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2期   作者:陈洋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也愈加重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为环境工程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也愈加重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为环境工程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环境工程中的基础重要性,并总结出树立评价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和增强审批工作三项加强策略,希望本文能为广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重要性
        引言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其实就是针对于某一个区域所开发的相关活动,对于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评估,从而将此作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但是就当前的情况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完善其评价管理制度,探究如何开展评价,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1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所谓环境工程,主要对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进行研究,并借助科学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解决、对环境质量进行改善,并促进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其是研究环境污染防治和提升环境质量重要的技术。而环境影响的评价则是开展环境工程重要的基础,其主要是环境工程在日常施工和建设中,对施工工程的项目实施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内容的预评估和预评价处理。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程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若工程施工中没有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充分重视,则工程建设阶段就可能会存在材料使用的不当、处理不满足要求、现场环境的污染等问题。而通过环境影响的评价就能够促进相关人员对工程周围环境的构造进行了解,并按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来制定环保施工的制度和环保处理措施,从而实现对环境工程有效落实。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存在很多环境污染情况,因为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投入成本也比较大,一些单位就会对施工中环保设计工作存在准备不足的情况,在施工中也没有做好环保措施,而通过环境影响的评价,就能够避免环境污染对工程效益造成影响。另外,在工程建设中,一些单位可能对周围的环境缺乏了解,这对工程方案的合理性就会造成影响,后期施工也可能存在障碍,而借助环境影响的评价就能够为工程方案提供依据,对工程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保障,便于后期高质高效的施工。
        2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公众参与环保项目制度不完善
        在目前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体制里面,社会大众的参与是一个很看重的指标,具体的项目开始之前,需要政府先采纳大众的建议,这样给政府做决策的时候提供了材料还是尊重民意增加决策的民主性。但是现实来看,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里面,公众参与的制度并不完善,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也没有充分展现。其中要素主要是:没有有关的政策进行科学指导,政府部门不重视民意以及人们的参与程度。
        2.2环境影响报告缺乏整体性与针对性
        环境整体影响性评价、分析流程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尽管现阶段环评工作已经形成固定的实践模式,但由于具体规划与实践环节的对接问题,使得工作职能的划分不明确。与此同时,环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在结合实践测评数据编制评价报告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数据的准确性、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消耗的测评管理成本较高。对具体的污染治理方案能够提供的参考数据不够详细、全面,不能够突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因此也就无法发挥出评价文件的实际价值。
        2.3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过程不够精细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详细介绍了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的位置、方式、类型和数量,并确定重要参数,以便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提高污染控制效果。以上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质量。

但是,部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没有进行详细分析,参数不够严谨,造成污染情况不准确,污染物容量计算错误。主要原因是环境影响评价人员没有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缺乏沟通。无组织排放导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数据不准确。
        3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策略
        3.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
        为了促进国民具有良好环保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影响的评价中,就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对国民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比如,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期和定点的宣传活动,走进街道和社区等方式,进行环境保护重要性和环保措施有效的宣传,这样就能够使民众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使他们能够切实发挥监督和反馈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进行环境保护的评价,对环境实现有效的监督;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媒体和网络手段,来制作一些环境保护宣传视频,或者推送一些趣味性的环保短片等。
        3.2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当认识到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有效解决方案,在法律层面给予弥补,以此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中小型建筑施工单位不仅没有良好的环境评价意识,而且部分单位甚至越过环境影响评价环节直接开工建设,针对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时,应当对该现象制定出相应有效的处罚措施,确保在改善当前问题的同时,为后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社会上各行各业皆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是如此,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需要加强评价力度,而且还要对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若建筑设计环节中出现影响环境的情况,则需要设计人员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
        3.3公众参与的针对性
        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必须要依靠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其中,公众有权利参与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参与到环境管理,以及对于我国环境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众有权利了解当前环境的真实信息,只有使公众了解环境和自身日常生活以及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对于保护环境的方式与途径进行了解以及学习,才会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生态环境。而公众只有对于企业现阶段的环境行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环境政策,才能更好的行使自身的权利,对于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顺利的开展。
        3.4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环节
        环评是一个完整的项目环节需要很多的步骤在实际工作的时候为了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把握好专门的流程,做好监管工作,不能缺环节和步骤从而影响了整个环评的流程审批。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现实之中每个人都有提前知情的权利在审理的时候也要按照有关的流程和顺序,保障审理审查的科学合理性,对于违反规定的做法要进行有关的处罚从而做好审批工作。
        结语
        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很多时候责任主体难以分辨。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明确环境污染责任主体。当前,人们要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地保护环境,最终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岩.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及建议[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1-12.
        [2]卢晓艳,林瑾.探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8):111+114.
        [3]盛敏敏,方春霞.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低碳世界,2019,(07):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