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鸡病防疫中应注意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胡海芹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政府部门已经越来越注重城乡经济的平衡发展,鼓励农村积极的开展养殖业就是弥补城乡经济差距的一个重要举措。
        盐城市响水县张集畜牧兽医站  224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政府部门已经越来越注重城乡经济的平衡发展,鼓励农村积极的开展养殖业就是弥补城乡经济差距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农村养鸡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鸡病乃是阻碍养殖生产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问题之一,需要养殖者及技术人员给予其高度的重视。鸡病的传播速度以及发病速度是非常快的,若是不能在早期发现并解决,就会导致鸡的死亡率上升,从而降低了养殖效益。想要有效的防治鸡病,就需要相关的养殖者及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防患意识,能够提前做好鸡病防疫工作,从而减轻养鸡业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将对农村鸡病疫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村鸡病;防疫工作;注意问题
        近些年来,大力推广与发展农村养殖业,将可以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从而促使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增强。然而在现今的农村养鸡业中,鸡病的发生却会极大的降低鸡的存活率,促使鸡场经济效益减少。农村鸡病具有种类繁多、发病没有规律以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一旦没有将其制止住,就可能会导致养鸡场的全部鸡都患病,从而造成巨大损失。再者,还存在大部分农村养鸡户防疫意识不高的现状,他们将鸡病的防疫工作都寄托于疫苗效果上,并没有采取其他的措施来增强防疫效果,从而也会导致鸡病的蔓延速度加快,从而提升鸡的死亡率。为此,相关养殖户与技术人员就要对鸡病防疫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要加强科学防疫知识与条件的提高,这样才能将鸡病防治得当。
        1、农村鸡病防疫的特点
        农村养殖鸡分为大型养鸡场集体饲养及家庭小规模单独饲养。所以在农村,鸡病防疫的特点也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大型养鸡场比较注重鸡病的防疫工作,在饲养的前期阶段,会积极地为养鸡场内的鸡注射相应的免疫疫苗,并且在养鸡场内定期使用药物消毒,防疫的效果也比较好;然而家庭式的小规模散养则根本就不重视鸡病的防疫工作,在鸡病的防疫方面可以说是空白。此外,即使是农村的大型集体化养鸡场也不能进行高效,彻底的鸡病防疫,这是由农村的天然属性所决定的。
        2、农村养鸡防疫工作需注意的问题
        2.1缺乏规范、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法
        众所周知,部分家禽疾病是无法单纯依靠消毒来解决,而最佳途径则是免疫接种,农村养鸡户也要增强防疫意识。但养鸡户却没有深入研究相关免疫流程与方法,片面的认为只要有免疫行为,无论是何种免疫抗体与疫苗质量,所以使得养鸡防疫出现严重问题。 (1 ) 免疫知识不足。在养殖中,如果需要免疫,养殖户就会到就近基层兽医站咨询,不会对症下药,使得免疫缺乏针对性。在此基础上,经过免疫后的鸡群极有可能存在传染性疾病,爆发后将造成严重损失。 (2 ) 免疫方法不正确。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但某些养殖户认为这样太麻烦,统一使用饮水免疫法。殊不知,其受时间、环境及季节等因素影响,对免疫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部分养殖户甚至不了解,不同疫苗有相互作用与干扰,亦或是不了解不同疫苗间的应激影响,从而导致疫苗效果降低或无效。
        2.2交叉传染防治问题
        由于农村养鸡户缺乏专业养鸡知识,普遍存在交叉传染问题。例如某养殖户购进了一批质量好的鸡种,街坊四邻前来观看。但由于前来观看的邻居并未经过严格消毒,就会引起鸡群交叉感染,爆发疾病。此外,鸡饲料管理不当,也会引起交叉感染。部分养鸡户饲料选购缺乏消毒意识,或看别人家饲料使用效果好,就盲目选用,更有甚者直接借用饲料,这种情况下,鸡饲料或转饲料编织袋等都会造成疾病流转,引起交叉感染。
        2.3缺乏消毒意识
        在农村养鸡工作中,消毒是防疫的基础,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发生机率,为幼鸡提供良好 的生长环境。但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养鸡户没有认识到消毒的作用,不重视消毒工作,就算消毒也只是对鸡舍表面进行消毒或清理,没有对鸡粪便进行深入消毒。在夏季气温高,极易滋生各类病毒、细菌及毒素等有害物质,不利于鸡群的正常生长。此外,由于农村养殖户养殖设备简单,一般消毒设备价格比较高,农户不会购买,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消毒,这种方法效果不理想,而且极易造成成年鸡死亡。同时对死亡的成年鸡没有及时消毒杀菌与无害化处理,病毒不断传播,引发大规模死亡。严重的化,养殖人员也会被传染此病毒。

