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典型地质灾害成因以及对于工程施工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硕 刘苏龙 沈佳鹏
[导读] 摘要:通过对多种地质灾害类型分析,本文重点研究山区地质灾害崩塌 滑坡 泥石流三种典型地质灾害,并进一步对他们的灾害特征和对工程建设的阻碍和破坏作用进行综述。

        华北理工大学
        摘要:通过对多种地质灾害类型分析,本文重点研究山区地质灾害崩塌 滑坡 泥石流三种典型地质灾害,并进一步对他们的灾害特征和对工程建设的阻碍和破坏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典型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成因;影响;
        一、前言
        众所周知,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六种类型,其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次数最多影响最为巨大的就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本文也是主要对于这三种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分析。
        二、正文
        首先崩塌是指地质体在重力作用下,由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边坡向下跌落,具有明显的落差;滑坡是指土体沿土层较为柔弱的平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重力破坏;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在沟谷或沟壑中产生的一种携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1)对于成因类型以及灾害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滑坡和崩塌的成因类似,都属于斜坡岩土体失稳造成的地质灾害,这两种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十种,其中降雨引发型、地震激发型、自然演化型以及冻融渗透型是众多原因中较为主要。对于崩塌来说,土体沿土层较为柔弱的平面滑动,滑动的土体大致形态保存较为完整,因此在灾难过后,有一定外部形态。而崩塌则无滑动的平面,崩塌的堆积物比较凌乱结构也比较复杂,崩塌的土体大多呈锥形。从运动方向上来看崩塌以垂直运动为主,滑坡大多为水平运动;从破坏强度来看崩塌的破坏作用都是急剧的,短促的和强烈的。滑坡作用多数也很急剧、猛烈,但有的则相对较缓慢;从发生地形上来看崩塌一般都发生在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泥石流的发生则更加依赖于地形地质,一般发生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地区。天然的沟谷为泥石流土体的流动提供了天然的“跑道”,使其更容易发生。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的规模相对于崩塌和滑坡来说都比较大,发生之后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比较严重。
        (2)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影响
        滑坡对于工程施工的影响:①采矿工程滑坡,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矿物大多来自于地下,而地下采矿活动在全球许多国家都发生了严重的灾害事故,主要表现形式有地面沉降塌陷、斜坡变形和水文地质变化。历史上发生的采矿工程滑坡很多,规模巨大的有加拿大 Frank 滑坡:是加拿大迄今最具灾难性的滑坡,该滑坡发生在龟山的东部,属于石灰岩土体崩塌造成的,崩塌矿物堆积面积达 300×104m2。该滑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矿场地下矿物被采空在加上矿场上层岩石的风化碎裂。②水利水电工程滑坡,水利工程的边坡与矿山的边坡大体类似,其高度和跨度范围比一般的人工边坡要大很多,由于水利工程对于山坡下部土体的侵蚀,导致山坡土体下部产生空洞,加上水利工程边坡的地势较为陡峭,所以就很容易坍塌发生滑坡。
        崩塌对于工程施工的影响:以贵州山区为例,由于贵州山区地形陡峭,山势较为险峻,所以崩塌成为了贵州山区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崩塌的发生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灾难性等特点。1995年,贵州省云岩区一小型采石场的矿山山体发生崩塌,由于山体土层厚度大,所以此次崩塌的土层较多,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据不完全统计,造成6人死亡,淹没许多台工程用机,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泥石流对于工程施工的影响:泥石流通常是由于强降雨引发山洪暴发从而发生泥石流,山洪流动带动旁边松散的泥沙、碎屑以及小型的石块就会形成巨大的泥石流,泥石流具有爆发突然、破坏力强等特点,因其规模较大,往往带来毁灭性的灾害。2013年由于连续性降雨在都江堰、汶川、北川引发超大范围的泥石流灾害,导致附近多个乡镇房屋倒塌,人口失踪,该次灾害造成约114亿元的经济损失。
        (3)对于地质灾害的防范
        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三种地质灾害是发生频率最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程施工影响最为严重的三种地质灾害,因此雨季对于该种灾害的防范是必不可少的:①从受灾人群本身来防范,要加强位于灾害多发地的人们对于灾害的防范意识,广泛科普有关地质灾害的知识。②成立地质灾害防范领导小组,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地区设立警示标志,提醒人们要提前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③查清灾害隐患,指定防灾预案,对于危险地带加大预防意识,对于其进行不定期检查。
        三、总结与展望
        崩塌、滑坡、泥石流都是我国甚至世界上发生频率最多,发生危害性最大的自然地质灾害,研究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我们在工程施工中的防犯与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处理和整治有重要作用。研究地理地质灾害可以增加山区的人民防范和规避的意识,在灾难来临前,提前做好灾难预警,从而减少人员的伤亡以及不必要的经济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王延平. 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2]崔鹏,邹强.山洪泥石流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02):137-147.
        [3]刘传正.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J].地质论评,2014,60(04):858-868.
        [4]刘明鑫. 贵州山区典型崩塌成因机制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5]杨顺,潘华利,王钧,陆桂红,欧国强,宇岩.泥石流监测预警研究现状综述[J].灾害学,2014,29(01):150-156.
        [6]张金来,潘广灿.桂西南碳酸岩地区1∶5万崩塌地质灾害调查方法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6):5-7+12.
        [7]余杰,李浦,胡凯衡,李华东.泥石流阵流的物质组成、流量过程与形态特征[J/OL].人民黄河:1-7[2020-06-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128.TV.20200518.1324.074.html.
        [8]刘鑫,邓广辉.川藏公路邦达至林芝段泥石流环境背景及激发因子分析[J].公路,2020,65(05):70-74.
        [9]林刚.山区公路边坡崩塌的成因及处理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20(04):143+145.
        [10]史立群,王浩,李东波.探析危岩崩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防治要点[J].中国锰业,2020,38(02):8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