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式钢平台塔吊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徐海峰
[导读] 在地下室及地下室楼层的施工中,许多工程项目都具有设计
        摘要:在地下室及地下室楼层的施工中,许多工程项目都具有设计紧凑、施工时间较短、地下室楼层较大的特点。传统的钢混凝土平台塔架旋转后,排气量大,混凝土周期长,场地限制,覆盖了普通塔吊基础的应用;网架钢平台的塔架旋转由顶部钢板平台、中间钢格构柱和底部杆组成,它们相互垂直而水平荷载则来自上部。上述结构应力和结构应力在可较好的解决。
        关键词:格构式钢平台;塔吊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前言: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原地基承载力不足和土方开挖的局限性,塔架的旋转应放在底部或基坑周围,而采用这种系统通常存在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基础基坑建成后塔式起重机的开工建设,导致施工时间的延长,很难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另一个是基坑外的施工能够满足土方工程的施工要求,但塔式起重机的顶盖狭窄,有效工作半径减小,导致施工机械租赁成本增加。?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格构式钢平台相结合的塔机施工,即基础开挖前先灌注桩,在灌注桩基础上安装格构柱,而塔机支撑平台在网架柱基础上安装,能有效解决基础施工和塔吊吊装以及作业半径的要求,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一、塔吊设置方案
        在后期施工阶段,需要考虑到塔吊在后期施工阶段的位置,因此塔吊不必布置在施工阶段又进行拆除。经过反复讨论,项目部决定,多台塔吊中,让部分塔吊的使用期限为从底板到塔顶,另外一些塔吊的使用周期为从土方开挖到外架抽出。塔式起重机是在基础矿山开挖前布置的,解决了基础矿山施工阶段的物料运输问题,但塔式起重机的施工成为一个难题。传统的塔架转向布置假定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底板的框架内建造的基础或自然地基,塔吊底座埋设在基础中,而堆叠基础总是在地下埋下的基础层中。然而,传统的塔旋转显然不适用于坑前。
        经过研究,项目部决定设置格构式塔吊。格构式塔吊的基础由灌注桩、格栅柱和承运台组成,在地基为四根铸柱之前,现浇柱的上表面位于地底以下。每个浇柱桩上安装有一根格构柱,四根格构柱一起支撑塔吊的支撑平台,塔吊安装在安装的平台上。随着基础矿井的开挖,格构柱逐渐暴露。在悬臂状态下限制了格构柱,随着时间的推移,格构柱通过附加拉结粉尘和横木的安装逐渐暴露出来,使四个格构柱形成一个整体,与塔吊标准截面一样坚固塔吊底座在空中支撑稳定,解决了混凝土洒布机的不稳定问题。
        格构式塔吊的基础是基于塔架的结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以将格构式塔吊的荷载传递到基础矿柱下面的杆塔基础上,这不仅保证了格构式塔吊在基础矿山施工过程中的使用,但土方工程也不影响后期施工。该项目承接了塔式起重机的创作,这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在基坑施工阶段,矩形格构架可以覆盖80%个基面,以满足物料运输的需要。
        二、技术要求
        近年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机械工程领域的施工和创新技术建设日益增多,然而,长期以来,项目负责人往往面临项目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具有反复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和无法有效应对技术风险的排查。为了取得突破,该工程的塔楼转体采用了多道地基的形式,然而,这种基础形式的施工难度很大,建筑质量难度大,对施工工艺要求也很高。如果一栋楼连接出现问题,无法挽回的损失如果施工过程没有针对性,就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平台建成后风险巨大,不会达到预期的安全效果。
        另外,格构式钢平台作为独立基础的基础,可以将格构柱和格构式塔吊反复拆除,重新利用地基,避免传统钢混凝土平台重复施工和浪费的问题,与传统的混凝土平台相比,它是一种更经济环保,符合绿色施工要求。格构式钢平台塔架旋转能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准确控制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定位和标高要求。控制钢平台的吊装、定位、焊接、表面平整度和整体焊接变形。要严格控制钢平台下钢梁的定位、标高精度,以及钢梁主次梁与格构柱角钢、三角加劲板的焊接质量要求。塔吊预制接头与钢平台焊接定位要求。
        要求项目部认真组织和施工,确保钢平台基础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为了保证格构式塔吊的安全使用和工程的顺利施工,这就是为什么格构式钢平台吊车基础的施工质量已成为各级管理者和企业进行的一项关键工程。
        三、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
        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测量定位→钻机防护罩埋设就位→成孔钢筋笼制作、浇筑→水下混凝土浇筑.
