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1800
摘要:当前,行业深化改革快速推进,在市场、政策、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程总承包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项目数量和规模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转向承接工程总承包项目,开展工程总承包实践。过往专注于“施工”,而现在“设计、采购、施工”集于一身,总体策划能力不足、资源积累储备不够、各专业间难以协同、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接踵而至。如何构建起与工程总承包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克服短板弱项,发挥工程总承包科学配置资源、提升工程品质、有效降低成本、缩短建设周期等优势。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管理技术
1工程总承包相关阐述
工程总承包作为工程业主为了实现建设目标而采用的承发包方式,也就是业主委托建设单位,借助合同规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工程承包商。如今,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十分广泛。
该模式的优势:(1)可以简化业主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资源占用成本,有助于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2)将总承包、施工承包、分包的结构体系重构,转变为单一向规模经济体系,可以更好地组织结构化经济规模。(3)工程总承包形式更加贴合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打破传统的建筑垄断情况,更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
2工程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市场问题
我国建筑市场运营规模庞大,各个环节都具有特殊性,专业分工比较合理和具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面临条块分割不规范等问题,从工程设计到施工建设,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不利于总承包项目的顺利进行。并且,在总承包市场准入机制上,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即便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对从事工程总承包工作的企业设定了相应的市场准入标准,但是会导致部分限制因素逐渐减少。由于当前我国总承包市场行为不规范,在实际中,即便我国在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但是长时间以来,我国现有的工程总承包法律制度不完善,无法给工程总承包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法律支持。
2.2业主问题
首先,业主方认可度相对偏低,市场发育有待完善。国家相关部门在开展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前,工程中施工设计、施工材料采购等均由第三方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将导致整个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建设、材料采购等环节脱节。在出现问题时,由于职责分配不清晰而无法及时将问题处理,不能找到相关负责人,只能由设计部门、采购部门及施工部门共同承担。这种传统化的工程承包模式,虽然能够让整个工程项目各个部门之间充分合作,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在实际市场中,由于业主方没有认识到总承包模式给其创造的效益,也不认可设计部门、施工部门具备的工程总承包资质,使得市场注入机制在实际应用中将会面临各种阻碍。除此之外,在执行工程总承包方法时,业主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范操作,存在不正当行为,从而引发各种问题。
2.3承包商问题
首先,总承包项目管理机制不完善。总承包项目中,涉及各方面工作内容,所以对工程项目提出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结合当前我国总承包项目管理情况来看,对现有的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要求比较高,且长时间以来,我国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和西方国家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其次,总承包项目模式下的承包商内部运营管理体系不全面,总承包模式功能不齐全,无法给后续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最后,承包商管理基础比较薄弱,总承包管理人员数量较少,不利于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影响总承包管理水平的提高。
3工程总承包管理技术措施
3.1总成本管理技术
由于我国总承包承发包模式主要是采用了总价包干模式,因此成本管理是总承包管理的重要内容。总成本管理有助于减少设计变更、工程矛盾,甚至可以做到零洽商,有助于工程建设成本控制,避免因为返工、停工等问题增加资源成本投入。总承包负责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所有成本,包括设计、施工、构件生产、材料采购等,优化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沟通效率,联合制订科学的成本规划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保证成本投入最优,这样在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目标的同时,最大程度上节省开支。
3.2设计采购施工统筹与协调
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不仅融合了工程设计、构件生产、项目施工,让三者有机融合,还为项目建设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注重工程建设质量、成本、进度,让每个管理体系互联,构成统一、集体的管理模式,大幅度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所有项目管理的人员均可以同步获得工程信息,如设计人员、构件生产人员、施工管理人员、采购人员等,各个部门根据所得信息尽快反馈,总承包根据反馈结果对计划方案进行调整,尽可能满足多方需求,让总承包管理效益进一步提升。
3.3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作为项目最终的落实阶段,也是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核心内容。总承包单位要与主管部门做好对接工作,开展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备案申报等工作。根据主管部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工程需求,除了要实现施工质量、进度、成本任务对接,还要满足安全环保施工工作要求,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全面贯彻执行,同时负责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监督控制。定期组织各个区域管理人员召开工作总结会议,集中解决施工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加强信息沟通,为后续资源协调、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总承包商时刻注重与政府主管部门、监理方、建设方沟通工作,借助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度,总承包或授权管理部门全权代表,贯彻上级管理部门、建设方、建立方下达的施工指令或施工标准,第一时间组织分包单位负责人、设备材料供应商按照标准指令开展各项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总承包商或授权管理部的服务主体是业主,因此要按照业主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安全以及文明环保加强管理,加强各个分包商的统筹协调工作,如规划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施工材料排产、材料进场检查流程等,保证各项工作都符合合同标准,更加顺利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3.4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水平
施工人员是工程项目中的基本单位,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决定了工程质量水平。因此,要想提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并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意识。首先,为了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质邀请各类专家开展知识讲座,初步实现提升工人施工技术水平的目的。对于工程质量管理来说,对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人群进行质量管理,则其更能够理解质量管理的手段及目的,并给予高度配合。因此,提升施工工人专业技术水平是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此外,还可以适当提高施工工人的准入水平。当施工人员中有一半以上具有足够专业度的人员时,其剩余部分工人则会产生应得积极学习的动力,通过工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来实现提升施工工人专业素质水平的目的,此种方式更加温和,且容易被施工工人接受,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提升施工工人专业素质水平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结语
随着我国项目工程数量的逐渐增多,项目质量问题成为大多数人所关心的问题之一。良好的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不仅对提升项目工程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其项目周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也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为了保证我国民众有一个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提升我国总承包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在今后的发展之路中,工程项目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对总承包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
参考文献:
[1]马小霞.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J].中外企业家,2020(10):62.
[2]张静鑫.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08):198-199.
[3]朱桂红.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J].国际公关,2020(0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