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行道石材铺装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3期   作者:曾赛霞
[导读] 文章通过对市政道路铺装现状问题分析和总结,提出石材铺贴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从中掌握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环节、程序、步骤及手段,从而提高石材铺装整体水平,实现高品质精品工程。
        [摘 要]:文章通过对市政道路铺装现状问题分析和总结,提出石材铺贴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从中掌握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环节、程序、步骤及手段,从而提高石材铺装整体水平,实现高品质精品工程。
        [关键词]:市政道路  石材铺装 质量控制 成品保护 清洁养护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市政道路建设方面,为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提升市容,改善生活环境,方便人民的出行和生活,越来越多的市政道路的人行道开始采用花岗岩道板铺装,如何保证地面铺装既美观精致,又能保证其平整耐用,是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且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市政道路铺装现状问题分析
        市政道路铺装材料及形式繁多,现状铺装材料以广场砖、水泥砖为主。大部分人行道铺装出现松动、黑边、下陷,不同材料之间衔接不顺畅、铺装与道牙错台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安全。经过充分调研,地面铺装下陷损坏原因如下:
(一)机动车碾压人行道铺装。由于材料强度不够,导致路面下陷不平。
 (二)沿线其他项目反复施工未恢复原状。
(三)垫层施工质量不合格、基层处理不到位。砂浆粘接不牢或砂浆勾缝(湿作业)或细砂填缝(干作业)不密实,从而引起一系列面层铺装的病害。
 (四)选用的铺装材料不合理。部分石材厚度不合格,非机动车使用频率较高的路段,出现明显的石材开裂等现象;铺装遭局部损坏后,未及时进行修复而很快发展并形成大面积破坏。
(五)部分路段因行道树根系发达,从而出现铺装起拱,路面不平整的现象。
        综上所述,传统的路基和基层的强度较低,稳定性差,人行道水泥砖的单位面积小,强度低。石材与砖相比,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防滑,抗折,稳定性好、美观平整等许多优点。
        二、石材铺贴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一些重点打造的精品示范路,在景观营造过程中,对铺装精度要求很高,铺装质量控制分为很多环节,从材料选择、基层浇筑、面层铺设、检查验收到成品保护等每一节点,环环相扣,其中材料品质的把控是保证铺装品质的基本前提。从一些已实施的项目施工工艺和质量把控上,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材料的选择和验收,样板先行
        首先,选定的石材品种要有足够的荒料或毛板储备,并且毛板要有足够的存放时间,不然容易引起由于存放时间不够导致石材铺装变形、翘曲。对经招标确认的花岗岩石材样品进行定样、封样,此后进场的每批花岗岩石材,由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确认,品种、规格、颜色均应与样品保持一致,不合格做退货处理。
        其次是选材,主要在材料进场前的筛选,从源头上加以控制。石材面层的应洁净、平整、无磨痕,且应留案清晰,色泽一致,缝隙均匀,周边顺直,镶嵌正确,板块应无裂纹、掉角、缺棱等缺陷。板材规格尺寸的平面允许极限公差,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及检验规则均按照GB/T 18601-2009中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最后,实行“样板先行”,按规范要求每项工程开工前,首先安排“试验段”,根据试验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指导全面施工。为了实现施工工艺标准化,通过样板试铺可以确定各种材质是否协调统一,可以明确具体的施工工艺,如各材质间缝宽大小、凹缝深浅勾缝剂颜色、效果等的具体要求,以求达到最佳铺装效果。
        (二)人行道板加工和预铺装施工
        石材需做六面防护处理,确保石材的防水、防污性能。所有异形石材必须根据图纸及现场复核后的尺寸进行异形加工,室外石材铺装工艺要求达到精装修工艺标准。明确要求石材加工好后,须进行预铺装施工,所有石材出厂前需排版排查,异形石材、立缘石务必排版排号,合格石材方可装车运输,运抵现场后按编号进行有序铺装。各种石材产品,均应属国家或国际建材协会认定的合格产品,在表面强度、光泽度、刚度、柔韧度、延展性能等方面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石材包装、运输
天然优质石材为不可再生资源,造价高,运输距离长,运输途中极易因碰撞而造成损坏,因此必须做好石材的保护。石材出厂时,要求每块石材之间必须使用泡沫板进行隔离,避免板材间的摩擦碰撞;每块石材摆放整齐后,四周再用泡沫板进行保护,最后用薄膜纸缠绕包装,降低石材运输损耗。
(四)进行石材铺贴
施工前,应检验石材的几何尺寸及颜色,尽最大可能地控制材料的色差,保证铺装的品质。按不同尺寸及颜色分别码放,以便铺装时使用。同一条中使用的石材宽(长)度相同,以保证缝宽均匀。石材地面铺贴工艺流程包括:检查基层平整度并修平→放线→清理基层→挑选石材→浇素水泥浆一道→铺水泥砂浆结合层→浇素水泥浆一道(按设计要求)→铺面板并调整→养护→清理→成品保护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技术交底?
做好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项目开工前应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书面技术交底,并做好会议纪要签字归档保存。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任务范围、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施工中应注意到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成品保护要求等,应围绕施工材料、工艺、工法、施工环境和具体的管理措施等进行开展。
(二)施工作业人员培训教育
对大规格花岗岩人行道板进行施工,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作业人员经验欠缺,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熟悉人行道铺装工艺,了解工程注意事项,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
(三)人行道石材道板基础处理
石材铺装作业时,为确保铺装平整度,应做好充分基层处理工作。特别需要注意不同路基(绿化带及旧人行道之间)可能造成不均匀下沉的问题,较松软路基应严格按设计、规范进行压实,严格做好道路基层。
(四)石材铺装面层施工
材料选择、排版放样、缝宽控制、勾缝技巧、场地坡度施工、石材切割、基础的平整度、成品保护等工序都直接影响铺装面层施工的质量。面层铺装完成2-3天后,需要对开缝不齐的部位进行修整,切割出一致的宽度,做了六面防护则需在切割后作二次防护。
四、成品保护和日常清洁养护
所谓的成品保护一般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负责对已完成部分采取保护措施予以保护,以免因成品缺乏保护或保护不善而造成污染,影响工程的实体质量。石材成品保护意识应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包括材料的二次搬运,采用塑料薄膜、彩条布或者土工布进行覆盖。
在石材防污清洁方面,由于花岗岩易受污,易起灰,吸油性强,应定期做防水、防油处理(2-3年/次)。按石材不同的污染程度,总结了以下几种清洁方法:日常冲洗(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化学清洗;机械清洗(翻新);防护处理(定期使用渗透性石材防护剂进行防护处理)。
五、结语
结合上述项目经验,通过对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石材铺装质量控制的探索、分析和总结,掌握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环节、程序、步骤及手段,从材料采购、运输、安装、维护进行全过程管控,提高花岗岩整体铺装质量,以人为本,实现高品质精品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