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矿掘进支护技术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文杰
[导读] 作为地缘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我国在采矿方面掌握着比较先进的掘进技术,但是随着资源储备量逐渐减少,采矿深度增加,采矿难度也随之提高,给掘进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要:作为地缘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我国在采矿方面掌握着比较先进的掘进技术,但是随着资源储备量逐渐减少,采矿深度增加,采矿难度也随之提高,给掘进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先分析了矿产开采所在环境的地质条件和特点,然后列举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矿掘进的常用支护技术,最后结合实际分析了不同地质条件下支护技术的选择。
                 关键词:复杂地质;采矿掘进;支护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愈发深入,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分析现阶段矿产开采作业,随着开采强度与力度的加大,尽管当前矿产资源开采量不断提升,但采矿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呈现为不断提高的态势。因采矿地质条件的复杂,使得开采难度不断加大。鉴于此,为提升采矿作业效率,保障施工安全,掘进支护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以期为采矿作业提供稳定且安全的空间环境。
        一、 采矿掘进存在困难分析
        分析以往矿产采掘作业开展,若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那么在采掘作业期间极易遇到以下问题 :①若矿产开采规模增大,并且采掘深度不断加深,在采掘期间极易出现矿层顶板岩性变化的现象,尤其是起拱围岩,其自身应力会呈现出不断升高的态势。②若矿产底板与顶板矿层脆弱,会对采掘作业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因为顶板支护形成较为困难,并且极易出现形变的现象,巷道的底板、两帮以及顶板都极易发生收缩现象。此外,若在采掘期间出现底板松软现象,极易导致卧机现象出现。③若采矿地质条件复杂,意味着极有可能存在较多构造,并且存在大量大坡度巷道与断层。
        二、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矿掘进的常用支护技术
        2.1砌碹支护技术
        这一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应用比较早,技术应用成熟度较高,通过砌碹支护技术应用,能够作用到围岩表面,这一技术在一些特殊巷道的支护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且应用比较简单便捷,优势比较突出。但是,相对来说,这一技术的支护成本相对较高,且支护难度比较大,施工速度慢,所以在一些快速掘进的巷道支护中是不适用的。
        2.2架棚支护技术
        这一支护技术和上述的支护技术一样,应用都比较早,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质,便于制作和安装,但是,架棚支护属于被动支护,不能主动给围岩作用力,不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并且,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度逐步增加,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架棚技术也逐渐被其他支护技术取代。
        2.3锚网喷支护技术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有效的掘进支护技术之一就是锚网喷支护技术,这一技术相对上述两种支护技术的优势在于:
        1)锚杆支护属于主动支护。巷道开挖后立即进行锚杆支护,能够给围岩一个主动作用力,改善围岩应力状态,提高节理煤岩体的整体强度和完整性,阻止不连续面产生移动与滑动,最大限度的保持围岩的完整性。
        2)金属网可以紧贴岩面,维护锚杆之间的围岩,防止破损岩块掉落。由于金属网与暴露的围岩紧密接触,可以一定程度上将应力集中的部分进行分散,将应力传递给锚杆,使锚杆更好的发挥支护作用。同时,网对深部围岩也有一定的支护作用,在有网的情况下,虽然巷道表面围岩已破坏,但没有松散、垮落,可以作为传力介质,使巷道深部围岩仍然处于三向应力状态,提高岩体的残余强度,减小了围岩的破碎区范围。如果没有金属网,围岩破坏会从表面发展到深部,导致围岩垮落,锚杆失效。
