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郭昕
[导读] 城市道路规划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摘要:城市道路规划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所以如何提高道路规划的水平将会是一个长久值得探讨的问题,在道路设计中要体现“以民为本”的原则,结合城市特点,因地制宜,提高从业者的业务水品,合理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推动城市道路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 现状;交通拥堵;解决对策
        1 城市道路规划现状分析
        1.1 道路的规划缺乏统筹兼顾
        道路的规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但现有规划中常常忽视了两个关系。一个是交通和环境的关系,一个是道路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1)交通与环境的关系。道路兼有交通和环境两个功能,即要满足人、货物的运输需求,同时要与环境相适应,但在规划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道路的交通性,而弱化了对环境的影响,甚至不惜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不符合我国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理念,违背了保护环境的伦理。(2)道路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城市道路的规划一定要适应与这座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得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是否可以高效、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但是现有的规划通常忽视了土地利用的影响,致使道路设计与城市布局不相融合。例如不经过实际调查,在有大量人流的生活性用地附近规划一条交通性的道路;在有大量车流的交通性用地附近规划一条生活性道路。致使道路的交通性与用地的生活性之间产生矛盾。
        1.2 道路的规划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市道路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众。为他们提供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因此,道路规划应该适当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将科学规划与公众建议有机结合,使城市道路的规划更加人性化。但在现有城市道路的规划中并没有充分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而是闭门造车,服从领导的意见,人民群众的需求往往被忽视,从而导致城市规划设计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人们也不再对道路的规划感兴趣。
        1.3 道路规划不科学
        现有道路规划中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交叉口的设计。城市道路的交叉口设计不合理。交叉口是城市车辆、行人交汇的地段,也是城市交通事故多发地段。但在现有交叉口中,有些交叉口交叉形状不合理,有些又与交通的流量流向不适应,阻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与行车安全。(2)车道设置不合理。现有城市规划中经常盲目增设机动车道,觉得车道数越多越好,而不考虑实际用地和道路的红线宽度,不根据调查就缩减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在人口密集而车辆较少的路段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另一种现象就是在快速路或者主干道上只有少量的机动车道,也会影响整个路段的交通状况。
        2 城市道路规划现状的解决对策
        2.1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过程中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基础出发,编制合理的交通规划,要确立其权威性,要听取专家,人民群众的意见,让公众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一旦实施了某种规划方案,就要坚定的执行,若轻易重新开始规划,既使规划失去其严肃性,对国家也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要结合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用地布局,因地制宜,不断完善道路规划体系。
        2.2 合理进行道路规划
        第一,提高交叉口设计的合理性。首先,尽管我国的城市的道路红线是普遍较窄,主干道的机动车道是比较少的,但是不可以任意的将一些旧的街道建造成超宽的机动车道,使得土地更加的紧张。其次,城市道路交叉口众多,在竖向设计中,根据不同纵坡需调整路口以外道路的横坡度,以保证交叉口不积水。转弯半径的缘石埋设需要仔细计划或用图解法给出,不能按平均值推算,否则,交叉口地面将是扭曲的,无法满足排水与行车要求。总之,可以完全发挥想象,大做文章、以小见大。对于现行建设道路的平面交叉口,可以选择道路标准宽度设计的方式,等待道路修建完成后再进行交叉口的设置。

另外,对于现行建设的互通立交,则可以通过纵断面的高程设计与规划来达到地形地貌相互结合的目的,该过程需要考虑到必要性、经济性以及后期拓展性方面的内容。最后,解决行人与非机动车的交通量的问题。规划完整、细密的支路网系统不仅可以对干道起到交通分流作用,提高干道的通行能力,而且便于形成完整的自行车道路系统,有助于减少公交盲区,方便片区居民出行。另外,道路交叉口的设计要满足人性化的设计规范,通过解决道路交通密集需求并提供无障碍通道的方式可以实现。
        第二,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的设计集中体现城市交通过程中的空间分配与位置管理要求。作为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区域,街道可以满足城市基本生活与生产需要,同时也要做好建筑物的整体设计,满足城市的外部形象需求。为了达到上述使用功能,需要根据道路路网的情况做好路幅宽度的调整,同时确定各方面横断面的设置要求。目前,由于大多数的交通方式主要用于解决短途与中短途距离,所以需要做好新城区道路的长期规划,借助于路缘石来进行人行道、车行道的隔离划分工作。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可以划分在不同的平面上,通过相互接触的方式来达到机非混行管理的效果。
        第三,道路竖向设计。道路的竖向设计需要考虑到非机动车纵坡坡度的情况,该标准的制定主要依靠人力驱动的车辆性能来决定。实际上,目前我国的非机动车主要包括电动车与自行车,而电动车本身具有很强的爬坡性能与行驶速度,所以道路设计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到比例较高的电动车,显然道路的竖向设计不合理。通过实验分析等技术来针对电动车进行运动能力测试,分析其使用过程中满足基本条件的坡长与最大坡度,进而满足非机动车辆车道宽度的标准化分析。通过修正相关数据,采取科学的规范设计模式来进行道路竖向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道路整体规划的设计要求。
        2.3 加强对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
        历史文化对于我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对那些有着深厚历史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要重点分析,编制出一套既合理,又能保护那些历史文化的规划方案。同时,也应该注意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友好型的理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那种大面积破坏植物,污染河流的道路规划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在规划过程中要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园林景观,结合我们道路规划,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
        2.4 加强规划实施监督
        道路规划的实施离不开各级城市党组织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很多地方的道路规划都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城市用地的审批和使用工作,监督规划方案是否有顺利实施,如有困难或冲突的地方要及时解决,对那些不作为,甚至违法行为要按照相关法律严肃处理。
        3结束语
        总得来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道路规划重要性日渐突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种种因素地影响,现阶段城市道路规划存在着很多问题,造成了城市交通拥堵,资源浪费,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以及缓解交通压力等实际情况开展道路规划工作。
       
        参考文献:
        [1]    杜存贵.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智能城市,2019,(10):27-28.
        [2]    周银辉.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19,(5):356.
        [3]    唐亮,蔡景毅. 浅谈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19,(5):85.
        [4]    赵晓琳.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 建材与装饰,2019,(25):113-114.
        [5]    任聪. 城市中心城区道路提升改造规划设计研究 --以贵阳市人民大道为例[J]. 建材与装饰,2019,(24):266-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