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土建工程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简晨晨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华坪县铧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以住为例,现代人对于居所的定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港湾了,而是更注重建筑的安全性特点。这也就为建筑行业凭空增添了不少压力。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质量的第一道关卡,然而目前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从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两个角度出发,遵循层层递进的分析模式对土建工程现状中存在的困境进行探索,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土建工程;常见技术问题;解决方法
        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词汇涌入人们的视线,其中就包括城镇化。城镇化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也意味着建筑市场在不断的被扩充。根据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可知,2019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616.12亿元,同比增长了7.20%。数据背后映射出的是建筑行业内部出现较为明显的优胜劣汰现象,企业为了站稳脚跟,首先要将大部分精力投入至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建筑品质取胜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了建筑整体的安全系数。土建工程不是简单的盖楼,其中存在极为复杂的工艺流程,每一个流程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都各有不同,一定要按照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操作。从技术问题入手,解决了其中的难点,也就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1土建工程中存在哪些常见的技术问题
        1.1关于土建材料的技术问题
        关于土建材料的技术问题主要描述混凝土施工时频繁出现的问题。土建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作为不可或缺的材料,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分布三个方面。首先是混凝土的保护和承重技术方面的问题,施工时往往会在钢筋下面放置具有保护作用的预制垫块,但就是这一简单的操作实践中就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小细节。譬如,一些土建施工单位考虑到成本问题将本该使用规范石子铺设的保护层换做容易走位的石子来替代,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保护层的厚度不均匀。其次是混凝土在结构框架施工时出现的技术问题,在柱模板施工的过程中,要求柱模板具备断面尺寸适中且高度大的特点,安装的难度系数也随之提升了。因此,安装柱模板时一定不能忽视了对于相应垂直高度的保持,同时浇筑的混凝土也需要具备抵抗相关侧压力的能力。最后是土建工程整体出现形态变化方面的问题,现代化的建筑在追求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对美观程度的要求也相当高,这也使得变形缝的构造趋于复杂化。变形缝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美观程度,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必定会对建筑美观造成影响。
        1.2关于土建结构方面的技术问题
        关于土建结构方面的技术问题从钢筋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和梁板柱工程施工三方面展开描述。第一个是钢筋工程施工方面的技术问题,钢筋是保证土建工程整体结构的关键要素。近几年,土建工程的事故发生概率越来越高,这与钢筋连接和焊接技术脱不了关系。在任务量大的工程中,普遍为了赶工期而忽视了钢筋连接的相关要求,以至于钢筋连接施工的整体质量偏低,工程的安全系数也随之下降。所以,钢筋施工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材料质量,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施工品质上。第二个是防水工程施工方面的技术问题,防水工程是土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人们日常起居的前提条件。不少施工单位所采购的防水材料属于劣质产品,引发了施工中的一些列问题。最后不仅耽误了工时,还影响了土建工程的整体效果。防水工程一旦出现了问题,后期的维修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损失。第三个是梁板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梁板柱的施工也是构建工程框架的一部分,主要存在的问题模板的测量。在第一步选择模板时就要关注到模板的种类和材质,部分施工单位对木模的了解不够多,以至于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木模最大的优点是周转的次数比较多,缺点是拼装的紧密度不够高,大大增加了施工的不合格率。拼接出现偏差的同时标高也会不准确,缝隙的设置不合理引发混凝土出现跑浆现象,无法实现土建工程设计预期的强度和密度,整体质量受损。除此之外,关于模板拆卸施工的问题也非常的棘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工人任意拆卸模板,还有一些工人在对钢膜上螺栓时拧得不够牢靠,这样不仅会折损模板的寿命,还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


        1.3关于土建造价方面的技术问题
        土建造价方面反映出的最大问题就是控制。目前市场中土建承包单位大多以投标者的身份出现,于是,土建承包单位为了得到更多的项目,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人为计算成本,成本越低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几率可以获得项目。投标过程中难免出现投机取巧的行为,会严重阻碍造价统计单位工作的推进,此时,招商单位也出现了危机。由于无法获取一手的准确资料,就不能掌控工程造价。就现状而言,土建工程的造价预算正在趋于精细化。部分投资商的投资规模与工程造价预算悬殊很大,承包单位无法掌握关于工程造价的全方位信息,为了顺利招标通常会选择压低工程造价预算。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少数施工单位会增加一部分超出设计标准的附加要求,以至于工程造价有所提升,最后出现预算不充足的情况。
        2针对常见技术问题有怎样的解决方案
        2.1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
        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为技术的规范提供保障,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为建筑安全做后盾的。为了实现施工规范并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施工技术管理单位的工作形式是多变的,其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常见的科学管理制度是三级技术责任制,需要在每一级设置相关的负责人。譬如,工程项目经理部门的技术管理责任制隶属于企业技术管理责任制,它只负责对上级指令的贯彻于落实。其主要流程是在总工程师的统一领导之下做足基础工作,建立并实施基本制度,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做好自己所负责环节的技术管理工作。第二步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具备高效的执行力,严格执行技术规程,保证原始数据记录的完整性,负责好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等。第三步是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并保证规章制度的有序执行。
        2.2加速技术升级与创新
        土建技术在实现升级和创新的道路上需要注意全面性和系统性。具体的升级和创新工作大致分为三方面。第一方面是材料层面的升级,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适当采用高分子材料以增加地基的承重能力。第二方面是技术层面的改革,通过使用新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来增加建筑本身的抗震和防风性能。第三方面是结构设计层面的革新,将复杂结构抗震设计运用于地震高发区域的土建施工中,使建筑达到高度稳定的状态。
        2.3加大材料监管力度
        土建材料的监管务必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所以,在施工现场建立条理性极强的材料监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安排相关人员按照设计图的要求进行购买,同时对材料的数量、质量和资金流动做好详细记录。应用材料环节是最关键的,一定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步骤和行为进行规范和严格的监督,以保证材料使用的正确性。针对材料的保管,一定由相关负责人按照要求进行保管,确保材料可以发挥最大价值。另外,材料的备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备用材料的监管要做到对仓库内材料数量进行统计,在建筑造价预算内确保材料库存的充足,但不堆积。建材管理中的细节问题看似微乎其微,事实上却可以影响整个工程的实施。监管制度中的漏洞会在无形中影响建筑的安全性,最终造成的人力和物力损失不堪设想。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土建工程的技术层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近几年国家对于建筑项目的投入巨大,国家的支持使得施工单位有了更强的使命感,需要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的质量,真正做到惠民利民。针对目前为止常见的技术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监管。行之有效的监管策略可以使人们居住得更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智星.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132-133.
        [2]曹一峰.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现状与优化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218.
        [3]冯延忠.工程进度控制管理及影响进度的原因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17):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