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林彬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与之配套的市政项目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扩大和提升,为更好地保障城市配套市政项目的建设,促进市政项目的可持续、高效率、高质量发展,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宁波市市政设施中心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与之配套的市政项目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扩大和提升,为更好地保障城市配套市政项目的建设,促进市政项目的可持续、高效率、高质量发展,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就什么是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何要信息化建设和怎么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三方面展开,作出论述。
        关键词: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进度和质量;项目质保和养管;可持续发展
        引言
        市政项目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照明等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休戚相关的设施建设。在互联网和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化建设有效地融入到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中,有利于提高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有助于全面把控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也可为项目的质保期和养护管理提供便捷,进而使市政项目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我国当前处于城镇化迅猛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时期,市政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规范、高效、智能地进行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主要包含项目前期的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项目可行性研究、合同定价确定等;项目进行中的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流程控制、施工质量把控等;项目后期的竣工验收、质量保障、设施养护管理等一系列的完整体系架构。市政项目的管理涉及人员多、历时长,且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因此在管理上十分复杂和繁琐。信息化建设在市政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信息化建设可以将项目在各个环节中的情况,用数据、图形、计算等一系列信息,用科学、合理、智慧的方法,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更高效的项目管理方案,为市政项目工程管理提供便捷。
        1.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1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概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市政项目的工程管理中也逐步开始发展应用。市政项目中的信息化应用,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应用信息化平台,通过采用项目数据信息,及时有效把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加工及运用到工程前期、进度及后期管理中去,提高工作的高效性,保障项目整体质量与综合效益。因此,在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的发展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既可以优化管理过程,保障项目质量,提高项目效率,增加项目整体效益。
        1.2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现阶段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现状:人员缺乏专业性。在市政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缺少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撑,信息化应用停滞在较为理论的层面,制约了信息化建设发展。信息化应用停留在基础性工作层面,专业应用软件的技术匮乏导致信息技术在资金把控、技术研发、进度监管、质量监督、后期养管维护等方面的应用受限;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较低。局域网设置,信息传输、项目大数据共享等基础性信息化技术应用,无法建立信息交互与共通共享,阻碍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市政项目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各部门、各环节、各工序之间开展信息传输,增强工作沟通的时效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市政项目全周期过程中,涉及单位较多,如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等,在具体的进行过程中,又会有材料及设备的管理,以及后期的养护和维修等。传统方式,容易造成监管力度不够、全周期进度难以把控、材料进出繁复无章,没有及时养护维修等不利情况,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及时有效把控各个环节,使之得到全面合理的管理。
        3.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3.1完善政策法规,建立标准体系
        现阶段,我国没有关于信息化管理的直接立法,相关政策参考依据也较为稀缺,因此要做到统一和规范化进行市政项目信息化建设,难度较大,这也是造成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无法深入和普及的一大原因,希望今后可以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标准化是现代社会工作流程高效开展的前提,也是整个行业持续高效发展的保障。当前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中,没有区域性标准化的操作,也没有明确的信息化管理行业标准,导致行业信息无法实现整体流通。因此需要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集合相关领域专家,制订相关标准化的规范和行业标准,对市政项目信息化建设中一系列流程、数据、操作进行标准化规范。
        3.2提高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总体规划
        目前,各地政府和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思想观念差异性较大,造成行业信息化平台建设较为迟缓。各地相关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没有合理的统一管理举措,平台涉及的相关信息也较为单一和滞后,没有紧跟需求,也鲜见创新方式方法,使得信息化平台不能发挥其先进性作用,更有甚者,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最后沦为摆设,造成资源浪费。
        这就迫切需要在市政项目信息化平台构建初期,加强对平台的整体规划,组建一个合理、合规、可操作性强的信息化平台。提高平台使用中的合理性,对项目建设起到具有参考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3.3构建市政项目数据库,优化工作流程
        现阶段可以根据市政项目的管理特性,构建一个标准化、全面化的信息化平台,汇集各类数据信息,同时兼顾各市政工程大类的特性,便于后期的管理维护和运营分析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际管理的效率。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数据库构建之初,需要把项目的各个环节信息进行搜集、整合、归纳、录入;然后将录入系统里的信息进行编码的操作,确保在查找时,能快速获取信息,提高效率,为做好后期养管工作,提供了精准无误的信息保障。
        在建立信息化数据库时,应综合全面的考量,将成本控制、进度把控、安全管理、质量监督及后期养管等内容,有机考虑并纳入数据库范畴内,确保各个模块能有效地结合,提高信息管理的高质性和实用性。此外,信息化技术的更替日新月异,且市政项目的组织流程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展,这就需要信息化平台也是动态进步的,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优化和更新数据库,使之始终具有先进性,确保其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4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注重继续教育
        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依赖优秀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积极吸收和培养综合性的优秀人才,强化对项目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培训,同先进国家和地区之间,多组织开展交流合作提高施工企业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准。
        首先,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市政项目相关企业应多引进信息化人才,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严格把控信息人才的招聘机制,践行信息化理论知识。由多个部门共同商议,联合决定人才的录用,保障人才的专业技能符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为人才提供长远规划和发展平台,做到知人善用,爱才惜才。
        在此基础上,须不断加强原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利用好原有资源,注重继续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准。鉴于原有工作人员具有较多的市政项目实践技能,只是欠缺信息化相关专业知识,企业可以加大教育投入,对技术骨干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如此,既可以节约人才培育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又可以较快较好地获得全面型、全能型的专业人才,有助于切实推动信息化建设在市政项目建设全周期过程中进展。
        结束语
        综上,在信息化和大数据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中,科学构建信息化系统,合理搭建信息化平台,组建项目管理数据库,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将信息技术、大数据应用和市政项目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现代化市政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肖煜星.“互联网 +”时代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22.
        [2]张新桂.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46-147.
        [3]李俊鹏.信息化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建设,2019(11):68-69.
        [4]张红标.新时期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管理创新 [J].北京:工程管理管理,2015,(5):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