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而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公路建设飞速发展,随着公路通车里程的迅速增多,城市也开始进行大量的修建工作,桥梁数量也随之增加,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任务也在不断加重。城市市政道路和桥梁工程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工程,市政道路与桥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通的顺畅与否,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一个城市的市容市貌。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市政道路与桥梁的施工质量问题,保证道路交通事业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与桥梁;质量问题
1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道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环境较复杂,地质地形因素带去的影响较大,常常会因为管理不恰当发生违规操作问题,对于施工质量问题具有较强的影响。道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规模,在详细的工程项目中也较多,所以务必针对道路桥梁管理和质量控制问题进行落实,必须将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的联系处理好,不仅仅要将工程决策和设计方面的把控处理好,还要对验收竣工和现场施工环节间的质量控制好。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自觉投入到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才能将整个工程每一个环节的有效管理落实,才能实现各种因素影响工程质量技术的控制。(1)了解质量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就是通过目前已有的工程技术状况,对工程技术管理的目的加以明确,同时对各种质量的管理水平目标给予划分,这样既可以实现也可以规范技术质量管理。(2)做好技术管理协调,不仅仅将工程人员施工技术的管理落实,还要针对已经参加工程的各种机械设施自身的功能进行严格把控,对材料和周围环境进行仔细的分析,保证施工技术的使用能够达到有关质量的标准。
2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2.1 裂缝质量问题
在我国当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当中,裂缝质量问题很容易影响到市政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然而质量问题的出现和我国桥梁建设采取混凝土结构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具体如下:①混凝土振捣不足因素,一般出现于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中向腹板浇筑混凝土的环节,这个环节存在的一定特殊性很容易导致桥梁预应力管道下方位置混凝土出现欠振或漏振问题;②温度应力不适宜因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产生的大量水化热无法散去所致,混凝土因此内部温度过高,而拆模后较高的内部温度在短时间内大幅降低,市政道路桥梁就很容易由此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膨胀应力。
2.2 钢筋锈蚀问题
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其出现的质量问题往往还表现在钢筋材料方面,钢筋材料作为当前比较关键的一类基本施工材料,如果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锈蚀问题,必然会严重导致整体应用效果受损,相应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承载力不足,结构的应用效果受损,结合钢筋锈蚀问题的出现,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钢筋材料自身质量控制不当,容易发生锈蚀威胁,相应钢筋材料的应用后没有能够进行全面防锈蚀处理,同样也极容易出现该区域的锈蚀问题,此外,钢筋材料在后续应用过程中遇到雨水的冲刷,也就容易形成锈蚀隐患。
2.3 沉降问题
由于道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沉降现象,工程自身的重力作用和承载的来往车辆是造成沉降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施工中如果忽视施工细节,没有对台背区域的填土进行压实作业,就会加剧对工程沉降的影响,另外,由于我国软土地基比较广泛,而软土具有强度低、透水性差等特点会影响工程的使用,如果没有正确处理软土地基,直接进行施工就可能会导致桥头部分出现跳车现象,影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
3 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预防措施
市政道路与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能不加关注,在出现问题之后,要进行有效的补救和预防。对于施工过程要进行全面的控制,一般通过预测控制、线性归分析、自适应控制等方法进行施工控制,以保证实际的施工过程和预想的施工状态相吻合,尽量避免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质量问题。
3.1 设计上减少误差
在对道路与桥梁的施工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结构参数,其准确程度直接关乎最终分析的结果是否确切。因为实际的结构参数与设计的预定值会出现一定的误差,无法达到完全一致,所以在现场实际操作时,要将这些误差计算进去。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构件本身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还有其他方面的误差综合到一起,都会对桥梁的内力作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做到实际的参数值和设计的参数不出现偏差,将施工器件本身的自重考虑进去,对于现场的材料进行实时采样,进行数据监管,这样才能保证实际施工中的质量。
3.2 材料上合理选材
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等级是由矿料的合成比例决定的。在选用材料方面,要规范确定使用的混合料是粗型(G型)的还是使用细型(F型)的。不同的路段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材料。比如,对于车流量大、重载车辆较多或是夏季要持续高温的路段,应该采用粗型密级配沥青的混合料,另外,最好采用骨架密实型的结构以及较高的设计空隙率;而对于车流量小、重载车辆少或是冬季要持续低温的路段,应该采用细型密级配沥青的混合料以及较低的设计空隙率。
因为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是脆性材料,这些材料不是均质的,而是水、水泥和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成,混凝土本身就会出现变形等问题。又因为硬化的混凝土中有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一些不规则且不连贯的小裂缝,这些小裂缝随着外界环境温差、荷载等影响慢慢变大,进而形成我们能用肉眼看到的大裂缝,这些大裂缝又会腐蚀钢筋,造成材料的抗压能力减弱、承受能力降低,因此影响桥梁的质量。所以,在施工材料的选用上,要特别地慎重。首先要保证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合理的范围内;其次,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对施工流程进行有力监管;最后对材料内部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估计。
3.3 施工中有力监管
施工阶段是整个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实践阶段和中心阶段。很多质量问题都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因此,在施工工程中,首先要确定施工的流程是科学的、准确的,减少因不科学施工,违反流程规定而造成的问题。其次,要对施工工作进行实时监管,对于偷工减料、敷衍建工的现象进行治理,确保施工工作高效、高质的完成。最后,要在监管施工工程与预想结果保持一致的同时,加大安全保障,不造成一人的伤亡,让工程安全完成。
结语
市政道路与桥梁既能体现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市政道路与桥梁的施工质量监控,不仅是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城市的每一个人都应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质量监控的过程中,进而达到全面实现公路桥梁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家峰.浅析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7(8).
[2]常福学.浅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6(4).
[3]王红梅.市政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浅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6):109~110.
[4]徐德鑫.试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5):22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