        2.根据成孔后验孔除渣的原则,用测锤测得的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回孔时无泥块、无污垢,按验孔原则对小于100mm的沉渣厚度进行一次、二次检查,孔处理应视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钢筋头制作:钢筋笼必须按图纸要求制作,主筋、爬升、爬升采用点焊连接,同一截面的连接数小于等于50%;放大器本体生产的允许偏差符合规格:放大器背部长度为100mm,放大器电路直径为10~10mm,主放大器距离为10~10mm,爬升距离为20~20mm。
        4.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必须在第二孔后30分钟内浇筑完毕,浇筑过程必须连续;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进入管道底口的混凝土深度必须控制在4-6米,且不小于2.5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管底口混凝土埋深控制在4-6米,不小于2.5米;吊管时,放大链不应浮起,轴线应垂直,以防接头挂接放大器链条。


        (二)钢格构柱施工
        1.钢格构柱位置:首先制作4mx4m厚5cm铁板面层,在面层上放置样品(预留钢栅柱堆放孔的位置),在铁板表面对角标记着色,并在距网柱中心80cm处水平方向拼装8根钢管,以便在放置时加强网柱,保证网柱边缘。
        2.钢格构柱采用地外加工,现场抬高;原材料用钢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所有焊缝均为全焊,焊缝高度为10mm。焊接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焊丝能保证焊丝符合钢材,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将格构柱插入柱孔内,严格控制格构柱的位置、顶高、竖边和水平角。钢格构柱中心线与杆位中心线的误差应小于5mm,且在格构柱区域内的垂直偏差应在2mm以内。
        4.为保证复合地基的完整性,锚定在灌注桩中的格构柱长度为6m,储桩的上升梁在圆形长度上密实,间距不大于100mm,保证了搅拌器与主筋的焊接质量。
        5.当钢格栅柱穿过下层楼板时,必须在钢格栅柱的中心插入一块6mm厚的保水钢板(钢板必须在钢格栅柱周围完全焊接),并与楼板结构整体浇筑,以防渗水。
        四、施工技术要点
        (一)桩位方正控制
        考虑到格构柱的方正度对后期交叉支撑和水平连接钢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有很大影响,为保证桩位的方正,格构柱吊(插)入桩孔时,钢格构柱伸入地面,通过设置工字钢控制钢柱在纵横方向的偏差,并随时校正偏差,保证格构柱的位置方正。同时,格构柱应固定,防止钢柱在浇捣混凝土时发生偏斜。
        (二)桩孔旋喷桩加固
        由于塔吊采用冲击钻孔,塔吊施工完成后,从桩身到地面有大量泥浆,这并不能有效限制格构柱的可钻性。塔式起重机安装后,这种情况是网架立柱最长自由端,网架立柱未整体连接。为保证塔机的安全,增加周边楼层限制格构柱,并旋转格构柱截面的堆孔。每个烟囱由四个600毫米的喷嘴杆代表,沿着网格柱市场两侧的中间。在通过网架结构柱进行基础旋转时,承台基础的加固是密实的,而采用的网架柱则是钢棒的布置形式,这就是抗弯和加固的尺寸保证了支撑平台加固的全长。
        (三)穿楼板做法
        为了增加格构柱的稳定性,避免预留孔处二次浇水的风险,塔机的格构柱穿过结构层各层及楼板,采用混凝土浇筑封严,并在格栅柱周围的底板上添加了加强筋12 mm。塔式起重机临时安装的墙式护栏,以防止塔式起重机在以后的阶段应用,将附着在墙上的塔式起重机的嵌入部件置于基础的第一个内部支撑和第二个内部支撑的位置,作为固定墙下的安全储备。
        (四)其他控制措施
        1.在钢结构内部应预留足够的空间,在水下混凝土被反复上下泵送,以保证混凝土的填充率达到95%以上。
        2由于塔机是在土方开挖前安装的,塔机地面工程必须按1.0:1.5进行布置,并做好防护。
        3.塔吊平台下钢结构周边土方开挖完成后,必须及时在钢结构外侧定位钢支撑段,将各格构钢柱连接成一个整体。
        4塔吊在地下室浇筑前应加强观测,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塔吊使用时,经常观察混凝土连接块的变形情况;必须随时观察并紧固地脚螺栓的松动情况;经常观察塔吊的垂直度,并及时纠正超差。
        6.塔吊顶部格构柱头悬挂6个具有荧光和反光效果的警示标志;同时钢管设计提供2m高的防撞保护框架,防止碰撞;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格构柱头接触。
        五、结语
        本工程中,冲孔灌注桩格构柱和基础承台施工质量均通过联合验收,满足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开挖- -层土方即插人横向、斜向支撑,格构柱四周同时开挖,避免土方对塔吊形成侧向压力。格构柱周围2m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方式,避免土方施工破坏塔吊基础。经工程实践,本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均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俊. 格构式钢平台塔吊基础施工技术[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5):00169-00171.
        [2]黄红成, 王程卿. 格构式钢平台塔吊基础施工技术[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 000(008):177-178.
        [3]王左同, 陈永伟, 李豫,等. 钢平台格构式塔吊基础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14).
        [4]周勇. 钢平台格构式塔吊基础设计及施工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000(015):331-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