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润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的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面对当前大数据、网络技术的引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排水监测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60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的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面对当前大数据、网络技术的引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下面文章及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
        关键词:档案信息;信息资源;资源建设;建设原则
        引言
        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技术对现有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对档案馆综合服务指标进行整体性提高,已成为每一位档案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当今企业档案馆的主攻课题。全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将成为档案工作的全新目标。
        1开发利用数字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意义
        科研档案是科研生产活动过程产生的真实记录,是促进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和依据。而开发利用科研档案:第一使得科研成果直接转化社会生产力,给人们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科研人员在查阅相关的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拓宽思路,从中产生新的研究项目;或者通过借鉴对原有的科研项目中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突然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的方式。每个科研项目的研制成功,要经历课题论证,课题研究和课题鉴定三个阶段,必然就要查阅、借鉴大量相关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料,而科研人员在查找科技档案信息时希望更加方便、迅速及时的查询到最新的科研信息,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以及该领域中的最新理论或研究方法。这就必须加快对数字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
        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在具体实施整合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将档案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给利用者,并按需实现共享。同时,需要根据用户需求作为出发点,针对档案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并开发出一系列的档案产品,以此来满足不同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全面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增值。第二,安全性原则。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还要重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为了能够维护好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则需要重视网络防火墙技术、网络杀毒软件、加密技术和跟踪检测技术等的应用,避免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成果被盗。第三,共享性原则。由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档案部门在数据库建设上存在标准和数据格式不一致的情况,这就增加了档案信息共享的难度。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则需要建立标准的档案数据库格式,还要协调各档案部门工作,实现档案部门之间档案信息的相互利用和补充,为统一的档案信息系统的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对策
        3.1强化档案资源整合意识
        实现企业档案资源共享就需要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档案意识,确保档案部门可以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门,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在利用馆内完善的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可以为不同需求的利用者提供更为有针对性、更为人性化的资源共享体验。
        3.2完善并优化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数据系统
        近年来,国家档案局针对档案管理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文件,并已经逐步开始执行。但是由于我国数字化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在数字化技术、思想方面存在很多欠缺,其档案信息资源系统的发展尚未成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前文提到,在数字化大数据库的管理模式下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那么该数据系统的建立过程及实施过程也不会很顺利。现阶段,我国及各级政府已经开始以数字化大数据库为中心对档案数据进行管理,这样的层层连接、环环相扣的管理模式对数字化大数据库的建立及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完善并优化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数据系统对于数据库的发展的影响也是尤为重要的。

另外,除了政府管理层面,在档案管理的有关部门及企业内部更需要不断地总结、反思和优化。
        3.3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市场化
        档案信息产品的市场化是档案信息服务于科研生产的特征,也是有别于传统的档案服务业和咨询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科研档案信息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原始的信息,在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让科研人员在试验研究中少走弯路,开拓思路,因而科技档案信息具有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科技档案信息是试验生产实践等活动的原始记录,具有历史性、真实性的特点,逐渐成为高校、企业在科研活动、产品研发等中需要借鉴参考的重要信息资源,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受到高校和企业的青睐。许多科研单位经过科技人员努力,拥有多项专利、科研成果,把这些进行转化即服务科研生产,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又提高收入,还调动积极,从而使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深层的挖掘和开发,为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
        3.4选择适当的整合技术和网络途径
        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需要以技术和网络作为支持,因此在具体整合工作开始之前,需要选择适宜的整合技术和网络途径(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与整合标准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作用,积极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实现档案信息的增值。同时,还要积极构建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建立档案数据库,进一步优化档案信息网络环境,保障档案网络信息的安全和稳定。另外,还要通过不同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网络合作,加快开发资源共享功能,消除档案信息孤岛现象,全面提高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
        3.5实现资源共享
        企业档案信息的共享、资源的整合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不但有利于保存档案信息资源,也能够为企业经营与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从而推动企业的深度合作。然而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信息化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实践。
        3.6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既能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又懂得档案学相关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培养和引进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对于原有的档案人员,他们掌握档案学的基本知识,工作很多年,也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加强他们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化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应用技能和水平。通过不断充电,拓展视野,熟悉了解科技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知识改进档案工作。档案部门在开办档案人员培训时,除理论方面的培训更要加强实际操作培训,而且实际操作是关键,历年来每次档案培训只有理论缺得实地考察与操作,这也制约档案人员动手能力,因此今后档案部门在办理培训时,从档案人员实际所需出发,改变培训方式,让档案人员真正学到实际操作方法而不是闭门造车。其次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指导促进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科研生产服务提供更好。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技术、云存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企业对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新时代企业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企业大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求企业能够发挥大数据优势,提高资源整合效率,采用正确方法,实现企业档案资源整合的整体水平,以发挥档案价值优势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曹孟君,李青涛,曹吉昌.基于多源技术融合的城建档案管理服务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城建档案,2019(3):10-12
        [2]连志英.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数字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构建[J].档案学通讯,2013(5):49-53
        [3]张倩.信息时代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