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0期   作者:温艳艳
[导读] 当前,教学效率低、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

         摘要:当前,教学效率低、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通过创设有效的课堂情景,可以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锻炼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吸收与理解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景进行了阐述分析,以期能够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提升,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
         引言
         学生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效果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使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还可以高效完成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
1、创设有效数学教学情景的重要性
1.1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心智并不成熟,在注意力方面,很难保持长期的专注程度,对于一些内容较为枯燥的事物更加难以激发其自身的专注度与兴趣。因此,要想真正使学生们保持对数学的高度专注力,需要教师们通过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而有效的数学情景创设方法正可以达到这种目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迫切需要合理、科学地运用数学情景的创设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
1.2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新课改后的素质教育对学生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同时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让学生们在课堂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只有督促学生们进行实践,才能真正把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融入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长度单位的学习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够仅仅向学生举例课本上的例子,其他一带而过,相反,需要发挥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可以为学生们发放距离测量工具,让学生们测量自己身边的物品,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物品,例如课桌、讲台等,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合作测量,在增强学生们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加强教学效果与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1.3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不及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运算能力,还能锻炼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型期,小学生们的想象力丰富,充满着各种各样对生活和学习的想法。但是抽象思维的发展并不完全,缺乏高效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们创建情景课堂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我们以普通的加减乘除的教学为例,可以构建较为复杂的数学算式,例如可以询问学生们“6+6+6+7”等于多少,这时学生们肯定会迅速地想到将给出的数学式变为“3×6+7”,这时教师可以在鼓励同学们给出变形算式的同时,询问其他更加高效的解决办法,经过教师的细心引导,一些同学会说出将给出程式中单独的7变为6+1,就可以使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在提出问题时,教师不要过于注重给出问题的答案,而应该注重学生们的推理与解决过程以及给出的解决方案。

创建数学情景模式就是要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寻找创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们培养健全的抽象思维能力。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情景创设方法
2.1创设实践情景课堂
         很多长期使用的数学真理都是源自对生活中规律与各种事件所得出经验的总结。因此,要想使学生们真正理解这些数学知识点的含义,数学教师们可以创建高效的实践情景课堂,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感悟来深入理解相关数学定理,掌握数学知识的来源。比如,在教授学生们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们对于周长公式边长乘以四并不理解,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观察自己身边的正方形物品,并自己动手通过折纸的方式来构造正方形,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正方形的周长是由四条边构成,并且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所构造的正方形的特点,这样学生们就会进一步观察得到,正方形的边长是相等的,从而能够加深对正方形边长计算公式的理解,更加深入地记住数学知识点。
2.2创设游戏情景课堂
         小学生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于一些小游戏拥有着浓烈的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游戏与情景创设相结合,提升所创建情景的趣味性,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以小学数学百位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课程教学为例,教师们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同学们以小组的方式创设一个真实的百货商店的教学情景。由小组内的一位成员扮演商店的老板,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课桌上的文具与课本标价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并且依据产品类型的不同形成多种多样的销售组合。例如一个文具盒的价格是6元,让小组内的另一个同学来购买这个商品,这位学生花费20元,试问商店老板应找回给顾客多少元。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步骤是20-6=14,这样就能够得到最后的结果,所以商店老板应该最后找给顾客14元。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够深入到生活实际,而不仅限于纸面的被动接受,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并有效运用退位减法的知识。
2.3创设类比情景课堂
         小学生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经常会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联想。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阅历较少,在看待一些事物时,往往较为片面与主观,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们在好奇心与想象力的驱使下,往往想要去搞清楚问题的具体答案,到数学的世界里一探究竟,但是往往找不到具体的探索方向与知识要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课堂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一些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的事情或经常见到的事物,来帮助学生们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在讲授认识钟表时,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怎样去看钟表,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例如,小明同学和自己的父母周末去看电影,电影在9:30开演,时长为1时50分,那么小明一家可以在最早几点结束观影活动离开电影院呢?关于时间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通过类比式情景的创设可以将数学问题融入现实的生活中,不仅增强了数学内容的趣味性,还增强了数学知识点的运用与理解。
3、结论
  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小学校园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能够看出,长久以来,校园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受到了“满堂灌”这种守旧的思想模式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都是把基础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则是机械的跟随着教师的脚步,完全没有自主思考,学习兴趣也不高。以上内容中,本文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希望能够在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效果,为学生的未来良好成长和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庆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2]任万仓.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4(36).
[3]何立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