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72319851214XXXX
摘要: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装配连接最终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构件。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主推的建筑形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不仅能够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还能实现施工的机械化,能够有效顺应国家的发展方向。本文就主要对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对新型施工技术的需求也就不断的加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效率,还能保障工程质量。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优点
1.1施工高效的优点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正式投入工程现场进行应用之前已经制备完成,可以直接进行使用。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再进行构件的现场拼接工作,只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做好构件的连接和安装工作就可以,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还有效的缩短了工程建设的时间。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过程中,除了要按照设计图纸做好安置工作,还要对材料的拼接工作进行重视。对这种施工方法的应用,在节省建筑材料的同时,还能省去很多施工步骤,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工程建设的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这种施工技术还能够于企业多种工艺进行结合使用,共同完成工程建设工作。
1.2绿色节能的优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另一个优点就是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在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运用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预制外墙板技术,这样一来就能够节省墙板的使用量,节约工程材料成本,降低木材的使用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做需要的构件都是提前加工好的半成品或者成品,因此在进行预制件制备的过程中,就降低了对材料的使用需求,并且由于预制件多为小构建,因此也就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噪音污染。另外,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减少有害物的产生,能够起到很好的环境保护作用。
1.3施工简单方便的优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运用,可以使施工更加高效和便捷。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借助预制外墙板技术进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利用方木进行外围封闭、建筑装饰、室内砌筑等多项工作,为施工人员的施工的顺利提供便利。同时,可以进行预制构件的发批量生产,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就看可以对这些提前生产好的构件进行直接的使用,因此就能有效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速度,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保障。
1.4施工成本较低的优点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运用,能够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因为施工构件大多数都是在工厂中完成的,在工程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只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安装步骤进行讲解和现场指导就可以,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不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不仅能减少人工成本,还能节省材料成本,降低了工程造价。并且,人力的减少还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减少的整体效益。
2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做好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存放工作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与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存放有关。在进行预制构件运输的过程中,要与构件的形状和此乃功能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在运输车辆中必须设置专用的支架,以此来确保装车过程中构件不会发生移动问题,并且,放运输车辆到达施工现场后,为了方便装卸和吊装,要尽量选择比较宽阔的区域。在进行预制构件存放时,要对存放时间进行考虑,保障存放期间构件的安全稳定性。一般情况下,需要将预制构件放置在软布或者木头材料上,要防止构件与地面直接接触。
2.2预制构件的生产技术分析
2.2.1对模具方案进行明确
在对模具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模具的使用率、生产效率等因素进行考虑,并且根据构件的构造形式来对具体的模具方案进行明确,同时还要对实际工程的构件种类、需要数量和施工进度等进行了解。
2.2.2预埋、预留工作安排
装配式构件中有例如吊件、连接件、管线等多种预埋件。在预制构建是,要对定位埋件和预留位置进行注意,通常情况下,要在构件收光面中进行预埋吊件和连接件的布置,并固定在侧模的悬挑梁中,做好准确的定位。并且,在进行混凝土振捣的时候,要做好对预埋件的保护工作,避免预埋件破损和进降问题的发生。
2.2.3预制夹心保温板生产
在对夹心保温外墙板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要做到内叶墙、外叶墙、保温层能够一次成型,同时还要用可靠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形成一体,这样就减少了外墙保温的施工步骤,还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同时还能使保温层、外饰面和建筑结构的寿命周期相一致。
2.2.4预制带饰面构件制造
预制构件外饰面能够与混凝土成型施工同时进行,在进行构件的生产时,要把外装饰材料反向铺设在模板中,之后再进行钢筋笼的悬挑和混凝土的浇筑。再进行铺设的过程中,要用胶纸进行面砖的连接,构成砖片,有针对性地根据模板上画好的基准线将砖片反向铺入模具中,并用双面胶做好粘贴工作,同时对于砖和砖之间的缝隙可以用海绵条进行填充。
2.3装配施工技术
2.3.1构件的吊装定位
进行装配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吊运钢梁、接驳器、索具来进行吊装,为了对不同构件的起吊距离进行适应,吊运钢梁需要设置多组对称的吊耳。接驳其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构件和索具的连接,底座、安装孔和螺栓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再构件吊装工作完成后,要在底座进行限位装置的设置,并以调节斜撑作为临时支撑系统。同时,传力构件要在连接部位的浇混凝土、灌浆料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临时支撑的拆除,在进行吊装定位的过程中,要避免单个预制构件受到更大的荷载而发生受力方式的改变。
2.3.2构件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
一般情况下,预制剪力墙间竖缝位置、预制梁柱节点位置、结构预制部分、预制梁接头位置和现浇部分连接位置,通常对表面部位进行连接都选用后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同时在预制生产过程中需要做成粗糙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构建结构的部位进行清理,并做好湿润工作,在浇筑过程中要保证一次成型,不能出现模板漏浆的问题。
2.4成品保护工作
相关工作要以预制构件的不同种类为依据进行固定措施的选择,一些比较特殊的大型预制构件在运输和存放的过程中都需要制定合理的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对柔性垫片进行应用,减少预制构件出现边角位置、链索接触位置等的损伤问题,同时还要用塑料薄膜将垫块包裹住,同时针对门窗洞口和一些薄弱的部位,必须要制定好合理的形开裂控制措施。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减少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率,已经得到了相关工作者的大力重视。在今后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对这种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研究和创新,以此来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谷艾萱.装配式建筑强制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3):42-43.
[2]张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9):232.
[3]杨建青,张恒.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