缝进行开槽,施工人员应当控制开槽的力度和宽度,避免开槽力度过大,对墙体造成额外的破坏。同时,在注浆时施工人员要避免浆体完全填充裂缝,由于浆液在凝固时体积会膨胀,如果完全填充会产生相应的扩张力,使墙面产生更多裂缝。另外,在完成注浆之后,施工人员要利用环氧胶对主控进行封填,避免孔洞中的浆液溢出。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注浆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施工单位应当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提升施工人员的注浆技术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施工人员在使用注浆工艺进行建筑物施工时,要了解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根据建筑物不同区域的施工特点来规范注浆工艺,从而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节省维修成本,美化建筑外观,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畅文涛.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方法的实际运用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8):51-52.
[2]敖德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居舍,2019(05):31.
[3]李栋.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与施工工艺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