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路桥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公路桥梁施工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规范化地进行施工技术管理,能够实现工程建设资源的有效配置,并有效地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合理对各项技术操作环节进行优化管理控制,切实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对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优化管理
引言
公路桥梁是我国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而施工技术管理对提高桥梁质量水平存在直接的影响,可以满足交通运行的需要。在实践操作中,充分的做好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优化管理,保证各个方面的工作质量达到要求,加强工程的质量验收管理,从而可以提升公路桥梁质量水平,满足当地交通运行的需要。
1.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1.1工程路基处理
路基施工能有效提升公路桥梁的稳定性,满足其承载要求。进行路基处置过程中,应注重软弱土等特殊地质基础的强化处理。现阶段,在一些特殊地质路段,常采用换土回填的方式进行加强处理,处理方式有重抛石挤密施工、灰土施工及土工格栅施工等形式。就排石挤密而言,要求其挤密方向从施工区域一端到另一端,同时添加的片石、块石应码放整齐;在灰土回填施工中,应按照“三七灰土”的原则,进行灰土的合理布置,提升道路整体的承载能力;土工格栅施工中,锚钉纵向搭接宽度不少于0.3m,同时整个施工过程不得出现格栅虚铺、漏铺、变形、断裂等问题。
1.2路面施工技术管理
路面施工技术管理中,路桥结合部位施工技术是项目技术应用的难点所在,为消除或减少桥头跳车现象,应注重路桥过度段结构的合理设计。现阶段,路桥过度段路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搭板设计的施工方式,在这一技术应用中,应结合项目建设要求,进行重力式搭板、桩柱式搭板和肋板式搭板技术的合理选择;同时,在搭板设置中,需注重其设计指标的严格把控。此外,对于搭板后背填筑物设计,应确保其压实程度保持在96%以上,以此来提升路桥过渡段乃至整个路面的施工质量。
1.3桥梁墩基础施工
桥墩施工技术管理中,首先,应注重地质基础的有效勘察,确保桥墩施工方式与施工现场地质、水文情况相符。其次,在施工技术方案设计中,应注重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即需强化桥墩直径、结构稳固性、承载能力的全面管理,提升公路桥梁结构承载力。最后,桥梁墩基础多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故而在是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式的有效规范,防治桥墩产生温差应力裂缝,影响整体应用质量。
1.4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施工人员在建设中往往会在其中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施工前期,应对钢筋的质量进行检验,既要保证钢筋长度、尺径合理,同时又需进行钢筋防锈处理,并确保保护层厚度的合理性。施工过程中,需结合工程设计标准及钢筋工程作业标准,对其绑扎施工进行管理保证钢筋密度合理,为后期混凝土浇筑创造条件。此外,需严格落实钢筋接头处理技术管理,保证焊接牢固可靠,提升公路结构承载能力。混凝土施工首先应优化材料检验技术的规范管理,集中对粗细集料、水泥、外加剂、砂子的品质、规格和用量进行检查管理。其次,在配比设计中,进行材料添加顺序及总量控制,确保配置材料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与密实度。同时在浇筑施工中,桥梁工程建设还应注重模板的合理使用,一方面,需对模板刚度和强度进行控制管理,另一方面,需做好模板衔接,防治出现漏浆现象。最后,应强化浇筑过程振捣控制,确保振捣的密实程度,同时加强混凝土工程的养护管理,确保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措施
2.1安全管理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因此,施工管理中的安全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安全隐患的识别与预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需要从施工的各个过程着手,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让所有施工作业人员都树立正确完善的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规定,保障施工操作的规范性。
2.2质量管理
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要根据工程的施工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从而确保公路桥梁的整体质量。所谓质量管理,即要求参与项目施工的全体人员都需要具备基本的质量管理意识,在施工的所有环节中都谨遵质量规范标准,对所有细节的质量都进行严格要求,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2.3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对于公路桥梁整体的施工管理而言也属于重点内容,其能够实现工程投资资金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成本管理需要从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着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极为重要,通过成本管理,有效控制了施工阶段的材料、设备与人员费用支出。
3.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的管理措施
3.1加强桥面铺装公路
桥梁在投入使用以后常常会出现路面与桥面的裂缝,如果出现此类问题,需及时采取必要的修复措施,否则,裂缝的扩大将引发公路与桥梁的结构损坏。路面与桥面在长期的磨损与挤压作用下,会逐步出现蜂窝与风化情况,维修过程中,需利用顶板保护、材料填补的处理方式.公路桥梁定期检查养护单位需要对公路桥梁的基础结构、路面桥面等加以检查,还需要对相应的交通设施加以检查,及时发现公路与桥梁使用中的问题。在公路桥梁的养护阶段,需做好定期检查工作,根据公路桥梁的工程规模、运营情况,确定检查周期,在检查过程中记录相应的数据。
3.2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以桥梁工程为例,通过预应力钢丝束与拉杆的设置,通过预应力张拉来改变梁体的受力结构,偏心预应力的存在使得梁体呈上拱状态,在此结构下,桥梁承载力远远高于原有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前。预应力筋布设包含了以下方式:直线布筋,虽然其设计与施工相对便捷,产生的摩阻损失较小,但是,梁体的上拱度极大;当选用钢绞线与钢丝束作为预应力筋时,曲线布筋下的受力更为合理。
3.3明确现场管理人员职责
清晰明确的职责划分能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从而为项目技术管理优化和质量优化创造条件。该项目施工技术优化管理中,建设单位依据质控控制计划,进行质量管理岗位的严格设置,并划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从管理过程来看,工程管理人员熟悉管理规范流程,其能严格遵循各项规定,认真开展施工技术管理活动,有效地降低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发生频率,提升公路桥梁施工质量。
3.4做好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在每道施工工序结束后,要按照技术标准来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如果达到要求则能够开始后续的施工。此外,在工程施工环节,要组织质检人员进入到现场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一旦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要立即进行整改处理,如果发现质量缺陷非常严重,则要停止项目的施工,在专业技术人员全面的深入分析与探讨之后,进行必要的整改处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施工技术优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实践过程中,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具体项目实际,进行各施工要素的有效把控,才能有效提升施工技术应用水平,进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推动我国公路桥梁工程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斌,仲先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2):262.
[2]刘凯敏.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2018(3): 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