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公共设施运营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市政工程不仅影响城市形象,同时也关乎着民生。在市政工作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基础工程性能,确保市政工程保持长时间使用寿命。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适应性较强,可以应对大部分地质条件,是市政工程建设中较为理想的基础施工工艺。本文就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重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引言
钻孔灌注桩主要按照埋设护筒、钻孔清孔、下方钢筋笼以及灌注混凝土的工序施工,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这些关键步骤,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现对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探讨如下。
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优势分析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阶段,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优势和价值非常明显,可以在地基建设中,有效的对其承载能力进行提高。同时,在施工期间,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科学的应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压降土壤的密度,从而让地基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进而为后续施工工作开展提供保证。同时,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应用的范围很宽泛,工艺简单且安全,即便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也可以应用。此外,无论是在建筑工程中,还是在道路桥梁的地基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施工都是非常基本的基础措施,能够对很多工作环节进行优化,规避了施工问题的同时,也提升施工的效率。因此,随着人们对物质方面需求的提升,在工程建设阶段,应该加大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视,严格的依照施工技术要求以及规范进行。
2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1准备工作
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现状,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旋转钻机成孔,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置换法清孔作业,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需要事先掌握这些施工工艺特点和要求,做好施工方案会审工作。施工单位要选择专业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定期开展人员培训、考核,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必须要提前掌握。施工材料进场时要严把质量关,需要对材料合格证、生产地、规格、型号等进行检验分析,各个参建单位负责人员质量验收完毕合格后方可入场。在设备方面,要确保设备性能能够达到施工标准,根据基础工程量确定设备数量和规格,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完善施工配套设备以及水电系统,保证可以正常开展施工工作。
2.2泥浆制备
在施工现场,应配置泥浆制备池和用于回收的储备池,其池体本身应具有较高的防渗能力,通常情况下,泥浆池的容积应保持在钻孔体积的1.5~2倍。泥浆制备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设备:一种为泥浆制备用的搅拌机,另一种为水力搅拌器。前者的处理对象通常为膨润土,后者的处理对象通常为黏土粉造浆。通常采用的泥浆制作方案为:采用膨润土+CMC制浆,其能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有效固结土层的孔壁。
2.3钻孔与清孔
钻孔施工之前,要事先规划好钻孔顺序,对钻机移动距离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还要注意各桩孔施工不能相互影响。护筒埋设完毕后,在设计好的孔位上定位钻机,采用线锥与经纬仪确保垂直效果,将护筒压好。随时添加泥浆,检查成孔偏斜情况。当采用冲抓式、冲击式钻机施工时,其震动较大而影响附近土层,从而对临孔的稳固性造成影响,这就要求钻孔完毕后及时进行清理,尽快下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当钻机到达设计位置时,停止钻进,钻机与孔底距离控制在50-70mm左右,钻机转动3min,换浆清孔从而将孔壁清理干净。其中泥浆中的含沙量应严格控制,孔底残渣沉淀厚度不高于100mm。清孔、钻孔施工过程中会溢出泥浆,这就要求合理地进行泥浆排放,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排浆方法将泥浆排放在指定位置,从而减少周围环境受到的影响。
2.4钢筋笼施工
(1)钢筋笼制作。所采用的钢筋材料类必须要有合格证明、力学特性达标,提前进行验证,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制造钢筋笼。
钢筋托架要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固定环方法制作加强箍,这样可以同时保证直径、外形达到标准。主筋、箍筋要采用绑扎连接,主筋和加劲箍通过电焊连接。成型钢筋笼应处于平卧状态,在平整的场地中堆放,不得堆的过高,两层即可。分段制作时,每段制作长度不得大于13m,采用双面搭接方法焊接。每段钢筋笼之间采用错开电焊方法。将吊筋悬挂在上空位置,通过焊接方法固定钢筋笼主筋和底部。在加劲箍、地面接触位置采用方木垫上,可以减少沾土量、防止受潮。制作完毕将钢筋笼运输到施工现场,避免运输过程中磕碰问题。(2)钢筋笼安装。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要对钢筋笼质量进行检查,对准上下两节笼,相同平面主筋不得超过全部主筋一半。如果钢筋笼无法顺利入孔,不得强行改变钢筋笼外观,需要检查外观找出问题并修改,之后再下孔尝试。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得低于50mm。采用保护层垫块,竖向距离间隔2-3m设置一道保护层。垂直吊放钢筋笼,慢提慢放,避免钢筋笼碰撞,确保整体性、完整性,快达到桩底时,要更加注意,避免出现扭曲问题。
2.5钻孔混凝土的灌注技术要求
在开展混凝土灌注施工阶段,需要保证埋置的深度大于1米,并能够将导管底部全部填充。通常,当混凝土拌和物在运输到施工灌注地点时,需要检查其均匀性,明确坍落度等一系列问题。如若存在不满足灌注施工需求的情况,那么需要再次的开展拌和工作。如若再次拌和仍然不能够满足灌注需求,那么坚决不能够再利用。同时,第一次进行拌和物下落以后,应该保证灌注工作保持连续性。在灌注阶段,其导管埋置深度,一定要小于6米,但是大于两米。
3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与对策
3.1钢筋笼上浮
在浇筑环节中,有可能出现钢筋笼上浮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浇筑中混凝土会顺着孔壁上升,钢筋笼周围会产生上升浮力,再加上混凝土由下到上的压力,从而导致钢筋笼上浮。针对此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严格控制导管埋设深度。如果导管埋设过深,则孔壁四周混凝土上升距离越长,提高了钢筋笼上浮几率。所以要不断检测埋管深度,控制拔管速度。(2)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不得过小。如果坍落度小,会降低流动性,混凝土流动会靠近孔壁上升,提升了对钢筋笼的摩擦力,导致钢筋笼上升。通常坍落度要控制在20-21cm左右。
3.2埋钻与糊钻
泥浆过稠或者进尺过慢将会引起埋钻与糊钻而对施工进程造成严重影响。这就要求严格控制钻进系数,合理选择钻机,确保液流顺畅,从而控制钻进速度。
3.3导管堵塞
如果在漏斗中出现了混凝土离析问题、内部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等,会增加导管出现堵塞的几率。针对导管堵塞问题,要先将导管拔出,之后猛插导管即可打通,但导管下口深度要高于原来位置。
3.4断桩或者桩身紧缩
断桩、缩颈、桩身紧缩都预示着桩基施工失败,其常见原因包括施工不规范以及地质条件差。灌注混凝土时,不能有停顿,加快浇筑进程,缩短停孔时间,及时核算。除此之外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比较严重的进行补桩,采用小直径桩身代替从而提高承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有效强化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便捷性、整体性、质量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钻孔灌注桩技术要求,掌握每个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从细节出发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发挥钻孔灌注桩工艺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和喜.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999-1000.
[2]洪国华.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4(19):197-198.
[3]张伟雄.论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8(1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