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交通建筑设计理念的变化趋势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逯小洋
[导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建筑的需求也发生重大变化。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建筑的需求也发生重大变化。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交通发展及功能的需要,有必要从现代的角度重新思考交通建筑设计的理念。寻找一种更适合使用需求的交通组织模式。
        关键词:现代化交通建筑;设计理念;变化
        前言:
        交通建筑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先进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集技术进步和艺术特色于一体。
        1 交通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在综合性较强的城市交通系统中,城市交通建筑往往坐落于城市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例如火车站、客运站、码头等综合性城市交通建筑,经常会伴随着巨大的人流量和车流量,成为各种交通工具的集合地。一旦交通建筑的设计不尽合理,就很容易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甚至是整个交通系统的瘫痪,因此,交通部门必须要加大交通建筑的初期设计时期的投入,不断更新交通建筑空间模式,使交通建筑具有足够强大的功能性和适用性。在这种不断更新的交通体系模式中,交通建筑也不再单纯指与交通相关的建筑单体,而是朝着区域性城市综合体的方向发展。另外,还要正视交通建筑与其它城市建筑的关系,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发展,形成一套以交通建筑为中心,商业、娱乐、文化并存的城市综合体。以各大城市的交通换乘客运站为例,在换乘站周边区域往往都会设置一些休闲娱乐的大众场所,以及不同规模的零售商铺,这种交通建筑以其独有的特点,重新定义了城市交通公共空间,并使其更有效地融入到城市有机结构中来,同时形成专属于城市的风格。
        2 新时期交通建筑设计理念的变化趋势
        2.1 交通建筑设计理念中时与空的统一
        交通建筑设计中与空间和时间均存在密切关系,在交通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存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相互对立统一的因素。由于时间与空间具有常见性,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忽略二者存在的意义。因此,在现代化交通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在设计理念中就要对空间与时间二种因素加以重视。
        (1)时间三维。时间三维包括以前、现在及未来三个维度。在交通建筑设计中不仅要继承以前的传统,也需立足现在,面对未来。传统是无法进行切割的,否则交通建筑设计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同时在进行设计时也需对未来进行掌握,否则就易出现囊足不前的情况。高速公路在时间三维方面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及发展方向,高速公路在我国国土上不断编织形成着,拥有过去的同时,也有着无限发展的未来。因此,交通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以优秀全新的面貌面对人们。因此,交通建筑设计理念的改变,应从设计师自己做起,不断对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探索、思考,并不断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通过不断探索发展,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建筑风格相结合,努力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真正做到继“继承传统,立足现在,面对未来”
        (2)空间三维。空间三维是指上中下、左中右、中央四周三个维度。在进行交通建筑设计时,上是指应预防交通建筑受到雨雪、日晒、冰雹等特殊天气所造成的危害,应提高对于特殊危害的抵抗力。在交通建筑里“中”代表防御能力,寒风不至冷,使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凉爽不至热;“下”是指立于天地之间,所具有的防潮、防水效果,使建筑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至于因微小变动而动摇。

基于此,在交通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需保障上中下要求均得到规定标准,例如,收费大棚建筑设计时,应在上面设置棚顶,使屋内工作人员避免受到日晒风吹的危害,同时在侧面也需设立挡风避雨的装置,避免人们受到大风所造成的恶劣环境污染中。基于此,可在收费区域侧面设计防风墙,或者种植一些常绿植物,不仅具有挡风砂的作用,同时也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有效改善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建筑存在的左中右是提示建筑物需要具有对称性,匀称匹配,而在交通建筑设计中匀称匹配的因素较多,也较为广泛,设计师应需进行综合性分析设计,从而满足交通建筑的对称性与匹配度。在建筑交通设计中保证上中下的稳定、左中右的匀称匹配是重要核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应将其充分融入到交通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中。
        (3)永恒时间与广阔空间。永恒时间与广阔空间均利于现在,在交通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合理设计交通建筑中存在的时间与空间问题,使工程施工结束所呈现的建筑物,可停留于永恒时间与广阔空间中,从而将时间与空间的特性均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2.2 交通建筑设计理念中今与后的统一
        交通建筑具有较长的建筑周期,与使用者联系较少等较为显著的特征表现。由设计者所决定的交通建筑构造与使用功能均需具备超前特性。在交通建筑实际设计分析可知,在进行交通建筑设计时所设计的造型及使用功能,与最终投入使用时的造型及功能存在较大差异,这就是交通建筑中时间性不相符所致。基于此,设计师在进行现代化交通建筑设计理念中应重视时间特性,超前性、预见性,对交通建筑未来的使用功能及造型加以确定,更好的适应未来发展变化,这也是建筑设计中最难把握的关键所在。随着经济水平及交通量的发展变化,交通建筑的使用功能也随之发展较大改变,基于此,设计师应立足现在,着眼于未来,所设计的交通建筑要具有发展性、超前性、生命性,从而更好的对交通建筑未来的发展变化,以及未来实际使用时的真正功能需求加以满足适用,促进交通建筑设计在造型、功能两方面均能具备今与后的统一特性。随着时间的发展、延续,也需具备增长性,进而创造一个具有生命性、发展性的交通建筑。
        2.3 交通建筑设计理念中形与意的统一
        形式与内容存在密切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形式是内容的表现方式,内容则是形式的深入内涵,形式与内容的融合可简述为形与意的匹配融合。在交通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对交通建筑的功能与意义存在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以保障交通建筑中的形式与内容高度吻合,具有统一性,避免虚张声势、设计无意等不良造型情况发生。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物中在形体、空间、构件、表面等方面均充分表现形与意的统一和谐。交通建筑设计中主要特征是为交通服务,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并为交通沿线发挥点缀作用。与此同时,交通建筑设计中应充分显示交通设计的优势与特征,即实现建筑的形与意有机结合。交通设计时不仅要重视形与意,也需具有和谐匹配性,真正实现交通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意义的和谐统一,进而使交通设计水平显著提高。
        鉴于上述情况,现代交通建筑设计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交通系统的发展而变化。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人们的需求如何变化,在设计运输结构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时间与空间、现在与未来、形式与意义、形体与使用、统一与和谐虚拟的同时,开发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创造更快、更有效的交通工具,确保交通结构达到城市设计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加.简析现代城市道路施工设计理念[J].工业b,2018,(4):83.
        [2]王娜.浅谈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理念的现实应用[J].城市建筑,2018,(17):2.
        [3]王琴.浅谈现代交通建筑中的室内装饰设计理念[J].城市建筑,2018,(33):179.
        [4]潘瑞.探析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现代城市交通规划[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