        3)喷射混凝土可以将裸露的围岩进行封闭,防止裸露围岩的进一步风化和破碎,同时,还可以将锚杆、金属网、裸露的围岩结合成一个整体,共同对上覆岩层起到支护的作用。


        2.4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技术
        由于锚杆属于刚性材质,抗剪能力较差,如果长度太长,深部岩层的水平应力会对锚杆产生剪切作用,将锚杆剪断,造成支护失效。因此,对深部围岩的支护不能单一的使用锚杆,而应该使用锚索、锚杆共同支护。锚索的加入,可以弥补锚杆抗剪能力差的缺点,由于锚索具有一定的弯曲柔性,岩层之间轻微的水平错动,不会影响其支护效果。同时,锚索还可以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将锚杆支护范围内的组合梁体与上覆岩层紧密贴实,进一步增加了围岩的稳定性。
        三、不同地质条件下支护技术的选择
        3.1裸露围岩破碎时的支护方式
        巷道开挖后,裸露的围岩比较破碎,这种情况下掘进的循环进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6-0.8m为宜。并且不宜一次性开挖全断面,巷道顶部1.5m左右范围内开挖后,应立即对顶板进行支护,支护后再截割剩余岩体。支护方式宜选择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技术,并且将金属网的网口缩小,防止破损的围岩掉落。由于岩体破碎,深部围岩易风化,所以锚网索支护后,应立即进行喷浆封闭,防止围岩进一步风化。
        3.2巷道上方(下方)有已掘巷道时的支护技术
        当掘进中的工作面上方有已掘巷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变更支护工艺。当层间距大于锚杆、锚索的长度时,锚杆、锚索的长度可维持不变,当层间距小于锚杆、锚索的长度时,应缩短锚杆、锚索的长度,并在巷道重叠范围内架棚进行加强支护,架棚的长度应大于巷道重叠范围5-10m,架棚材质应根据巷道断面进行选择,拱形断面宜选择U型钢架棚,矩形断面宜选择工字钢架棚,每架棚之间应设置拉杆,将整组棚梁连接为一个整体,加强棚梁的支护强度。当掘进中的工作面下方有已掘巷道时,锚杆、锚索长度可保持不变,但应在下方巷道架棚进行加强支护。
        3.3掘进巷道通过断层时的支护技术
        断层附近的构造应力比较复杂,尤其在巷道开挖揭露断层后,会改变断层附近的应力分布,对巷道的稳定性极为不利。断层揭露后,首先应分析断层的走向、倾向、落差、岩性等地质要素,同时要搞清楚断层附近是否存在采空区积水、含水层等水害因素。断层范围宜首选锚网喷支护技术,而尽量少用锚索支护,因为锚索长度较长,如果巷道上方存在含水层,含水层的水会通过锚索的钻孔流通至掘进工作面,若锚索钻孔同时穿透断层面和含水层,则水会通过断层面大量涌入掘进工作面,造成水害。锚网喷支护后,宜在断层范围内进行架棚二次支护并喷射混凝土,混凝土须将顶部棚梁全部覆盖,以提高支护强度,增加巷道稳定性,并且顶部棚梁与喷射的混凝土形成次生顶板,能后阻止上覆岩层的水通过断层面涌入该巷道。
         3.4大倾角巷道的支护技术
        当巷道倾角较大时(大于40°),顶板各岩层之间容易发生层间滑动,而工人在进行支护作业时,总是将钻机保持竖直状态,以减轻扶钻的力量,此时锚杆就会以近乎竖直的状态锚固顶板,恰恰与顶板形成一个夹角,而非垂直于顶板进行锚固,这样的锚固效果相对于垂直顶板来说,是有所下降的,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让锚杆与顶板垂直,以加强支护效果。
         结语:
        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矿掘进支护直接关系着采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强化相关的采矿掘进支护技术应用,把握相关技术应用要点,针对采矿中遇到的各种地质状况个复杂因素,要做好分析处理,选择合理的采矿掘进支护技术,保证采矿施工安全高效开展。目前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可供选择的煤矿掘进支护技术比较多,因此,在实际的支护工作中,要强化支护技术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支护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鹏.基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应用[J].石化技术,2020,27(04):148+165.
        [2]武志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掘进支护技术的应用[J].石化技术,2020,27(04):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