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设计中生态意识的相关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吴新星
[导读] 当经济充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在牺牲了自然资源和人类赖
        摘要:当经济充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在牺牲了自然资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后,人们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建筑的概念以及生态建筑所具备的特点,然后对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加以解析。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意识;解析
        1 建筑学设计
        建筑的建设离不开设计,而设计不仅仅要讲究建筑的实用性、经济性,还要注意建筑设计建造时的美观、艺术性。建筑的设计能够体现出建筑设计师的设计风格,确立设计的主题,结合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征,将建筑的风格与之相协调,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自然和谐。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域的地标性建筑,对整个城市的风格体现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设计不合理,质量较差,会影响周边环境的整体美观程度,也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
        生态意识的融合成为了近年来建筑学设计中的主要着重点,由于建筑本身就是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今时代下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对改善生态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意义。现如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之处,并且与建设健康、环保、绿色城市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建筑学设计中生态意识的体现,正可以表明了建筑作为城市中的一份子所作出的积极的改变,为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建筑设计既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是创造艺术的过程。建筑学设计就是要在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时,考虑精神方面的需求,进而满足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需要,创建和谐社会是坚定不变的宗旨。
        2 生态建筑学设计内容及特点
        2.1 生态建设的设计内容
        生态建筑设计首先就包括对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及利用新能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目前可以进行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利等,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新能源,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很多行业也研究出了很多新型环保材料,这些环保建筑材料相对传统建筑材料来说,更加安全、便捷,不会释放有毒气体,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能够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学会利用绿色建筑材料,尽量使用再生能源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生态建筑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也是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觉醒,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水平,前期被媒体曝光的各种有毒建筑材料,使人民深刻感觉到生活环境的不安全,所以对于建筑的选材也越来越重视。
        2.2 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的主要特征就是合理开发可再生资源进行节能减排。生态建筑要求设计师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建造。尽量运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生物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建成后会与周围的自然条件融为一体。生态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天然气、煤气、电能的使用,还能减少使用者在后期对空调的使用量,这就实现了我国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要求,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效率。
        3 建筑学生态设计的策略
        3.1 科学选址
        建筑施工前,有关部门应进行科学规划,将建筑的特点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科学测评生态系统,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从而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设计中,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并掌握当地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对建筑的社会环境因素予以高度重视。需科学分析建筑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考虑环境对建筑的作用。如在建筑设计规划中,应做好前期勘察工作,充分了解当地的地质与水文情况,且经过周密的计算检验建筑与环境间的作用能否与生态环境建设产生明显的矛盾。按照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并不是长期稳定且保持不变的状态,生态系统自身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种平衡状态可无限期的保持。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把控这一限度,采用有效措施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从而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标准及要求,且在建筑生态设计中始终坚持科学选址。


        3.2 生态建筑学在管道设计中的应用
        在设计中,对建筑物的周围环境和施工情况进行调查,满足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要求。改善窗户的面积,设计垂直遮阳网格,进而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水平。在建筑的设计中,设计师应深入分析建筑体型系数与散热的比例。因此,设计时需要合理的进行建筑结构和设施布置,如电梯,管道,设备室尽可能在建筑西侧,以阻挡太阳辐射的影响。在建筑的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管道设计。在超高层建筑工程设计时离不开众多的管线道路,不仅在数量上呈现出增多的态势,还出现种类上的多态式,管道主要包括排水管道、给水管道、燃气管道、热力管道、中水管道和空气管道,此外还有电缆和电线管道。多工种管道设计容易遇到的难题就是管道之间的相互交叉和错位。在进行超高层生态建筑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对各个管道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它们发生管道的交叉和错位的现象,保证整个建筑的生态学性能。
        3.3 生态建筑学在建筑外观设计上的应用
        在进行建筑外观设计的时候,应该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对于空调外机的安装,应尽量统一规整,保证建筑立面的整洁美观。此外,可以减小建筑物的承重,保证建筑物的受力均匀合理。
        3.4 做好外部环境的协调工作
        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求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必须保持协调的关系。设计中要将建筑周围的环境和建筑周边的建筑设施作为设计中考量的重要因素,确保新建的建筑与周围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协调性。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加强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效果,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将自然气候和季节变化作为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江南园林设计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鸳鸯厅,就将建筑分成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一面朝北,一面朝南,两个部分可适用于不同季节的活动。此外,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建筑生态学原理,要以风景为主,建筑要成为风景建设中的组成部分。
        3.5 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利用
        我国的能源与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转变建筑的方式刻不容缓。不仅局限于通常最关注的节能问题,而且对健康、材料、水、废弃物以及社会公众参与等方面,也要时刻坚持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开发利用。
        3.6 完善城市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立法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生态建筑学的进步、拓展,对现代城市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在立法手段上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城市规划设计、环境保护方面,立法内容必须不断的丰富。首先,城市规划设计的立法,应坚持减少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现象,针对所有工业污染严重的区域,均进行严格的取缔处理,不能出现丝毫的手软现象,从根本上解决规划设计的漏洞。其次,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开展,要坚持从多个角度来完成,包括环境宣传、环境保护、环境惩罚、环境奖励等,多项工作的协调实施,才能够促使未来工作的进行,不断的取得更好的发展成就,在问题的根源上解决,能够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因此建筑学生态设计理念对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对建筑学生态设计的意识明显深化,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因此得以完善。综上,建筑学设计中融入生态意识,让我们期待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洋.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8(04):32-34.
        [2]程晔.高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运用[J].居业,2018(04):62+64.
        [3]唐伟华.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管窥[J].居舍,2018(11):69.
        [4]罗从容.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01):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