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德州 25350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初期是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尤其是森林资源的过度浪费,虽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对生态平衡也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森林资源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只要实现了林业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确保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社会以及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与发展。因此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力度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主要是就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对于生态保护这一方面,森林资源发挥了他独有的作用,就是天然的保护屏障。不仅滋润着水土、起到防风砂的作用,还可以使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加应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其生态平衡。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森林的保护与管理方面,也要注重方式方法,科学地去管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
1.1森林资源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生态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但是,我国的林政资源管理体制有待完善。首先体现为林政资源管理体制发展较为落后,很多林政管理机构,虽然在表面上对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但是从思想上并未真正认识到林政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管理工作中缺乏监管,监管措施的针对性不足。其次表现在林政管理工作细节方面,如在林政管理人才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一些重点部门人员配置较少,人手不够,使得林政资源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最后表现为管理团队整体素质不高,并且管理员的自我教育、学习的好习惯并未养成,使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较低。一些林政资源管理部门为了节省人力和物力,岗位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政资源管理效率。虽然现在也有一些相关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但是其中的内容依旧不完善,存在漏洞,有时面对突发事件无应对措施,不能帮助工作人员很好地进行管理,甚至还让一些人有利可图。其次,因为条例规范的模棱两可,导致森林资源管理的各方都有争论,发展很不平衡,林业也并不能带来想象中的利益,就达不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1.2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在自然保护区缺乏相应的执法部门,同时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执法力度有所欠缺。与此同时自然保护区环境的保护既需要相关部门的管理,并且还需要社会群众的共同参与。然而有关部门在对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森林资源受到损坏。
2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2.1加大执法力度
联合林业、农业、森林公安、镇政府等联保委成员单位,组织专项整治行动小组,清查保护区中和周围存在的火灾隐患,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危险行为。首先通过采取集中检查、定岗守护等方式,加大巡查力度,扩大整治效果;其次,针对屡教不改、对森林保护区造成严重破坏并且拒不配合执法的人员,需要联合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以儆效尤,形成威慑力;对态度恶劣并对执法工作人员工作造成直接影响的人员需要由当地公安部门根据治安条例进行处理。
2.2加大宣传力度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管是在哪一个岗位,只有团结协作,才可以取得不朽之作。所以在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之后,我国也应该建立起一系列的森林保护制度。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通过人工造林等方式增加了我国的绿化面积。但是人工造林尽管可以使得自然保持生态平衡,但是林木的性质比较差,林木资源价值有没有办法与自然资源相比较。
所以在日后的工作之中,一定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高科技方式将森林资源的理论载入书本,以及相关新闻之中。只有大家都管看到了消息,意识到了森林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从而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管理奠定深厚的基础。
2.3建立监控系统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利用率较低,有关部门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制度规定对那些优先考虑个人经济利益的人实行制裁。首先,员工必须正确对待林业资源与经济利益的关系,适当加大对过度开发森林的制裁力度,建立以林种为基础的监测体系,确保企业管理的健全和有效。企业的发展必须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和森林经营严格控制。我国现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下的森林分类由于没有明确的布局,许多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使森林资源保护受到严重威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不同森林模式的森林分类与经营,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重点保护国家级森林区,普通林区还必须限制采伐。发展是今后工作的中心,企业应当在许可的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塑造林产品市场环境,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2.4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制度
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地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现状,制定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出台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确保森林资源管理与森林资源经营者的经营效益不受侵害。在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过程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确保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制定完善的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条例,避免因为森林资源武昌使用等现象的发生,影响森林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最后,全面禁止林区范围内的狩猎行为,做好当地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多样化生态系统的优势,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2.5推进林权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林权改革工作,围绕“搞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完善林权管理体制,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为使林权改革工作顺利完成,要打造公平、公正的林权管理平台,根据村、镇和区要求,建立三级联动的林权管理服务体系,组建一支林权管理队伍。如为了建立高效、安全的林业产业体系,某县探索林权改革之路,鼓励建立专门的林业合作社,农户自愿入股合作经营林业资源,使得林业资源逐渐形成规模。入社之后对林区实行了接近自然、接近生态的经营模式,实施标准化经营,进行科学、统一化管理,开创了林权资源管理新模式。
2.6更新林业管理办法和管理手段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观念是从管理方法和相关管理手段的角度出发的。完善管理模式与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是为了防止毁林,有关人员必须积极参与我国的的森林保护活动。提出工业资源观,提高林业资源节约观念。提升林业资源责任,是为了提高对森林资源的认识,首先需要定期召开工作人员会议,将有关问题纳入主流并提出解决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工作安排和问责机制。其次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部门的消防知识,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遵守森林保护规则,完善区域内的资源保护体系。
结语
总之,林业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相关部门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措施,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力度,为林业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君君.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种子科技,2020,3802:96+99.
[2]凌利.解析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9,24:156-157.
[3]杨志敏,杜仁学,杨志强.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