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逐渐被人们重视了起来,由于人们对建筑行业的重视,对建筑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特别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更是深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此,本文以如何提高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望对提高商品混凝土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措施
在建筑行业中,商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运用是非常的便捷,而且生产的成本也比较低,因此,在许多的建筑行业中运用的较为广泛。但有利也有弊,所以,为了能够使其可以更好地运用,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可实施的完善措施,这样才能将商品混凝土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从而运用到建筑行业中。
一、完善材料配合比信息库
想要有效地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首先需要完善原材料配合比的工作。在原材料配置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材料的特点、施工情况,选择出最为科学合理的配合比策略,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第一步需要工作人员重视材料质量和成本并重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配比信息库,将所有的实验数据进行相关的记录,以此来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1]。当然,建立信息库的前提也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验证,这样才能再进一步的完善材料的配合比,进而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二、严格把控商品混凝土结构的外加剂
商品混凝土的外加剂主要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材料,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变得更好,从而再进一步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另外运用外加剂还能加快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速度和效率,减少对水泥等材料的额外消耗,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商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但是运用外加剂也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需求和施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的考虑,最重要的是要对外加剂的掺合量进行相关的实验,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确认无误后在进行运用[2]。一般在混凝土搅拌时会运用到水性外加剂,切不可使用粉状外加剂,这是因为粉状外加剂容易使外加剂的分布不均匀。对此,工作人员需要着重掌握商品混凝土结构的外加剂,这样才能将外加剂的最大性能发挥出来,进而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三、落实管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便需要制定出细致化的管理措施,使工作人员能够精细化地完成工地作业。另外还要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各个负责人需要在施工环节中将每道工序进行地细节化,并对工作进行及时的汇报、总结、分析,集思广益,这样才能将管理措施和整改意见落实到实地。首先,在开工前需要将施工方案、评审的结果、选定的方案进行敲定,从而形成首件工程施工方案。当达到标准后,在进行相应的观摩会,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最后在规范工程作业。
四、设立商品混凝土监管部门
若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便需要设立专门的商品混凝土监督部门,加大对其的监管程度。这也不单单只是针对于混凝土企业,工程施工方也需要如此。以混凝土试件问题为例,虽然监督部门也有反反复复地强调要让混凝土企业为工地提供试件,但实际上并没有杜绝这类现象。
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施工方和混凝土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条件,便是如果混凝土企业没有提供试件,施工方便不会与混凝土企业签订相关的合同;其次便是施工方的环境不具备养护试块的标准,不仅没有养护室,就连养护箱也仅仅只是一个摆设[3]。由此也可以看出问题,相应的监督部门为什么没有找出源头,让施工方建立属于工地的标准养护室呢?为什么没有聘请专业的养护人员呢?除此之外,还有若是混凝土质量完成后,在验收回弹的时候碳化深度比较大,属于谁的责任?混凝土企业吗?还有质量监管部门为什么对施工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却没有将其落实呢?上诉种种,都可以看出设立商品混凝土监管部门对提高商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性。基于此,需要尽快完善监管部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五、正确养护混凝土
在对商品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若是运用了覆盖浇水的措施,那么便需要确保混凝土养护中的水与混凝土材料的搅拌水是一样的,商品混凝土在养护中的浇水时间是七天,特别关键的便是在浇筑结束后的前三天,前三天中白天需要三小时内浇一次水,晚上最少需要浇水两次,在之后的养护中,每天需要浇水四次左右,当然也需要结合当地和当时的气温环境进行适当的浇水。等到混凝土结凝后就需要用薄膜将其覆盖,隔绝空气,以防出现损伤,而且还要控制水分蒸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六、商品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质控
其一,控制对商品混凝土养护的时间。混凝土在凝结时会出现散热,而收缩裂缝的工作又是在散热时发生的,所以需要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进行控制,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养护的时间是在浇筑结束后的12小时内,不过也有的混凝土材料在初次凝结后的八小时内也会出现收缩情况,因此,若是在浇筑后的12小时在对其进行养护可能就无法修补裂缝[4]。所以,需要在混凝土养护终凝前便需要用手指按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若是表面有痕迹,那么说明此时的养护能够再进一步的提高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力。
其二,优化管理制度体系。若是想要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便需要优化管理制度体系,将各个部门的任务和责任分清楚,让每个部门的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另外,还需要积极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效率。在管理中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实现细致化地管理、减少误差数据等,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相应的生产成本。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商品混凝土不仅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还能增强施工的强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对此,需要科学地分析商品混凝土的特点,落实管理措施,建立专门的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管部门,掌握正确的养护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当代施工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廖良军.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6):303-304.
[2]刘伟,陈宇.提高商品混凝土质量的若干措施[J].广东建材,2019,35(4):43-45.
[3]薛繁昌.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调研及防治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11.
[4]李海良.路用商品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交通世界,2018(35):162-163.
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