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摘要: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创新,而各个领域的数据信息被不断的重视。在这样的大数据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大数据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在对企业大数据进行处理时,主要是分析其特征和不同数据间的界限,这需要按照企业的自身特点与数据进行比对,将数据与企业管理模式相匹配。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后,会提供更多的数据,也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一、大数据内涵概述
大数据作为一种先进的数据管理工具,其一般包含了对信息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内涵。以此作为基础,通过海量化的信息数据支持,得到具备一定关联性的信息分析,以此获得对相关事物的预测,获取其发展趋势。大数据具备海量化、多维化、高速化以及价值化等特征,受此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也因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理念是一次根本性的转型升级,其也为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方面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数据支持,是当下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企业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机制
大数据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其高效的信息数据处理为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唯有具备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与相应的传递系统才能达成最终的管理需求。但当前在部分企业中,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相对匮乏,未能与大数据的应用相匹配,缺乏信息生成以及传递系统。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所欠缺,很难达到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的协同性,影响财务部门对信息数据的收集,最终会导致信息分析产生滞后性。另外,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缺乏相应沟通机制也会对信息安全造成一定损害。
(二)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
对于大数据技术的掌握与熟练应用是当前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但在部分企业中,人才的匮乏仍是主要问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财务管理中应用范围狭窄等缺点仍多存在。企业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会导致相关工作难以开展,最终影响大数据在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三)信息安全及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的运用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提高了效率与质量,有效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但相应的,对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则有所增加。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并进行日常维护的过程中,如何维持软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又是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需面临的问题,避免软件在安全性与稳定性方面出现差池,是必须要着重加强的方面。另外,部分企业在建立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共享中心时,缺乏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未设立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一旦风险发生可能会产生应对缓慢的问题。
三、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途径
(一)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机制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加强信息化建设,形成信息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在此过程中,着重提升对资金的统一管理,做好资金的预算安排以及集中调度。对各项资金流转状况进行动态的跟踪与监督,进而及时发现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加强对财务人员徇私舞弊行为的预防,全面保障企业资金使用安全。资金集中管理机制以大数据为基础,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及时的了解资金具体动向,帮助企业全面掌握财务信息。在此过程中,加强系统管理的自动化、信息数据的远程采集与控制,要着重提高信息数据质量,保障其准确性与及时性。通过对各类资金的集中管理,进而全面掌握相关的财务信息数据,经由大数据分析处理,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信息服务支持。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建立相关的统一操作系统模块,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
(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在企业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发展与管理转型的大势所趋。
其对于财务管理的流程优化,将分散的财务管理集中化,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所体现的诸多优势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升了企业整体的信息分享与沟通效率。企业中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在财务共享中心中能良好实现,其能将客户信息、业务信息以及决策信息等进行高度的集成,并能够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实现实时的传输与共享;其二,财务共享中心能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在企业中,将各项制度进行统一化的管理,能大大节约管理过程中人力、物力支出。可有效的避免财务管理职权的分化与削弱,统一化的管理能更好的实现资金的核算与分配,避免下属单位私自进行操作。
(三)强化财务管理的网络化与虚拟化
基于大数据所开展的企业财务管理,能进一步实现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原本的手工财务处理方式已与当前时代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滞后性,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各类财务管理操作,进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网络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能使企业、政府以及银行之间形成一个有机交互的整体,信息从处理与反馈均可通过网络及时进行。在与政府之间可进行快速的税收业务,与银行之间进行资金的结算业务,当企业财务管理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全面实现网络化与虚拟化能大大促进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时效与水平。
四、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
(一)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
在企业中,基于大数据的财务管理要使其超越传统的财务管理范畴,与企业中的战略目标进行有效结合,从规划、预测、预算到各项财务信息分析评估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利用全面预算体系进行有效的串联,借由大数据对各项信息的全面收集与分析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可将企业经营的整体目标进行有机分解,以大数据对各个小的管理方向进行数据信息的掌控,维护企业的良好运营与发展。
(二)对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革新
可在原有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之上增加针对于大数据的管理部门,用以对财务信息数据、非财务信息数据等各类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其次,在原有的传统财务管理人员基础上,增设专门的数据分析人员,用以对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数据信息中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利润增长点与未来潜藏价值。从海量化的信息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为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方面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另外,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需更多的跨部门合作,数据信息更为多样化,对信息数据的处理需各部门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其中。
(三)全面加强信息数据的管理水平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财务管理,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以企业各类经济活动或业务展开的数据而进行的。对于信息数据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大数据下的财务管理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其应有职能。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其一,加强信息数据的收集。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依赖于企业各方面的数据信息支持,其是用数据展开各项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数据支持是其工作开展的基础;其二,加强信息数据的存储。大数据对信息的使用是海量化的,企业以此展开财务管理工作就需做好相应的支持。要在技术方面着重加强,数据库的服务器要有过硬的保障,以此来保护信息数据在快速膨胀的过程中系统不会发生故障;其三,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大数据的核心要素即在于对数据中潜在价值的挖掘。
五、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是当前信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大势所趋。企业要紧抓机遇,将各项革新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一一化解,将大数据科学、创新的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去,以此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志.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7).
[2]刘剡.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J].中国商论,2020(1).
作者简介:
王粒全,男,1994年10月28日,汉,四川省,在职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