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鑫前(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遵义 563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规模的扩大以及工程量的增多都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建筑领域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发挥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变得刻不容缓。本文尝试从建筑工程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出发,对创新管理的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能够获取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
引言
现阶段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各建筑企业为争夺市场资源,选择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使工程施工期间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稳步增长。同时,通过加大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宣传力度,构建高素质施工队伍,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实现建筑企业稳定有序发展目标。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简述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通过创新来增加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用创新模式也是推动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我国一直以来都相当重视科技发展与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的搭建有利于促进产业的转型,并且对企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建设工程中若能培育出专业水平高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则可以对工程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关资料显示,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时代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传统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小,为了促进建筑工程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管理模式。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
2.1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水平比较低
现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有很多农民工参与,这些人群并没有进行系统类的学习以及接受专业的培训,所以他们在操作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太合理的行为,不仅增加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的难度,而且使整个项目的施工安全以及质量安全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不仅如此,我国还存在一些专业水平非常低、综合素质非常差的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重技术、轻管理”的企业用人理念,使整个项目管理系统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急速下降,所以管理成本有了非常明显的增加。
2.2监管工作不到位
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在期间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督,这样才有利于出现问题后能及时做出调整。但是目前我国的监管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做到全方位的监管。因此当出现问题时也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
2.3工程管理体系缺乏
在国内建筑工程取得突破进展的表面之下,仍旧存在着相应管理机制和体系不够健全的弊端,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和团队,同时,相应的管理理论也缺少高校以及培训领域的学科建制,致使创新性工程管理模式只存在于市场运行环境中,在工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进行相互的借鉴和引用,而缺乏相应稳定的理论及人才基础。鉴于此,多数建筑施工单位不能做到项目管理系统的完善和优化,无法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程序的配备,仍沿用着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而未与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进行融合性发展。
3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
3.1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大幅度提高建筑工人基本素质的具体思路体现在三个层面:(1)定期为建筑工人提供相关的新设施、新技术和其他相关实践知识的培训,确保专业人员的选拔既符合施工单位的要求,又符合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要求,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以提高管理工作。(2)实施带证书的岗位管理制度,确保建设单位的有关人员和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对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控有更多的需求。
组建一支具有较高的基本道德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的核心团队。(3)项目建设企业不仅要培养施工人员在建设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技能,而且要增强素质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业务技能,还可以提高人员的业务技能和道德素养。
3.2改变和调整管理的方式
目前大多建筑企业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意识还相对缺乏。创新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此情况下,就迫切需要建筑企业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理念。除此之外,还需要改变和调整旧的管理模式,将创新元素运用到管理中,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目前大多建筑企业还没有对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由此导致了制度缺乏制约力。创新管理制度则需要清楚明确的划分权责,实现奖惩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管理中的不良行为发生。
3.3创新管理体系
为了切实打好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就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性革新,突破和改变传统项目管理中的权责不清问题,通过项目管理工作的统一授权,进行职责划分,并针对不同的建筑项目进行差异化管理,在提升建筑工程效率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通过构建完整的创新型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市场的推广和引导,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全面的市场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基础。
3.4重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建筑企业将建立创新的管理系统和标准化系统,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并建立先进的互联网平台,以实现对建筑项目的风险预测和预防。建筑企业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更新理念,在管理、发展与创新、考核等诸多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从被动到主动,积极探索建设工作的管理机制,在新价值观、新的模式的联合运作和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从而进一步增强建设工作机构的使命感和神圣性,提高积极性,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同时,进一步挖掘建筑企业的发展潜力,不断完善管理社会体系,改善管理的总体结构,实现优化优质资源配置和体制改革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建设项目的科学管理。
4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大发展的背景下,不同规模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增长。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依靠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来保障。对建筑企业未来发展发挥关键作用的因素为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以及建筑客户个性化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及时转变思想,积极将建筑行行业发展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现代化转型,同时积极引入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就是企业转型迈出的第一步,必将成为建筑工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实助力。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在城建领域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又是确保城建效果的核心要素。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工程项目由内向外的软硬件革新,从工程管理方面,创新的管理管理模式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支撑,因此,在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结合市场及工程本身的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陈素芬,郭纯.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3):118-121.
[2]刘雍盛.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2057.
[3]柯文,李攀科.信息化综合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0,29(1):60-64.
[4]韩跃武,胡肖亮.建筑工程消防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