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堤防工程在设计及施工、维修养护等方面的各种原因,会导致提防工程在汛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险情,常见的险情有漫溢险情、裂缝险情、风浪淘刷险情、坍塌、崩岸险情、决口险情等。针对不同的险情有不同的抢险办法,抢险本身是一个危险性极高的工作,需要很强的技术性、政策性,针对不同的险情有不同的抢险方法,在汛期到来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宏观的布置全局,有可操作的实施办法,使抢险能够起到作用,化险为夷。因此,如何对其常见险情予以科学化、合理化的预防与抢护,竭力完善其施工与维养管理极为关键。本文首先对诸类堤防常见险情的所致成因予以了简要剖析,然后就预防与应对堤防险情、强化堤防维养管理展开探讨,以期为广大同业在开展相应堤防工程的实践管理时有所帮助。
关键词:堤防工程;险情成因;管理策略
引言
堤防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不同原因出现险情,而险情的多发期是汛期时期。堤坝工程的险情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水冲刷,导致其堤坝出现裂缝并出现大面积的坍塌。堤防工程一旦出现险情,就会对周围的居民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应及时找出抢险的有效措施,保证堤防工程的安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1 堤防工程常见险情成因
(1)管涌险情的成因。水利堤防工程的建设施工多处于砂质地区,该区域具有较强的透水性能。而在施工阶段如若未能彻底清基,未对堤防下方的渗流进行有效的阻断,且上游方向的天然铺盖防渗设施的损毁等都会导致堤防出现管涌现象。与此同时,在堤防工程下游位置处的取土位置过近或过深,也会出现渗透坡降持续增加,进而发生险情[1]。
(2)漏洞险情的成因。①填筑质量不达标。由于堤防工程填筑质量较差而导致出现漏洞险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主要是在实际施工阶段,若土料内所含有机质与砂量偏大,且在碾压阶段碾压不够密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漏洞的出现。同时,堤防接头位置连接处理不到位,以致局部图纸不满足施工要求,从而在上游、下游水位差的影响下出现渗流通道而导致形成漏洞。②地基不均匀沉降。如若堤防工程的地基沉陷出现不均匀情况时,往往会导致贯穿性裂缝的生成,并形成渗漏水的通道。③堤防内部隐患。由于堤防维养管理不到位,以致鼠、蚁等害堤动物、昆虫的泛滥筑巢及打洞,也会导致漏洞的出现。④与水工构筑物结合处较薄弱。在堤防工程闸站等水工构筑物的修剪时,由于与土基结合处填筑压实不足,且受到较高水位水压及浸泡的作用,使得水流過于集中而导致细小颗粒土被水冲走而形成漏洞。⑤其他因素的影响。堤防施工阶段未能对基础进行严格的填筑、压实处理,背水坡缺少反滤设施或返滤设施的质量不达标等,也会导致漏洞险情的发生。
(3)跌窝险情的成因。造成跌窝险情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首先,堤防存在隐患。堤基或堤身压实程度不足存在孔洞,以致在汛期或雨水的淋浸而导致土体含水量高,出现土体湿软的现象,此时堤身的成拱能力变差,进而因塌落而出现跌窝。其次,堤身修筑质量差。筑堤阶段,若未能做好清基工作,或施工各分段的接头位置处理效果差,都会导致堤身土体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孔隙现象。而若在实施碾压时仍未能强化碾压作业,或所碾压的混合料配比差异,也会导致土体结构出现渗水现象,一旦受到洪水或较大雨水侵袭时,就会因浸泡冲蚀而出现跌窝现象[2]。最后,渗透破坏作用。由于堤防渗漏水、管涌、冲刷等险情的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效果差等,也会导致堤身出现淘刷,并因渗透作用的进一步扩大使得土体因塌陷而形成跌窝险情。
2 堤防险情的预防应对管理策略
(1)加强巡查与隐患探测。在对堤防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堤防的巡视与检查工作进行加强,不仅要建立起完善的巡查制度,还要积极做好巡查情况的全面记录。以便对出现变化的数据进行细致的探测与对比,并为后续的维护与保养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同时,对于不同建造年代的新旧堤防,也应增加探测作业强度。以便找寻到堤防工程项目在设计规划、正常使用以及维护保养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质量缺陷,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缺陷处治与应对措施,例如,可通过基础加固、帷幕灌浆等处理措施,有效地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并为堤防工程的安全应用做出保障。
