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也成为了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之一,一方面需要提高学生在课堂时间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另一方面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从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调整和改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益;教学对策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现如今素质教育背景下,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更好的汲取数学知识并获得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众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在关注的话题之一,这不仅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并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和引导方案,还需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1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基础
1.1 明确教学目标并规划好课堂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教师制定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也是确保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这不仅需要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挖掘,还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情况以及年龄特点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1.2 切实领会教材意图以及教材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提倡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使用”教材,也就是对教材内的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而不是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切实领会教材意图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以及资源进行再加工和创新,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生动、鲜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对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的教学方案设计而言,这一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们初步接触和了解乘法的概念,并使用简单的乘法算式进行计算,教材中不仅包含了乘法基础知识的内容,也配有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是教材编撰人员精心设计和挑选而来,其作用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辅助理解和知识巩固等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应对这些教材插图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利用。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对教材内的插图进行观察,并鼓励学生对各自的感悟进行表达,然后数学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结合插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2 精心设计趣味性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以及好奇心强的等年龄特点,而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趣味性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并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对小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主动性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堂教学时,这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图形推理能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性活动:数学教师在讲台上摆放一个卡通布偶,从不同的方向拍下布偶的照片,对每个照片进行编号,再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布偶照片展示给学生们,然后数学教师随意选择一个位置,让学生们分析教师当前位置看到的布偶画面与哪个照片相同,并写下相应照片的编号,最后由教师展示正确画面并重新开始上述游戏环节,同时,在游戏活动中,数学教师除了可以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人的视角去分析和构建图形画面。这种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情境更加符合学生的喜好和年龄特点,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兴趣和思维活跃性,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3 重视并加强课堂提问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途径之一
3.1 课堂提问的目标应明确、清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的讲解、学生思维的锻炼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而课堂提问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制定,同时,数学教师还应注重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技巧以及提问后的合理引导,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对课堂效益的提升作用。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课堂教学为例,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们初步接触和了解统筹概念,其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事例了解做事的先后顺序,以及部分事务可以同时进行的理念,从而促进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也应围绕这一课堂教学目标开展,比如,通过课堂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向课堂教学内容中:“同学们,这节课的内容是思考如何才能尽快让客人喝到茶,那么,沏茶需要经过哪些环节?”,然后引导学生对沏茶的步骤以及相应的时间进行描述;接下来,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沏茶环节进行分析:“同学们,这些沏茶步骤中哪些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并让学生们理解部分步骤同时进行可以有效缩短沏茶时间;第三步可以通过探究问题让学生进行设计和讨论,让学生以同桌两人为一组,设计出用时最短的沏茶流程,并挑选出用时最短的设计结果进行展示。这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另一方面则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课堂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3.2 课堂提问应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除了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探究欲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学时,这一课是整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续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课堂提问,比如“同学们,请用手边现有素材尝试性计算10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然后引导学生对计算思路进行思考和设计,并利用已有的格尺等工具以及学习过的乘法计算知识根据各自的思路进行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和指点,但不能直接给出计算方法。这种探究式课堂提问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活跃程度,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潜力的挖掘,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效益的提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而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其中的关键之处,这不仅需要数学教师积极转变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并深入研究和挖掘教材中的资源,还应重视课堂教学方案的合理性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效益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虎.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J]. 学周刊, 2019, 398(14):61-61.
[2]刘玉梅. 如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8, 000(008):262.
[3]王建. 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探讨[J]. 中文信息, 2019, 000(001):159.
[4]廖百胜. "深度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22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