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基础工程,其不仅决定着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更加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促进民生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基础。强化市政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并积极开展相应的防治策略,则能够有效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让整个市政工程的建设发展予以可持续开展。本文分析了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策略以及探讨如何提升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关键词:市政;质量监督;通病;品质
引言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始终紧跟时代发展节奏。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的建设数量、体量也在飞速增长。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作为工程质量卫士,也始终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探索监督方法措施,积极谋求更有成效的监督目标。
1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
1.1 路基工程中的质量通病
第一、对于施工测量标准的认知存在着差异,施工测量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为市政工程项目质量以及后续实施可操作性实施工作有效而靠谱起着保障作用。但是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某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测量标准认知上还存在着差异。第二,在市政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因为施工材料问题的出现,导致施工质量下降,甚至是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中的利润。第三,设计环节考虑不全面,在对工程进行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没有全方位的对工地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只是单纯的通过阅览文献来了解施工现场,导致了与实际不符,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
1.2 路面问题
在公路路面方面常常会出现工程质量通病的现象,首先是防护工程以及结构物体表面相对粗糙不平整;其次高田填土下沉,若是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没有恰到好处的掌握好压实力度以及冬施等措施,就会出现此现象;再者是沥青路面在早期发生破损现象。主要是由于材料配合比不恰当,而导致基质沥青没有达到其标准,引发早期破损现象出现;而后是桥梁的伸缩缝隙以及桥头的跳车,主要与桥头填土沉降和桥头沉降有着密切关联,若是两者之间出现差异,直接会引发桥台位置形成台阶,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感以及安全感。
1.3 排水排污管道的质量通病
排水排污管道施工的过程当中也是比较容易出现通病的。其一,材料质量通病。排水排污管道的材料一般为聚乙烯材料或者是由混凝土材质而制作出的排水排污管道。在此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制作材料质量不合格、管道出现裂缝、管道与管道之间接口不紧密,甚至是管道与管道之间接口出现裂缝的现象。其二,在对排污场地进行测量时没有进行精确地测量,由于测量误差比较大,导致测量数据与实际不符;其三,在对排水排污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规范采取措施,从而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其四,一些排水管道未按照要求以及标准生产,容易出现排水管道管壁厚度不统一,排水管道内径相差甚多,从而导致施工时出现位移。
2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策略
2.1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策略
公路路工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其操作方式以及方法,要做好责任的落实,并坚持责任追溯到个人。尤其是在公路路槽施工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常规数据再一次进行精准的测量与检查。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对科学实用宽度予以保障,而且还要注重关注其他一些方面的面积问题。在对路槽情况进行检查的时候,不仅仅要对施工操作问题进行深一步的检查,还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测量。若发现路基出现软基或者不牢固现象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重大質量问题,做好路基的检查与修复。
2.2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策略
面对路面出现裂缝这一现象,我们将出现的裂缝尝尝总结为两种,第一种是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路面裂缝,第二种是在后期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路面裂缝。前者主要是由于路面所使用的材料量少、路面厚度不够厚,再加之压路机对路面的挤压,使得路面压力过大受力不均衡而产生此现象;后者主要是由于沥青材料之间连接密度不够紧密与温度等原因而产生的现象。这无疑就要求我们在对保证材料材质的同时,还需要对铺设路面碾压力度以及沥青连接之处的紧密度予以保证。
2.3 排水排污管道质量通病防治策略
在面对排水排污管道质量通病的现象,我们防御措施主要是从材料选取入手,首先是对排水排污管道原材料进行质量筛选,并按照相关标准与规范进行详细检测与检查。在对管道接口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规定与标准进行焊接,严格控制胶垫以及操作用油的使用。在对管道沟槽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注重沟槽的承载力度,沟槽承载力度必须能够负荷在整个管道之上。在管道施工完成以后回填过程当中,必须要注重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有效地保护管道质量以及使用周期。
3 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体系
国家应尽快制定一部较全面完整的有关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同时在对现有的建筑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过程中,应对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和岗位资格等人员的行为做出法律规定。作为代表政府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实施机构,必须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明确执法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以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权威。
3.2强化质量意识
增强责任主体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学习和运用提高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 坚持落实质量责任制。在施工单位内部,按照分工,对工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负责,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人的头上,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加强工程质量诚信体制建设,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3.3提高人员专业技能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是由各参建单位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作保证的,而人是质保体系最基本的要素,是形成工程最终产品的直接因果。因此,市政工程各参建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同时做到自控落实、监管到位,使工程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
3.4强化监理公司的监理职能
监理单位有效监管是任何一项工程中的关键。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就要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安全客观实际,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协调生产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监理公司要有一支实力雄厚、有责任心的市政工程监理队伍。市政工程质量监理是一项难度大、项目多、任务重的监理工作,因为市政工程是综合性工程,监理公司要对市政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特殊培训,使其一人多能,胜任本职工作,为公司增添技术实力。
4 结语
市政工程质量提升策略以及优化措施不仅关系着市政工程的更好开展,更加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品质。针对当前的市政工程质量通病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更好地防治措施,让整个市政工程的开展更为高效高质,让整个市政工程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化还需要相关人员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整个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好开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参考文献:
[1]孙伟.如何预防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152.
[2]崔传志.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策略浅析[J].江西建材,2016,(10):73-74.
[3]马宁,程子梁.浅谈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66.
[4]李伟,苏晶.如何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实效[J].建材与装饰,2016(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