一旦发生禽流感、霍乱及鸡瘟等传染病,为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及后期养殖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3、农村养鸡防疫工作措施
        3.1加大疫病防御宣传,增强防疫意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养鸡规模 1 3 益扩大,疫苗接种是鸡群健康生长的保障,必须要重视。只有在加强免疫效果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降低鸡群死亡率。相关防疫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为养殖户组织专业知识讲座,增强防疫意识,帮助农户掌握科学调度与病毒预防的方法,实现科学管理鸡群,及时清理鸡舍,确保其通风干燥,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此外,积极学习先进网络养鸡技术,帮助养殖户掌握科学饲养技术、为鸡群健康生长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正确防疫、科学饲养目标,全面做好养鸡防疫工作。
        3.2重视消毒
        农村养殖户要重视鸡舍卫生防疫,定期对其进行认真消毒与检查;重视细节检查,要全面。在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可在鸡舍门口设置消毒池,并盛放一定的消毒液,便于鸡舍消毒。对鸡舍食槽与水槽做到每日清扫,及时清理粪便,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洗。在检查中,工作人员要认真观察鸡种状态,及时隔离救治疫病征兆的鸡种,不能因小失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3科学用药
        在农村养鸡工作中,疫病感染机率较高,因此养殖户必须要重视疫情防治。养殖户要根据养殖场所在地易发疫病类型,提前做好防治,根据流行疫病特点科学制定免疫工作计划是首要任务。科学选择接种免疫疫苗,提高鸡种疫病抵抗力。此外,如果养殖场内没有发生疫病,则无需给鸡喂药,如果有鸡群患病,也不能盲目用药,要向兽医咨询后并确诊下药。为了增强鸡群免疫力,要增强鸡群硬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物质,为鸡群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3.4建立科学防疫体系
        对于农村养鸡防疫工作而言,这不单纯是养殖户的事情,同时也是政府长期坚持的工作,严格实施科学发展观,促进各地区政府特别是乡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充分发挥基层兽医机构的作用,贯彻落实基层养鸡防疫工作。不断推进兽医体制改革,满足农村养殖户需求,采用科学养殖法,以此促进农村家禽养殖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3.5积极的培养兽医专业人才
        想要有效的提高农村养鸡户的防疫工作效率,就必须要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高质量的专业兽医人才将有助于加强农村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地基层兽医站就需要积极的与相关专业院校进行良好的合作,从而利用高校教学来培养出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较强的兽医人才,并将这些优质兽医人才合理的配置到各地区防疫工作岗位中,这样不仅可以充分的发挥出他们的作用,还经有助于提升各地区的防疫水平。此外,还要定期对这些专业人才进行培训,制定合理的专业知识考核制度,以便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防疫知识,促使他们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得到增强,为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积极的推动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对于农村养殖业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农村养鸡规模与质量虽然得到了充足的提升,但是在鸡病防疫方面却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相关养殖户在管理与防疫手段的使用上还是存在错误操作的,这就会致使鸡病防疫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防疫效果得不到提升。为此,农村养殖户就要采取先进的养殖模式,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鸡病防疫方面的知识,通过科学的饲喂来降低鸡病的发生率,从而为我国农村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农村鸡病发生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 范颂,邓碧珊.  养殖技术顾问. 2014(03)
        [2]浅析鸡病防疫中应注意的问题[J]. 邵常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11(11)
        [3]鸡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 雷刚,解忠国.  吉林畜牧兽医. 2015(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