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 江苏南京 2100002.南京方园建设工程材料检测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对于岩土工程来说,在其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具有较大的建设难度,因此加强岩土勘察技术研究,对其进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岩溶地质条件下岩土地基勘察相关技术,并分析了当前岩土勘察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可供参考之处。
关键词:岩溶;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技术
1 岩土勘察技术
岩土勘察简单来说就是勘察施工现场的具体地形地貌,以及地层界面的情况,并且掌握地下水以及风化层的相关信息,例如地下水水位等。对施工现场环境有深刻的了解,对施工条件进行客观的评价,在将所得结果编制成相关材料,才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以及参考材料。所以,岩土勘察工作也可以说是施工设计以及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岩土勘察工作,才能够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1.1 地质测绘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工程具体施工的前期,在绘测地质过程中要对施工区域进行仔细的地质分析和调查,其中主要涉及到该区域的地貌分析以及不良地质情况分析等。对其调查时要具有针对性和细致性,特别是要认真分析岩石的不同性质以及其具体成因,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专业化的风化程度鉴定。
1.2 岩层钻探
这种技术主要是对岩层进行分析采样。对其垂直以及水平方向的变化进行全面分析,并且对于性质不同的岩石取样来说也要做到有所区别,按不同的深度的岩石地层来采样抽取以及分析。除此之外,岩层钻探技术还涉及到回转钻进以及采芯和泥浆护壁等方面内容。结合岩层记录中相关的垂直数据以及水平数据,并对该地区相关勘察数据库进行记录,有利于后期结构的进一步分析。
1.3 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技术是在已经成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大概包括在该地区的土地渗透试验、在圆锥作用下通过产生力而影响的推动试验、静态状态下的承重试、在无作用力的情况下而对其状态产生的影响触碰试验等,因为是以一些定量的方式来进行测试,成为半定量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较为抽象,但是对于以下特定条件下的试验来说是十分适用的。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对利用原位测试技术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严格的分析与处理,就能够得到后期施工所需要的数据。
2 岩溶地基勘察方法
岩溶地基勘察应遵循地质调查分析由面到点、勘探工作由疏到密的原则,可采用工程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物探、测试等多种方法进行勘察。根据勘察技术要求以及拟建区岩溶地基特征,本文以钻探为主要勘察手段,并结合资料收集、地面踏勘调查、室内试验等方法综合进行。(1)资料收集:主要收集场地及周边地理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以及岩土物特征(岩土规模、结构、基础形式、埋深、持力层岩土性质等)等相关资料。(2)地面踏勘调查:主要查明场地及其周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有关资料。(3)取样及室内试验:为确定持力层的承载力,本文采取土样作土工常规试验,进行岩石密度、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为确定岩石地基的承载力和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提供了计算指标。(4)钻探:勘察钻孔和纵横断面的测量,岩芯采取率对一般岩层不低于80%,对破碎岩层不低于65%。以查明岩溶发育程度、洞隙特征以及与岩性、地质构造的关系。(5)钻孔声波:用单孔声波物探手段测试岩体弹性纵波速度,并在同一岩体取样测定岩石纵波速度,以计算岩体完整性指标。
(6)水位观测:为了解地下水动态的基本特征和地下水埋藏的基本条件,对每孔进行初见、终孔、稳定水位观测。
3 当前岩土勘察技术问题分析
3.1 测绘时没有严格遵循相关测绘技术
在测绘时,需要工作人员在工程前期做足相关的准备工作,例如详细研究和了解地基施工区域的具体地貌、地形特征,分析该区域地质结构以及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并且也可以对该区域的地质特点以及具体性质进行了解,结合相关地质测绘技术数据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整体布局和分析。但是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涉及到众多的内容和环节,工作量较大,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以及专业素养,导致不能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来执行勘察工作,使用地质测绘技术时也仅仅停留于表面工作,不能使其效果得以真正发挥,因此也就无法得到真实、科学的数据,这就导致整个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2 室内测试技术问题
我国的岩土勘察工作发展至今,已经掌握了很多的勘察技术,其中,室内的测试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室内测试技术主要包括土层物理性检测、颗粒的压缩与分析以及水质中的杂质分析等,主要是对室内的相关信息进行测试,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测试的有效性,能够尽可能地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模拟,从而得到整个岩土工程的分级情况与科学的数据评估。然而,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都不相同,在对野外的地形进行探勘或取样时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了样本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样得出的数据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偏差,不能有效地体现出施工现场的岩土信息,对后续工作十分不利。
3.3 没有严格遵循原位测试技术进行勘测
在野外勘察时温度计常常受到气候的影响而无法有效实施原位测试法,导致勘察结果不准确,无法为岩土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并且操作不规范也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另外,在标准贯穿实验过程中也常常出现标杆和孔深校准不规范问题,孔底存有残留物,甚至出现缩杆问题,无法落实到相应的测试位置,给工程进度造成不利影响。
4 岩土勘察岩溶地基处治管理
4.1 提高取样以及勘察点测绘质量
如果通过岩土勘探得出的试验数据缺乏准确性,会给整个工程项目都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工作人员需要从自身入手,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够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时做到合理、科学,对任何地区的地质样本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顺利完成工作,为工程提供准确的勘察数据,进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岩溶的岩土勘察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勘测点进行加密处理,即缩小勘测点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尽可能地保证获得数据的准确性。而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不同,勘察手段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地质情况较好的地段,符合埋藏深度标准,则可以将勘察孔的深度减小。如果地形岩溶,就需要加深勘察孔。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来确定工作细节,也可以进一步地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2 严格遵守原位测试规范实施勘察
在岩溶地质地形岩土工程中,野外的作业会较大程度上受到温度以及其后影响,导致无法严格遵循规范制度来完成原位测试,无法保障勘察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相应的损失。例如在冬季以及夏季温差较大时,地深的温度以及其后差距通常较大,导致地表以下和地表以上之间的温度相差较大对于这种情况要求技术人员在勘察前制定详细的方案来进行试验。对地表上下的温度进行一定的模拟,通过多次的测量以及记录来加以对比,从而得出温度测试差异,为后期勘察工作提供准确数据。除此之外,如果孔底存在残留物,或者是出现缩杆现象,要在每次勘测完成后对仔细清理相应工具,避免影响下一次勘测。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岩溶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地基工程来说,提高勘察工作质量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勘察工作时整个工程安全性的基础和保障。基于此,要进一步完善勘察规范制度,加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新型技术和设备的引用,保障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磊. 覆盖型岩溶地基勘察与治理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
[2]尹国荣. 岩溶区勘察方法及桥梁桩基施工技术[D].中南大学,2009.
[3]邓家喜. 广西典型岩溶发育区路基基底勘察及处治技术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6.
[4]付朝东.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27(02):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