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在新模式下结合深圳具体某工程实例,叙述了项目报批报建工作的重点及难点、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及对报批报建管理工作的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报批报建;工作重点难点;反思与建议
一、研究背景
自2017年起,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及住建部颁发了一系列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政策及指导意见。深圳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将相关政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全过程代建模式。这种“全过程代建”既不同于传统的代建模式,也有别于全过程工程咨询。在项目实践中,报批报建的工作也遇到了可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结合深圳一项目实例对全过程代建模式下的报批报建工作方法进行探索。
二、案例简介
工程项目所处区域为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的大望梧桐山片区,建设内容包括片区内的雨污分流改造(城中村内正本清源、市政道路干管完善)及环保水务整治(人工湿地建设、生态河沟改造)。资金来源为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投资,概算批复35186.49万元。
三、全过程代建报批报建概述
2018年7月实行的《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深90”),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按照建设时序分为立项及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概算批复、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四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分为应办理事项和可能涉及办理事项,两类事项并行推进。于此同时,政府开发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要求报建单位通过该平台进行申请受理、资料上传、线上预审等报批报建工作。
四、报批报建工作重点
1.立项及用地许可
“深90”明确发改主动下达首次前期经费文件作为立项依据,项目在90前已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故此作为立项依据。
该项目自身具很强的独特性,一方面因为管线类工程不涉及独立占地,无需办理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及用地规划许可等相关用地手续,且在城中村内实施雨污分流,属于利用集体用地,不涉及相关规划;另一方面项目组咨询了区住建、规划等部门,此类城中村正本清源项目也无办理用地及工程规划许可的先例。
2.可研及概算批复
根据罗湖区有关规定,申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前,方案设计必须征求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意见。项目组征询了区环水局、工务局、交通局、街道办等部门意见并组织专家评审,将上述职能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在设计方案既能满足业主要求又保证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同步编制可研文本,最终可研批复总投资估算为35421万元。
在方案设计通过评审后,项目组积极与设计沟通进行初步设计,并同步编制概算。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且年底还有考核指标,要顺利完成工期目标十分困难。根据罗发改【2018】430号文,“2018年8月23日之后取得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项目,申报项目总概算在可行性研究报告范围内且建设内容及规模与可行性报告批复范围基本一致的,按程序实行告知性备案。”因为概算告知性备案要比审批至少快两周以上,项目组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最终以35186.49万元上报概算并取得备案批复。该项目作为深圳市罗湖区第一个概算实行告知性备案的项目,过程中发改局组织多方开会研究,确定了简洁高效的审批流程,这既是“深90”改革政策落地的现实写照,同时也为其他项目的报批报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3.施工许可
不同于其他常规项目,该项目参考同区此类雨污分流项目的处理方法,按照深圳市治水提质指挥部会议精神(深治水指【2017】1号文),按水利工程办理建设开工手续,由区水务主管部门办理开工备案。项目组向罗湖区环水局申请了开工备案并于2018年10月31日获准同意备案。
4.其他报建工作
除了上述应办理的审批事项外,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可能涉及办理的事项,在可行性研究或者初步设计阶段同步申请办理。项目组考虑到方案的稳定性,在初步设计完成后申请办理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河道范围内工程建设方案审批等相关事项。
因本项目尚在实施阶段,所以未涉及竣工验收的相关审批事项。
五、报批报建工作难点
1.代建单位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广泛认可
全过程代建模式中,甲方为发包方,将项目发包给代建方并委托代建单位按照时序程序办理各类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但在实际办理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基层人员疑惑重重需多方求证,甚至有些部门不予认可代建单位的主体地位。尽管各行政区都颁布了相关的代建项目管理办法并在代建合同中明确了代建单位在代建期内行使项目建设单位主体地位,但上述问题时有发生,对办理事项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2.对设计协调管理要求较高
因“深90”改革政策的实施,一些关键的审批节点前置,比如工程规划许可的办理提前到方案设计阶段;加之各审批部门不再对施工图的技术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和审批,所以提供给规划部门的报建图纸至少要达到扩初深度。这就要求代建单位对设计要有更严格的管理和更精确的把控,甚至要求报建人员具备一定的设计专业能力,为了不使方案发生颠覆性变化,必须加大与设计单位、审批单位之间的协调力度,确保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符合审查要求,设计进度满足报批报建计划。
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该项目从前期策划、过程推进及最终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问题,其中一个问题颇为棘手:关于质安监的监管介入。
根据市治水提质指挥部会议精神,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纳入水务行业监管,市、区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办理质检安检手续。但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以应按照区治水提质办11月9日下发的会议纪要([2018]1号文)中所有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由区住建局负责为由而拒绝受理;区住建局认为开工备案单位应该和质量安全监督单位统一且该项目已在区环水局完成开工备案,故不予受理质量安全监督申报。这种僵持的局面大约持续了一月有余,期间项目组积极走访相关部门,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在区领导主持的治水提质工作例会上确定,由区住建局将有资质的第三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名单提至区环水局,区环水局从中选择单位介入项目。直至2019年3月下旬才由区环水局确认第三方质量安全监督单位。
除此之外,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处于新旧政策衔接阶段,新政策改革尚未完成,旧程序仍在沿用;口径不统一,机制不健全的结果就是增加重复劳动,为项目组的报批报建工作带来许多难题。在这种外部环境下,项目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敢于提出问题并拿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积极协调沟通各部门,解决了许多刺手的问题。
七、后期建议与反思
报批报建工作自项目决策阶段开始,直至运营阶段,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生命周期,是项目合法合规建设的根本保障,因此也是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报批报建工作有点多、面广、协调工作量大等特点,而报批报建的进度则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推进。结合上述工程实例,有几点反思及建议,希望可以提高项目报建工作的效率以及提升代建单位报批报建工作的管理水平。
1.提高人员能力
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提高报建人员的专业能力是提高报建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这里说的专业能力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深化报批报建的专业知识,每个地区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流程,虽大同小异,但精通细节往往有出其意料的效果;同一地区的政策也会根据实施情况作出调整,这就要求报建人员实时更新储备库,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则是指具备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与规划部门谈设计,与发改部门谈造价,与税务部门谈财务,则事半功倍。
2.建立有效体质
建立高效简洁的体系,分类优化报建制度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报建工作开始之前确定负责人,分解任务目标,制定详细计划,逐层细化落实。做到主次分明,优先申报关键节点上的应办事项,并行办理其他可能涉及的事项。
3.加强协调管理
全过程代建单位可能同时具备设计、勘察,监理、造价咨询、招投标代理等多个资质,导致很多的工作变成了企业间的内部协调,这些单位提供资料的完善度直接决定项目的报建进度。加强对设计、勘察、造价等部门的协调管理,努力促使这种内部沟通成为推进项目实施的动力。
4.进行事前沟通
“深90”将办理事项的审批时限已压缩至极致,在正式申报前,最好能事前和审批部门的经办人进行沟通或者预审,否则方案一旦出现重大变化或者在审批时限内来不及纠正错误,办件将被退回,这对各种资源都是极大的浪费。
参考文献
【1】董卫涛,叶鹏飞.浙工大德清校区EPC总承包工程报批报建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20):94-96
【2】陈小娟.城市轨道交通报批报建工作管理的回顾【J】.《名城绘》,2018(8):10
【3】李巍,王华林,张赡.全过程工程咨询和深圳新代建模式--设计牵头EPC的渐进式发展之路【J】.《建筑设计管理》,2018(7):18-25
【4】深圳市人民政府令.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管理规定【Z】.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