(2)做好日常维修与养护。为确保堤防工程日常管理的日趋完善,构建堤防工程的专项维修与养护项目,对堤防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与保养就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3]。
例如:做好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养护规划方案;短期方面要做好日常维护与巡查工作;中期要做好汛期防范、河道清淤以及定期维修养护等工作;长期要针对堤防的实际应用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堤防的新舊建设与连接、堤坡的加固以及堤防整体的养护等。
3堤防工程常见险情及抢险技术
3.1 渗水险情及抢险技术
堤防工程渗水现象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
(1)堤防工程内部的坡度较大,并且堤身较为薄弱
(2)堤防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堤基建设不稳
(3)堤防工程的外坡未进行粘土的施工,使其防渗水功能缺失
(4)堤防工程内部隐患严重,使其浸润线不断抬高。堤防工程的堤身保证稳定的前提下若出现以上情况,则会出现极少量的渗水现象。若未及时对此状况进行处理,则会严重影响其抢险工作的安全性。
3.2对于堤防工程渗水险情的抢险方式有三种:
(1)开沟导渗。针对顺堤坝的散浸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开沟导渗,对导渗沟与土堤的连接部位进行有效的回填工作处理。回填材料应选用粗砂或者砂石,并对其上部用土袋将其压好,从而完善反滤排水的工作
(2)导渗培原。若堤防工程出现堤身单薄,堤外坡度较大及散浸严重的情况,有必要在对河道下游堤坡稳定性的强化基础上进行堤面的渗水情况处理
(3)作反滤层。将堤防工程的堤身散浸表面的湿土进行及时的清除,并且有层次的对其进行粗砂、砾石及碎石的添加,并在添加完成后用片石及土袋对散浸表面进行严密的盖实工作[4]。
3.3漫溢险情及抢险技术
在进入汛期时,洪水极容易超过堤坝顶部出现漫溢情况。所以,在堤坝顶部应以建筑子埝来增加堤身的高度,以防洪水的侵袭。但是建筑子埝的工程量较大,所以应通过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方式对其状况进行处理。
漫溢险情的抢险技术同样有三种:
(1)土米子埝。土米子埝的应用情况是在粘性涂料充足的情况下,并且保证河道的风浪小,在无雨的状况进行建筑。子埝建筑的位置应在堤防工程的坡肩内部50-100厘米处,一定要去除地面的杂物及草皮,并且沿着子埝线开出结合槽。结合槽的尺寸设计应符合标准,并用粘土对结合槽进行填实。保证子埝的顶部高出预计的最高洪水高度,并且坡度比例达到1:1[5]。
(2)土袋子埝。土袋子埝主要运用在取土困难及河道风浪较大的情况。用麻袋或者草袋、编织袋进行装土工作并进行子埝的建筑,袋中土的容积应保证八分满,并且进行错缝式的摆放,保证坡度为1:0.5。
(3)桩梢子埝。桩梢子埝的适用范围是在梢料较多并且取土困难的情况。在堤防顶部每隔75厘米处进行单排桩的修建,并在桩后固定梢把。若梢料出现短缺情况应以竹芭或土工布置在桩后。在堤防顶部较窄的情况下,应使用双排桩,并将双排桩的中部以填土的方式进行填实。
3 结束语
堤防工程潜在各类险情隐患不单单关系着堤防的自身安全,更为关键的是其关系着所涉河道区段能否安稳行洪,事关所涉区域的民众安康。对此,相应堤防管养人员不仅须及时、彻底的对堤防潜在质量缺陷与险情隐患予以排查、处理,并且须切实做好堤防工程的定期、日常维养工作,进而为堤防工程的长久安全稳固夯牢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增平,潘光宜.淮北大堤饶荆段险情类型及成因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9):41-44+156.
[2] 胡亚.水利堤防险情的成因和抢护措施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39-40.
[3] 龚西城,张卫英,田学力,等.郓城县门庄堤防管涌险情成因分析及建议[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4,24(3):78-79.
[4]王浩斌.堤防工程技术在防洪抢险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3).
[5]陈俊.关于堤防工程险情排除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