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住房和建设局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工作,涉及到企事业单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核心问题。而我国传统文化作为孕育中华民族的精神沃土,我们应该积极去探索传统文化侧供给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与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政教育;供给侧
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世家等数百种,其中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提倡积极加入世贸组织,让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而不是避免消极的出生态度。儒家文化虽然离不开为一姓封建君主服务的出发点,但客观上也提出了许多普世价值[1]。
(一)为人友善
儒家主要是把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放在第一位,也即是人的精神层面修养问题。因此,人格修养成为衡量和评价一个人为人好坏、品行高低的主要参考指标。同时具有修养的人一定是一位宅心仁厚、待人友好的人,人与人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平等,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随心所欲;人只有善待他人,才能被他人善待。孔子一生都在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是把人格修养放在第一位的楷模,最终才能让他自身修养成为达到圣人的高度,成为别人的学习榜样[2]。
(二)爱国孝亲
我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国同构社会,人民对于祖国有着非常深厚的眷恋之情,此种眷恋之情平时表现并不明显,大部分表现在对家庭长辈的孝亲方面,而当外敌侵入国土,民族面临危亡或自然灾害等方面爆发时,就会表现得特别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孝亲尤为重视,因此孝亲与否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品格如何的重要评价参数。传统的孝文化强调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三)诚信敬业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更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诚信做人、诚信敬业,是为人不欺、言行一致,对所从事的事业表现出一丝不苟,坚持应有的职业道德操守,做到童叟无欺,要不然工作就无法很好开展,甚至面临无法生存之境地。孔子指出:“民无信不立”。一个国家的人都不讲求诚信,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尔虞我诈的不良社会局面,整个国家必然走向衰败并最终轰然倒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历无数的磨难而没有消亡衰落,正是依靠中国人民的信守承诺,对所从事事业的矢志不渝。这种诚信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为质朴宽厚、公正廉洁、见利思义、言行一致、慎独自省等精神层面的修养[3]。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的缺位表现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不然就会造成崇洋媚外,形成民族虚无主义。然而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未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一定程度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导致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缺位,如个人修养不够,缺乏与邻为善精神、责任担当不强,缺失应有的家国情怀、诚信意识不高,缺少相应的职业道德操守等等。因此,非常有必要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
三、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功能
( 一) 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承载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伟大工程,承载着培育人、塑造人的重要使命,其主要功能是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价值取向相似性,如近年来“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在培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4]。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渗透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渗透功能具有双重维度。首先,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要牢牢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并将其作为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行动指南。其次,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义丰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科学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比如,有些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费了心思、下了功夫,并将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等元素进行了合理利用,以 LED屏、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漫画、简笔画等形式进行了呈现。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领略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在无声无形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构建了一个优良的精神世界。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构建
我们已经能够清楚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关系。要通过两者互动模式的构建,实现创新发展,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找到一条新的互动之路[5]。
(1) 理论建构
第一,辩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品质。但是,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地方不值得现代社会。例如,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已经不适合人们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科学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其精华,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二是探索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因此,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国经典著作,找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
三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兼具政治性和文化性,这就要求我们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自觉遵循文化教育规律,注重不断拓展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教育学本身就吸收了教育学、伦理学等知识,重视其文化价值不仅可以增强其时效性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修养。
(2) 具体做法
首先,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整合各种文化元素,在学习和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借助作品展览、革命区活动等实践活动,突出文化的教育功能。二是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智能设备,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多样化论坛,为人们提供新的交流渠道。最后,坚持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工作,凝聚爱国主义思想,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
五、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表率。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弘扬新思想,坚持发挥教育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文化,通过理论和实践共同推动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雨涵.传统“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4):138-139.
[2] 刘怀东 .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 ,“六结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J]. 河南教育 (高教),2014(2):63-64.[2]范芹,范国华 .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S2:9-11.
[3] 陈小环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农林教育版 ),2015,17(6):52-56.
[4] 梁欢, 曾媛, 孟丽.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整体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J]. 才智 ,2015(7):122,124.
[5]范芹,范国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S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