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郭金波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郭金波1 王金枝2
[导读] 摘要:现当今,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增快,一方面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化,另一方面却也导致城市与乡村之间差距的加深,对上述现象若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势必会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进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绊脚石。
        1.尚志市尚志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尚志  150600;2.尚志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尚志  150600
        摘要:现当今,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增快,一方面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化,另一方面却也导致城市与乡村之间差距的加深,对上述现象若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势必会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进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绊脚石。本文对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希望能够解决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建设美丽乡村,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一奋斗目标。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在科技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的城市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相比之下,农村的发展还比较落后。这种城乡差距的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要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必须重视城市战略规划,带动农村。国家还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重点是建设和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做好城乡产业发展协调,逐步建设城市服务一体化的基本国情。城乡规划建设应考虑到社会利益的长期平衡,不断提高城乡空间集中度,统筹城乡公共教育,医疗,就业和保险,不断推进通过城市实现农村和农村保护城市的双重发展。社会生态建设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1探讨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合理分配空间,促进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无论是从城镇建设方面还是经济发展方面,小城镇都呈现出迅猛发展之速,并且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经济出现持续增长:①有效利用城乡空间布局一直都是城乡规划的重中之重,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出适宜发展经济之地以及适合人们生活居住之地,并且合理布置整个城乡的格局,有效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不但对于协调城乡格局,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营造更为舒适轻松的生活氛围;②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城乡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其的合理规划,不但能够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对于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城乡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①在城乡现有的条件下,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对农村加以改造,促进城乡融合,可以加快农村招商引资的步伐,提高农村生活水平;②加强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促进完善农村林业、畜牧业以及种植业生态农业结构,能够有效缓解城乡出现的两级分化矛盾,同时促进农村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2城乡规划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2.1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混乱,监管不力
        因城乡规划建设涉及多个部门的利益,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上总会出现个别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现象。例如,一些城乡建设的承包单位为了一己私利,在施工中非法占用公共土地资源,破坏公共基础设施,给地方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和物力浪费。还有一些城乡规划的管理及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受到各方权利的干扰,导致各项制度和指令不能顺利和切实地执行到底。当地部分违章建筑的所有者,动用金钱或关系,与城乡规划管理人员长期周旋,逃避正常执法和管理。
        2.2城市规划建设缺乏专业型的管理人才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的支持。城市规划建设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这就更需要有专业型的管理人才来配合。只有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能力,才能够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有更好的建议,给城市规划建设有一个更好的保障。但是,我国在建筑建设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不少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过低,并且责任意识淡薄,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难以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人才的缺乏导致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阻碍了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以及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


        2.3政府职能不到位
        在进行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都希望通过加强职能,以此促进城乡规划空间布局设计的合理化、规范化。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政府职能与权利出现不相符情况,加上有关部门技术不过硬和制度问题,造成城乡规划出现各种问题,进一步制约了城乡的统筹发展。因而相关规划部门应当明确各关联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以此更好地协调城乡发展。
        3城乡规划中乡村建设有效策略
        3.1强化城乡规划建设中的法律法规约束力
        城乡规划建设是一项持久的、多方面综合的工作,需要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认识到其重要性,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相互配合来完成这项工作。因此,首先应进一步健全和明确城乡规划建设相关的法律框架和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行为准则;其次,要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奖罚手段,提倡多层面的监督机制;最后,注重对工作人员遵纪守法的岗位培训,以此来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标准化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也是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开始走向制度化和透明化的重要一步。
        3.2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在管理和操作过程中都十分的繁琐,这对于城乡规划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保证城乡规划建设能够顺利的实施,就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作为一名城乡规划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只有在具体的工作中自觉遵守相关的规定,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管理的能力。并且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经常不定期进行专业学习不断强化职业技能,开展专业的研讨会,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专业水平,解决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协调相关部门的利益,解决利益冲突
        以往在规划城乡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规划部门本身,一部分重要的权限也限定在既定的行政组织结构,如此便造成其他部门的职能利益遭到忽视。从而,许多城乡在进行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时,仅有规划部门在开展工作,而其他部门则不知所谓,从而造成城乡规划的综合性过低。因此,应当积极并实时调整城乡规划制度,注重多方面各部门利益的统一协调,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而配合规划部门的工作,让各部门主动踊跃参与到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过程中。
        结语
        在城乡规划工作中,乡村规划和建设不仅受到经济发展制约,更受到乡村单一产业结构影响,加之环境往往更加恶劣,相对城市而言面临的问题更多,也更加难以攻克,上述趋势致使城市与乡村规划建设逐渐拉开差距。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在乡村规划与建设工作中,结合乡村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做好规划设计方案,同时关注乡村农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加以优化,在改善乡村环境和村容村貌的同时,提升居民的素质和水平,从而推动城乡规划和建设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彭新唐.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J].广西城镇建设,2019(2).
        [2]王欣光.浅析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难点及改革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
        [3]朱富强.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法制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8(7).
        [4]陈静.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分析——以嵩屿小镇规划为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1):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