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许龙祥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许龙祥
[导读]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身份证号码:13112419880505xxxx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建筑技术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使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在高程建筑施工中,主体结构是非常关键的施工环节,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项目,是主体结构施工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施工人员应当加强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提升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简要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主要类型,探究了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且城市化进程在持续加快,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建筑层数,我们需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分析。在建筑中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建筑高度的增加,对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稳定性提出较高要求,也明显增加了建筑施工难度。建筑施工团队需掌握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明确主体结构施工的重点、难点,还需把握好施工质量,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固性,提高高层建筑实用性、安全性,现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效果。
        1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主要类型
        1.1框架剪力墙结构类型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布置方便、施工方便等特点,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刚度和抗震性能,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一般这种主体结构类型多用于高层写字楼、酒店等建筑施工中,也可以灵活在高层建筑中合适的位置进行布置,例如采用主体部分采用框架结构,楼梯间或电梯间采用剪力墙结构,从而布置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1.2框架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这一结构类型具有比较好的抗压性和抗拉性,能够同时承受来自横向的载荷应力和纵向载荷应力。框架结构多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梁柱节点的受力承载模式,具有比较高的施工灵活性、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效率比较高、整体结构重量比较小、工程造价相对较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多种施工方式,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合理进行选择,一般为了缩短施工工期会选择采取梁、板、柱全部预算组装,然后现场进行浇筑的施工模式。
        1.3筒形结构类型
        高层建筑的筒形主体结构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施工技术,同样具有比较高的使用率。筒形结构是将筒体作为主要承重结构,能够有效的承受来自水平方向的载荷,自身结构具有比较高的刚性,同时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施工材料损耗较少,施工方便,筒形结构可以抵抗来自外力带来的扭矩,多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
        2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2.1充分运用计算简图
        在针对高层建筑结构方案实施设计的阶段之中,科学化应用计算简图来显著提高结构设计的精准性,从而预防设计方案之中发生参数方面的失误。比如配筋和尺寸参数假使有误,不但会致使之后计算结构发生失误,后续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设计安全问题。为了可以直接提升结构设计结果的精准性,在设计阶段中合理运用计算简图,由于结构设计工作尤为繁杂,因此在运用计算简图的时候还得要针对结构设计中的其他因素实施全方位考究,并依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宜计算软件,以显著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准性,确保结构设计人员可以更为高效化地完成设计任务。
        2.2 钢筋绑扎
        半成品钢筋经严格的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由专门的绑扎班实施绑扎,在绑扎开始前,需按照料单及图纸先行验料,在检验合格后,严格按照图纸与规范的要求开始绑扎。在绑扎钢筋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预留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不能存在负误差。


在留设保护层的过程中,梁底使用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砂浆及细石混凝土制作垫块,而柱与梁侧面都可使用成品垫块,通过垫块的设置把钢筋垫起,不可使用钢筋也不可用铁钉固定。另外,绑扎时使用的铅丝不能和模板发生接触。为避免钢筋在模板中发生偏移,需在模板上口使用专门的卡子对钢筋进行固定,卡子的设置按照 500mm 的间隔距离进行。
        2.3增强平面刚度的均匀性
        平面刚度的均匀性直接决定了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扭转破坏的程度,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全面考量结构中多个部分刚度的均匀度,而合理布置剪力墙也成为了人们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结构设计中也可将剪力墙集中设置在结构的一端,由于地震作用会产生较为显著的扭转效应,无法保证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故而工作人员应对剪力墙采取对称布置的措施,以增强平面刚度的均匀性。
        2.4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是最为关键的施工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体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制备质量,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理的水灰比,在保证水泥型号的前提下,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或者初凝等问题,避免混凝土质量降低的情况发生。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浇筑的高度和浇筑顺序。混凝土的振捣要控制好振捣时间和振捣速度,当混凝土不再出现气泡时振捣可以停止,同时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问题。振捣前要确定好建筑预埋件和钢筋的位置,防止在振捣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进行养护,根据施工区域的天气环境,喷洒适量的养护用水并铺设草帘等,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当出现混凝土裂缝时,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2.5创建有限元模型
        高层建筑设计中,需使用专业的有限元软件创建抗震分析模型,在创建有限元模型的过程中,要做好梁柱结构尺寸建模工作。对于附属构件,则应将其换算成质量,将其列入到有限元模型当中,有效减少有限元模型和结构受力实况之间存在的差距。此外,做好结构有限元抗震分析工作,对于梁柱等影响结构性能的部位,可采取专业的截面演算软件做好计算工作,保证截面强度,使其满足工程设计的既定要求,全面提升结构抗震设计的整体水平。
        2.6 模板的主要施工要点
        模板施工在建筑主体结构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固结和施工质量的优化至关重要。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对用于墙结构、梁结构和柱子等的模板材料进行选择和控制,必须对其进行加固,以确保模板表面的平坦,且要确保其无突起或明显的裂缝。还需确保外墙模板的长度比内墙模板的长度长,然后使用海绵条检查模板与墙体之间的附着力,以防止淤泥在浇筑过程溢出。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采用举升墙的先进模板技术,严格控制模板与钢筋之间的距离,并避免钢筋裸露。另外,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覆盖绝缘层,可以有效防止模板拆卸时的粘连现象,以提高对模板的施工效率。同时,还要减少拆卸过程中对模板的损坏,所以应特别注意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免雨天损坏绝缘层并影响模板施工技术的质量。
        结语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主体结构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性。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好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要不断优化技术,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质量,从而为整体工程提供质量和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2]于皓皓.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2):244.
        [3]秦军,阳巧玲.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居舍,2018(25):192+216.
        [4]刘顺先.浅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8(23):234-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