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及管理工作初探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2期   作者:贾宇
[导读] “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摘要:“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企业各系统、各单位认真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坚持有感领导,落实直线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层层传递压力,真抓细查严管,有力促进了安全意识的提升、基础工作的加强和现场管理的规范。在施工任务紧张繁重、安全环保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确保了安全总体形势平稳受控。
        关键词:企业;生产安全;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实践作业环节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企业中的安全生产问题频发,大大干扰了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是其企业管理环节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工作。
        1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价值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在这一过程当中,将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对企业员工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心理健康的有效维护,提高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和归属感。同时,基于安全生产管理策略,也能实现对企业生产安全、生产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让企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保障企业生产质量、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激发企业发展潜力、推进企业长远发展都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价值。
        2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
        2.1不断增强安全风险管控
        企业需要明确思路、制定方法、完善机制、出台标准化文件,充分发挥系统统筹和管理引领作用,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企业更需要强化分包商管理、应急方案的编制和应急演练工作;定期组织重点项目安全隐患排查并检查跟踪整改情况;建立并落实企业内部准驾证及GPS管理,保证企业交通安全;持续关注海外社会安全和国际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各类人员进行反恐培训;完善安全奖罚管理制度,加大过程违章、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和处罚力度等,加强了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治理。
        2.2安全基础管理逐步夯实
        企业需要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置,召开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及讲评和标准化经验现场交流会,出台《HSE内业标准模板》等,持之以恒地加快推进基层站队标准化建设,通过全员培训、履职能力考评、隐患治理等系列扎实的工作,为实现本质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需要出台并持续更新标准化管理文件、规范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安全标准化、设施标准化等文件,以持续推进基层站队标准化达标工作。通过委员会、事故警示会、安全月启动会等各类安全会议解读安全理念、安全制度,不断提升各级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推行统一着装、安全早会等奖励制度,不断促进作业层面的安全行为;通过经验交流会、安全大会,不断总结、宣传系统管理典型做法等,不断打造安全品牌,不断提升了相关方对企业的认可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时刻将员工安全放在首位,为员工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3加强安全责任全面落实
        通过召开季度委员会和专题会议,来客观分析企业的安全形势任务、把握安全环保工作重点、明确推进实施的保证措施;机关部门“一岗双责、各负其责”细化管控措施,深入一线垂直管理;各作业单位有效贯彻安委会精神,结合实际强化属地管理。企业可通过逐级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承诺书;严格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和安全生产联系点制度;出台岗位安全责任清单;执行履职能力考评等措施,持续完善了企业安全责任体系。

通过坚持安全教育日常化、风险预控习惯化,制定了各类重大风险预案,并组织各层级管理人员经过实践演练总结提炼,使风险预控的核心理念得到全面贯彻;通过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组织机构、狠抓体系运行、加大讲评力度、严肃管理问责,持续强化了各级管理者安全执行力;通过建立安全监督站,不断优化安全监督模式,提升监督执纪效果,发挥了支撑及保障作用;以风险管控为核心,抓违章、除隐患、搞演练,强化了属地管理。
        2.4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对于企业而言,人工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是影响企业生产安全的关键性因素。而且,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企业员工往往是事故危害的直接承担者。所以,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提高人工影响因素的可控性,通过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他们的操作行为和增强他们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案的配合度来切实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有效。在此环节,应该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安全生产意识,而后自上而下地推进安全生产理念落实,实现对全体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而且,在实践作业环节,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始终牢记以人为本,借助于适用性强的意识培养方法,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关注和践行安全生产要求。比如,构建逐级落实机制,以部门为系统开展逐步下沉式观念宣导和落实;建设针对性培养机制,基于生产环节的安全隐患与人工操作标准,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意识培养,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员工有效配合安全生产管理,维护自身和企业整体利益奠定基础。
        当然,在作业环节也需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理念的宣传工作,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比如,开展全面覆盖性安全生产理念宣传,打造“线上+线下”复合型宣传教育模式。在线上,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或员工内部微信群等渠道,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借助于其他同行公司的生产安全事故,帮助企业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将“安全生产”牢记于心。而在线下,管理人员可着力安全生产氛围。比如,构建安全生产企业文化,在生产车间和办公楼走廊中张贴安全标语或警告标识,潜移默化地转变企业员工思想,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和配合度。
        2.5对安全现场的监管进行强化
        通过合理安排监督计划,采用驻场监督、巡视监督、专项监督等方式,查找现场管理问题、提出管理改进意见、讲评违规行为原因、处罚严重违规行为、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分析总结典型问题,明确季度管理改进计划,使监督机制日益完善。企业安全现场监管做到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形成了严抓严管的环境氛围。通过强化分包商施工监管,提升现场施工风险管理意识、识别处置能力等,实现了安全环保升级管理。最好是能够成立安全监督站,从制度建设到监督模式探索。安全监督站的工作机制、工作模式需要逐步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开展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既可以实现对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又能够为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实践作业环节,管理人员应该始终践行以人为本原则,实现对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有效培养,同时还应该从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实现更有效地安全管控。
        参考文献
        [1]王文学.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东方企业文化(08):111.
        [2]张兴凯,任智刚,曾明荣,等.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安全生产战略影响量化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7).
        [3]袁建军.强化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0):207-208.
        [4]李晓军.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8):1-2.
        [5]王涛.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模式探讨[J].化工管理,2018(1):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