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城镇建设的力度加大,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投入实施,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其中,工程造价预算是建筑项目中的重要内容,要对其管理结构进行分析和统计,实行完善的造价预算管理结构,才能够提高建筑管理体系的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因为建设规模比较大、耗费的时间比较长、施工成本比较高,所以施工企业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难度比较大。随着现阶段一些造型特别、智能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产生,工程建设过程更加的复杂,这对造价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勘察或者设计深度不够
勘察与设计虽然属于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期的工作,但是一般的项目均是勘察单位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开展勘察,设计单位再根据勘察结论推进下一步的设计工作。项目的概算、预算一般是根据设计的图纸结合相应规范、政府指导价、企业指导价等进行确定,一般的项目勘察设计阶段也已经做得非常充分,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施工图阶段的勘察等。但是由于项目勘察仅是对项目按照设计要求的特征点进行勘察,往往会忽略一些特殊点的变化。
1.2预算编制质量较差
由于预算编制人员素质不高,经验不足,没有对建筑施工环境进行详细考察,资料收集也不充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原料损耗等多种因素考虑不周到,出现费用漏列、漏算问题,从而使预算失准。例如某些工程漏计脚手架、降排水、施工围堰,没考虑到材料需二次转运等措施费用。预算审核不严,对于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失察、控制不到位,也是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1.3市场环境的原因
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就是原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原材料市场有着明显的依赖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成本,所以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我国建筑行业在核算建设成本时,用于购买原材料的金额款项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5%左右,而随着建筑施工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其占比也在不断扩大,受到经济的影响,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给预算编制人员带来一定的挑战。
1.4没有做好现场的监管
预算超支问题不仅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存在联系,监管部门也会对这些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监管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时,应该对各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包括项目的各种流水及票据、实物工程量。如果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有些监管人员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也没有做好现场的管理。导致施工现场的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延长工程的建设时间,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建设成本的严重超标。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引入“冗余勘察”的理念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三控三管一协调”中的安全及职业健康管理中,有“冗余安全治理”的原则,即“为了确保安全,在治理事故隐患时应考虑设置多道防线,即使发生一两道防线无效,还有冗余的防线可以控制安全事故隐患。
例如:道路上有一个坑,既要设防护栏及警示牌,又要设照明及夜间警示红灯”。在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时,一般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确保勘察设计全面周到。例如,可以根据附近工程的岩层及岩脉走向,局部加密勘察;也可以多走访几个部门,详细调查工程项目周边的管线情况;对走访项目所在地的老人,打听一些详细情况等。但是这种冗余勘察的理念会局部增加项目建设单位前期的投入,这是项目投资单位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一旦能预测问题的所在,其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相互矛盾的理念。相应勘察设计单位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掌握。
2.2完善预算编制体系
首先,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选聘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好的人员承担预算编制工作,并对预算编制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将预算编制工作纳入考核范围,激励预算编制人员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其次,加强预算编制管理,规范预算编制与审批流程,强化项目预算资金控制。预算编制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在全面了解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基础上,以可靠的勘查报告、施工设计图等为依据,并根据材料需求量、价格变化规律以及施工工序等内容进行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同时规范预算审批流程,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第三,加强预算制度保障,建立预算信息化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管理与控制效率。根据项目特点建立预算指标体系,作为评价、考核预算编制质量的依据。建立预算编制管理监督体系,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以落实预算编制责任,推动预算编制质量提升。
2.3科学预测市场行情
市场环境因素是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而对市场行情进行科学的预测能够有效降低超预算的现象发生,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在对市场情况进行预测时要做到以下两点:1.预算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保证获取市场资料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专业预算人员对市场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2.要加大对建筑原材料市场价格的预算控制,使建筑工程预算的结果有弹性,能够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使预算的金额能够与实际的工程造价相符合,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发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
2.4打造专业造价预算队伍
一方面,做好队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队伍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可以接受专业系统的课程培训,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观,与社会发展相接轨,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的造价预算编制理念以及方式方法,能够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预算编制中,提升预算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对项目可行性的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努力,不畏辛苦,用良好道德素养,高品质完成造价预算工作,给接下来的造价预算管理控制夯实根基。
2.5加强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还应该及时地进行自检,并且促进各单位之间的互检。从而减少工程不必要的返工等现象,节约建设的成本。监理单位也应该及时的监督施工企业的建设质量。如果在对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违规建设行为,或者哪一个环节存在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记录,然后向施工企业进行汇报。施工企业要根据相应的指示对这些区域进行修改。相关单位(建设、施工、监理、造价咨询)在对施工单位项目部报送的周报、月报等要进行详细复核。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确保施工企业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减少资金的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造价超预算问题都是困扰建筑项目工程进步发展的主要难题,引起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全面分析这些原因,加以针对性制定和实施控制对策,能够大大降低造价超预算几率,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是事业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克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研究[J].新财经,2019(19):77-79.
[2]段文静.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研究,2019,2(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